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附件2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建设材料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4437450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附件2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建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附件2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建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附件2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建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新)附件2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建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新)附件2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建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附件2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建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附件2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建设材料(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内 容 提 要一、一、项项目概述目概述2表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信息2表 1-2 项目背景4表 1-3 工作基础6二、二、项项目目实实施工作思路与工作目施工作思路与工作目标标10表 2-1 项目实施工作思路10表 2-2 项目实施工作目标11三、三、项项目目实实施工作重点及内容施工作重点及内容16表 3-1-1 化工工艺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16表 3-1-2 化工工艺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18表 3-2-1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20表 3-2-2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22表 3-3-1 焊接加工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

2、排23表 3-3-2 焊接加工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25表 3-4-1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27表 3-4-2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29表 3-5-1 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31表 3-5-2 服装制作与营销(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33四、主要保障措施四、主要保障措施35表 4-1 保障机制35表 4-2 投入预算汇总382五、五、审审核核结结果果39表 5 省级专家审核意见和行政部门审核意见39附件 1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402、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国家级高技能

3、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423一、项目概述表表 1-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信息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信息项目单位名称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通信地址(邮编)新疆石河子市北工业园区(832000)姓 名冯保生部门及职务校长办公室电话0993-2251963传真0993-2250461联系人信 息手机18209936688E-办学特色概述办学特色概述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具有近 40 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有占地面积 555 亩,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 2500 万元。有化工、机电、焊接、农机、纺织与服装等专业一体化标准教室 21 个、校内实训基地 9 个,创建了 40 多个校外实习基

4、地,引厂入校企业 3 个。学校有食堂 2 个,建筑面积达 4800 平方米,能同时容纳近 5000 人就餐,宿舍楼 3 栋,建筑面积达 1.3 万多平方米。在加快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加大了对校舍实训场地绿化、美化和亮化力度,做到了各类设施设备防水、防漏电、防火、防有害气体、防腐蚀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全覆盖的监控网络提升了“技防”防控能力。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118 人,兼职教师 25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46 人,占专任师资队伍教师比例为 32.2%;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实习指导教师 72 人,其中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43 人,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 5 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和

5、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占实训教师总数的 59.7%。聘请企业技师以上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 55 人担任兼职教师,师生比为 1:20。 学校现开设 21 个专业,各专业均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现有大中专在校学生 4018 人,联合办学高职专业 5 个、成人专业 7 个。学校可对 45 个职业工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每年培训学员在 3200 多人以上,其中高级工以上年培训在 650 多人。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区域发展的办学原则,与企业紧密合作办学,在人才培养模式、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

6、生产的季节性、工作岗位对复合型人才规格的需求,学校与天业集团、克拉玛依新科澳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制定了化工工艺专业的“2.5+0.5”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天富集团人才需求的变动性,构建了“教、学、做同步”的中、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结合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实施了“三个课堂”教育模式,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课堂、校园活动及实训车间等各个场所和各个教学活动中。(2)重构课程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校从课程改革入手, “紧贴”兵团企业的工作实际,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重德育、厚基础、强技能”的原则,构建了“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等

7、,使专业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适应兵团“三化”建设及兵团“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3)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学校实行了“互培共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与多家企业商定了共同培养双方都需要的理论丰富、业务精湛、技能娴熟的综合技术人才,创建了“双师型”人才“互培互聘共用”的人才使用机制,签订了长期的培养和使用协议,使培养的专兼职教师达到了“站讲台是讲师,立岗位是工程师”的“双师”水平,形成了校企人才资源实质性共享的长效机制。(4)校企共建基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企业合作开展“四个基地”建设:夯实实训基地、拓4宽就业基地、巩固教师培养基地、发展招生基地。尤其是“校企共建,资源共

8、享”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式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给学校的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由兵团相关部局牵头,学校组建了兵团首个职业教育集团,学校与企业还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校企合作的 实训基地的共建,并由政府、学校及企业三方共同投资,建立了生产教学综合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与天业集团、克拉玛依新科澳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如意毛纺织有限公司、贵航集团、科神集团、天上 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惠能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焊接、化工、机电、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纺织 与服装等专业实训基地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签约单位;先后引进石河子天山农机具制造加工厂、石河子 天时高压电机修理厂、石河子盛和行运输车辆

9、修理厂等三家企业在校内合作共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 护、机电设备维修、农机设备零件加工等切合学校专业实训的校内实训基地;与浙江亚龙科技集团合 作,在我校校建立了“亚龙职业教育研究院新疆兵团分院”及“亚龙集团大师工作室”。学生可凭借引进 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专业技能、职业岗位能力的综合实训。学校也可 通过学校专业教师、校内专业化实训室对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学校与企业之间实现 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保证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及人才优势为兵 团经济建设服务。(5)育才回馈社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并

10、取得相应工种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 97.5%以上、初次就业率达到 98%以上;就业对口率 90%以上。(6)教学成果显著提升。自 2008 年以来,我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共获全国中职技能大赛二、三等奖 23 个;自治区中、高职技能大赛连续 3 年获综合实力一等奖、各专业学生取得自治区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共计 312 人次;2015 年 8 月获全国技能大赛兵团赛区中职组第一名。学校教师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三等奖 3 个;参加兵团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或一、二、三等奖 27个。学校始终坚持服务社会各项事业,以服务就业和提升劳动者素质为目标,积极为

11、残疾人、当地驻军、企业员工、社区服务人员、公务员等开展各类培训工作,为在职职工和社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回报社会及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学校累计为兵团、尤其是八师石河子培训技能型人才十万余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占 22%以上。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学校的农用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被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定为“兵团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培训基地”。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单位”、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学校等荣誉称号。2013 年,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

12、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2 年学校成为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技能型人才订单培养培训基地。2014 年,学校又被教育部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6表表 1-21-2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说明说明 简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高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总体情况。1.兵团及第八师石河子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以屯垦戍边为历史使命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新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2014 年 5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13、: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经过几代军垦人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兵团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兵团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改变了兵团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体的局面。兵团工业形成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和一批龙头企业。为深入贯彻

14、落实习总书记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示精神,继续保持兵团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兵团“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氯碱化工及煤化工、特色矿产资源加工等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石油天然气化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等产业,着力建设优势农产品深加工和矿产资源转换两大基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使工业成为未来五年带动兵团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所在地-第八师石河子,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大的一个师。2015 年2 月 28 日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目前又再轰轰烈烈开展创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石河子市又是一个文化城市,其人文环境

15、、民众素质较高。兵团唯一一所“211”全国重点大学石河子大学坐落于此,为我校提供了丰富的外聘师资和相互交流共享资源的大的平台和便利条件。石河子市的经济规模、人口约占兵团的四分之一,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兵团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向西不足 100 公里是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向东 120 公里是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地理位置处于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成一片形成了全疆最大的产业基地,集中了成千上万个大中型企业,产业工人达百万人之多。 “十二五”末,石河子的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到 29.3:38.6:32.1,工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工业总产值约占兵团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石河子市被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