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4442752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第二单元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比例的认识。 课型: 时间: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内项积与外向积的关系,认识比例各部 分的名称。2、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内项积与外项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内向积与外项积的关系,判断两个比 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什么是比?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什么是比值?怎 样求比值?怎样化简比? 2、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12:16 : 43 81 7 . 2 5 . 4二、

2、教学比例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 P16 页的图片。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知道哪些信息?并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也可以用两 种形式表示出来。 2、动手计算,探究比例的意义。 师:求 6:4 和 12:8 的比值。6:4= 12:8=23 23师: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可以用什么符 号连接起来?板书:6:4=12:8 也可以写成: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46 812叫比例。 3、看书,认识名称。 自学第 16 页的内容,弄清比例各部分的的名称。 4、学以致用。 在图上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看水找得多? 板书:4:6=

3、8:12 12:6=8:4 . 5 加强练习,巩固新知。第 17 页第 1 题、第二题。 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在=这个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是谁呢?内项乘内项或外项乘外项又怎46 812样乘呢? 2、我们学习了几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一种是依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是否相等:另一种是看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乘积是否相等。 ) 四、巩固练习。 1、下面得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4、6、12、和 15. 2.5、4、2、和 5 2、判断。表示两个比相

4、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 ) 0.6:1.6 与 3:4 能组成比例。 ( ) 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可以 组成比例。 ()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5:4 ():0.36=2:() 4、开放练习。 (1)用比值是 8 的两个比组成比例。(2)想一想,能与 5:8 组成比例的比有哪些? 五、总结归纳。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六、作业。 P18 页第 3、4、5 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6:4=12:8 =46 81268=412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比例的应用。 课型: 时间:

5、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内项积与外 项积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题。 1、根据比例的内项积等于外项 积,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等式积。:=: = ( ):15=4:532 41 54 103 318 1 . 0 6 . 0二、探究新知。 1、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2、解比例。 (如何将比例转化成方程?)24:0.3=X:0.4 =4x 75 . 3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20 页第 2、3、5 题。 2、在括号

6、里填上合适的数。( ):=4:1.2 = 0.5:()=():1.2 ()14 373、如果 5a=3b(a、b 都不为 0),那么 = ,=ba ()() ab ()()4、解比例。X:30=20:12 = :=x: :14=x5 . 1126 43 65 32 97 x25、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5 和 8 的比等于 40 和 x 的比。 (2)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 2 和 5,两个外项分别是 x 和 2.5. 6、哥哥买来 84 个红气球和一些黄气球,其中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比是 7:5。黄 气球有多少个? 四、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我们

7、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设计: 比例的应用解:设 14 个玩具汽车可以换 x 本小人书。14:x=4:104x=140X=35答:略 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比例尺(1) 课型: 时间: 课时: 教学内容: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 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 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

8、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图 笑笑、淘气分别根据右面的信息画了图,他们画的合理吗?出示情境图。 生:笑笑画的合理,淘气画的不合理。 师: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全班探讨,通过探讨,使大家理解到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课题: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1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量一量,图中笑笑、淘气图中画的距离。说说 1 厘米表示 100 米。看谁画 的合理? (2)认识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教材中所说的 100m、200m、300m 叫什

9、么? 笑笑画的 1cm、2cm、3cm 叫什么?这些比又叫什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3)求比例尺。 计算出笑笑画的图的比例尺吗?学生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自己进行计算。 小结: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求比例尺时,要先将图上距离与 实际距离统一单位后再比。为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 1 的比。 (4)比例尺的种类 课件展示两幅不同的地图。 比例尺:1:00000000 比例尺:050100150km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不同地图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个是数值比例尺,第二个是线段比例尺,这两种比例尺可以相互转化。 数值比例尺不带单位,而线段比例

10、尺带单位。 (5)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1、P22 页试一试。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一是用方程解;二是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的关系式来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 (6)根据比例尺画图。P22 练一练得第一题。学校一幢教学楼的地面长 42m,宽 9m.在纸上画出教学楼底面的示意图。1、确定比例尺。2、计算操场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3、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三、巩固练习。P22 页练一练第 2、3 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 离?在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板书设计: 比例尺图上距离 比例尺=- 1、是一个

11、比。 2、先统一单位。实际距离比例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互相转化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比例尺(教学内容:比例尺(2 2)课型: 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比例尺。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出第三个量。3、学会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活动:一、复习回顾1、出示一幅图。2、提问:比例尺 1:100 是什么意思?3、什么是比例尺?4、已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怎样求比例尺?已知实际距离、比例

12、尺怎 样求图上距离?已知图上距离、比例尺怎样求实际距离?二、完成教材的相关练习1、教材第 22 页“试一试”第 1 题(1) 出示习题(2) 要想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必须先测量出什么?(3) 测量时应注意什么?(4) 同桌合作测量两地的图上距离。(5) 计算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6) 全班交流汇报。(7) 订正错误。问题中的两地距离一般假设是直线距离,学生的答案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而不要在结果上强求精确和一致。2、教材第 23 页“练一练”第 7 题(1) 请同学们拿出一先准备好的一张中国地图,用标出自己家乡的大致位置。(2) 估一估在地图上你的家乡与北

13、京的距离大约是 千米。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3) 放暑假时,你打算从 到 去旅游,两地方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4)任选一个你喜欢的地方,你家到这个地方的图上距离大约是 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结合中国地图,让学生估计自已家乡与北京等地的实际距离,易于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激发了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愿望。教师对这类问题,重点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3、教材第 23 页第 4 题。(1) 出示习题(2) 请学生默读题,自已独立理解题意。(3) 尝试在练习本上解答:(4) 全班交流汇报。(5) 订正错误。4、教材第 23 页第 5 题(1) 出示此题(2) 独立试做(3) 全班交

14、流,汇报。说清自己怎么想的,怎么解答的。(4) 订正错误。这是一道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的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单位名称的变换,一定要先统一单位名称,然后再计算。三、实践活动量一量你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 1:100 的比例尺画出自己卧室的平面图。1、在事先发的白纸上画平面图。2、展览同学的作品,并与同学卧室的相片进行比较。3、评出优秀作品。四、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 意义。 2、通过图形的放缩,

15、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学重点: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 24 页的“巨人”与淘气的图片。在这些放大或缩小的现象中,蕴含 着丰富的数学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了。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探究新知。 1、图形的放大。 师:为了帮“巨人”设计教室,需要将我们的教室放大,因为“巨人”的身高 与普通人身高的比是 4:1,所以设计教室时,要按相同的比放大。 师:(出示格子图)如果用图中的长方形表示我们的教室,你能按 4:1 的比帮 “巨人”画出教师吗?题中的 4:1 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主画出放大后的长方形,在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小结:图形按比例放大时,要使放大前后图形对应线段长度的比相等。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