【2017年整理】65-孕养人文,呼唤美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444439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65-孕养人文,呼唤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65-孕养人文,呼唤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65-孕养人文,呼唤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65-孕养人文,呼唤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65-孕养人文,呼唤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65-孕养人文,呼唤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65-孕养人文,呼唤美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孕养人文,呼唤美学-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学教育单位:太仓市新区中学 邮编:215400 姓名:吴晓【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包含众多美的因素,我 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 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 中,逐渐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造就符合 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孕养人文,呼唤美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技能,教会学生感知美、欣赏美、 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到了 这一点才能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来诱发学生的审美

2、情感, 最终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想象力 情感培养教书是一门艺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注重了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对此,我认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改变这一状况,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美感的学科。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多一点审美情趣的体验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着手: 一、 从教材中挖掘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点燃美的火花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按美学的观点,美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美、社会

3、美、艺术美。无论哪一种美,中学各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丰富的材料可提供。而且有许多课文是直接描绘自然美、社会美,甚至于艺术美,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 在描绘自然美的课文里,既有描绘中华大地的名山秀水摄人心魄的美,如长江三峡 、 济南的冬天 、 春等等,也有描绘身边普通景物令人难忘的美,如荷塘月色 、 紫藤萝瀑布等,这里既有壮丽的美(如长江三峡),也有秀丽、明艳的美(如济南的冬天 、 紫藤萝瀑布 、春),还有朦胧的美(如荷塘月色),而且,山水有情,草木知意。 紫藤萝瀑布 、 长江三峡 、 春 、 济南的冬天等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对祖国山川和大自然的热爱。 紫藤萝瀑布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

4、荷塘月色抒发了正直知识分子痛恨黑暗现实,企图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矛盾的心情。学习这类课文,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逐渐形成其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丰富其生活,培养其情趣,而且通过欣赏课文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情,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在直接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典型英雄人物(如愚公移山 ) ,有歌颂共产党人在生死存亡之际,对祖国未来的憧憬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的(如梅岭三章 ) ,有歌颂为人类解放而自我牺牲的无私精神的七根火柴 ,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后一课 ,表现国

5、际主义精神的纪念白求恩 。在这些课文中,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丑恶,泾谓分明。学习这些课文,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品质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至于艺术美,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比如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谁能说她不是艺术珍品呢?大自然的语言 、 天上的街市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科学知识外,何尝不充满艺术美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 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

6、中的“那种感觉” ,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智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中学语文中确实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而且许多课文往往同时明显地体现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只要老师们加以引导,通过分析、讨论,把学生引入绝妙的佳境之中,点燃起他们创造美的欲望,就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领略到课文的美来。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二、在教学中体现美,培养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美,展开美的翅膀语文教材中虽然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学中体现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它们还是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

7、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还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文章如酒,酒能醉人。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心

8、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我们所学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阅读时要细细体会,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教师在教学中要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让学生感悟体味作品中的思想美,展开美的翅膀,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使他们投入忘我的学习之境,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使学生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语文教材中以情动人的文章

9、有很多,我们一定要加强朗读,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把无声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凭着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和轻重疾徐的语言节奏,引导学生体会意境,揣摩构思,感知形象,品评语言。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净化了思想,在美的境界中能自由飞翔。三、用写作来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奏出美的旋律语文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还要让学生善于表达美。大自然的风光是美的,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人和事是美的。让学生把这些美人、美事、美景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出来,不但能煅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升华学生对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

10、一种情况:同一生活素材,在不同的学生中有不同的反映。比如校园,在一些学生眼里,觉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在另一些学生的眼里却又变得色彩缤纷、千姿百态。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一个善于发现美,一个却不能。怎样才能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善于表达美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灵活地借鉴范文。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什么事情,掌握什么技能技巧,总要有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表达也是这样。清人刘熙载是这样评价李白诗歌的: “太白诗以庄 骚为大源,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隽上,明远之驱迈,玄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 ”象李白这样的诗仙,要表达自如,尚且得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那么我们就更应当引导

11、学生模仿借鉴范文。特别是范文作者如何在文中表达情感,如何表达美更值得学生们借鉴。例如学生的一篇优秀作文冬天的太阳 ,作者借风写暖,把冬天写得温暖宜人,趣味横生。从他先“记游”后议论,写得有静有动这点来看,象小石潭记的布局;从观察点的转移来看,又有点象荷塘月色 ;以色调的明丽,观察的入微,描写的技巧看,又有些春的风格;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多借鉴优秀作品,并将其烂熟于心,写作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二)要精细地观察生活。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在怎样教学生作文中曾尖锐地指出:“在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作看,他们的耳朵不用作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他们学会看、听、

12、感觉。 ”学生怕作文,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精细地观察生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观察练习。培养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要求学生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可以解决没内容可写的问题,改变学生对作文畏惧的毛病。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不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途径,也是进行审美情趣教育的必由之路。(三)要尽情地倾注感觉。文章本非无情物,记叙性文章尤其如此。鲁迅家里的“百草园” ,在作者的笔下,显得如此美好。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在笔下倾注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无论是“光滑的石井栏” 、 “高大的皂荚树” ,还是“肥

13、胖的黄蜂” 、 “轻捷的叫天子” ,或是“低唱”的“油蛉” , “弹琴”的“蟋蟀” , 都倾注了作者的独特审美感受,作者通过主观的审美情感的渲染,就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了。写景是这样,叙事记人同样如此。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然而究其实,也不过是父亲为儿子送行时给儿子买了一趟桔子。然而,由于作者在记叙中倾注了自己对父亲的美好感情,从而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常常不能感动人,除了观察欠细欠深,表达技巧欠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作文中倾注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如果倾注了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即使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也会写出令人吃惊的好文章。比如学生张依佳的优秀作文姥姥之所以

14、感动人,就因为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童年时误解姥姥的严和爱的无知的忏悔,如泣如诉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篇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用“心中的泪和血”哭诉出来的。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敏锐的审美感受力,确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要培养学生善于将这种审美情趣在作文中加以倾注的能力。使之奏出美的旋律。总之,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和天真活泼的中学生,审美教育进入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肩上担子更沉重了。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钻研业务,加强自身建设,广泛接触社会,努力更新观念,树立科学民主的教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展开色彩绚丽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参考书目 :1、罗丹艺术1996 年 新疆出版社2、怎样教学生作文 1998 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3、中学语文教学 2001 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4、美学与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5、古代文论名篇选读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年6、叶圣陶语文教育 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