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卷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434063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浈江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卷 (2013-10-28)一、基础(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 分) (1)在泊秦淮中,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名句 是:“_,_。 ” (2)在无题中使用比喻,曲折丰富地表达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的句子是“_,_。 ” (3)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远方亲朋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 (4)晏殊浣溪沙中被称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 ,_。 (5) 、泾流之大_,_。 (秋水 ) 2、根据拼音写词语(4 分) (1) 、我怀念绿色,如同 h zh( )的鱼盼等着雨水! (2) 、小孩的脸上露出 jio xi( ).

2、(3) 、白杨树 o rn tng l( )的守卫着他们的家乡。 (4) 、他的 zhu zhu b n 样子让人担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D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 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 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

3、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 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 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 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4、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 (2 分)5、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 分)6、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 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 (80 字内) (3 分)二、阅读(46 分)(一) (15 分)2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4、”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 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 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 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 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7、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望:远远地看 B、居十日故:居:居住 C、

5、不治奖益深 益:更加 D、使人索扁鹊 索:寻找 8、下列句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立有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司命之所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C、桓候故使人问之 君问其故 D、使人索扁鹊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9、下列对原文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选文出自韩非子喻老 。作者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文中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因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 他。 B、扁鹊共三次进见蔡桓公,并指出其病在腠理、在肌肤、在骨髓,但桓候却 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一而再,再而三的讳疾忌医,导致病情越发严重,不可 救药,并

6、最终不治而死。 C、扁鹊作为一代名医,当蔡桓公病情加重以后,扁鹊却“望桓候而还走” ,说 明扁鹊医术高明,在很远就能看出人有没有病,但他却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对病人没有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望而“还走”是为了逃避,方法生硬简单。 D、 扁鹊见蔡桓公说明了盲目自信,讳疾忌医必伤自身的道理,告诫人们不 要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自己,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劝告。 10、请将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11、桓侯重病致死的真正原因是_(成语),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什么道理?_(3 分)(二)(16 分)父亲那只寂寞的

7、手3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右手的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全部截掉 了,要在医院养护一段时间。 陪这个年轻人来住院的是他的爱人和父亲。每天晚上,年轻人和妻子挤在窄 小的病床上休息,而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 廊上。每天早晨查房的时候,他总要追着医生问东问西,听到解答后,又一个 人怔怔地去长椅上发呆了。 一天夜里,年轻的儿媳因感冒,昏昏沉沉的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年轻人坐在 床边的椅子上输液。那个黑瘦的父亲跑到门诊大厅买来几片药,然后坐在儿子 身边,眼巴巴看着输液瓶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 半小时后,液输完了。护士拔下针头后,用一根棉签摁在年轻人的手上,转 而嘱咐老人:“

8、帮着摁一下。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按摩一下他的胳膊。 ” 就在那个瞬间,我注意到做父亲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摁住棉签, 眼光忽然变得有点羞涩。年轻人似乎也不习惯父亲的手在自己胳膊上按摩,他 局促地扭一扭身子,转眼看着睡梦中妻子的脸。往日里,都是爱人帮他按摩的, 他咕哝着要父亲停下来,可是老人并不答话,而是继续轻轻按摩着他的手臂。 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 从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 妻子,他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那一刻,我忽 然被这个场景深深感动了,泪水流了下来。 每个孩子都是

9、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 尿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 一样的笑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无 论多暴躁的父亲,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 成温柔的水波。 孩子日渐长高,世界愈发开阔,父亲终于不再是生命中唯一的英雄。这时, 孩子的手开始离开父亲,落在朋友的肩上、恋人的臂上,做父亲的,欣慰地笑 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父亲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些许失落的阴影。孩子大 了,血缘浓情依然在,可父亲的手却从此寂寞下来。再也没有那稚嫩的小手拉 着他的手到街角去买一串糖葫芦。顽皮的孩子

10、成为清醒理智的成年人,成熟的 代价是,他变得羞于直接细腻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中国有句古语,家有白发爹娘是大福。只是,天下儿女可曾知道,在父母心 中,六七十岁还依然可以有和自己撒娇的孩子,那又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离开医院之后的第一件事,我回了父母的家。在父母惊喜的笑容中,我好像 小时候那样猛然把自己的手钻到父亲的手里:“帮我捂一捂,好冷呐。 ”那个瞬 间,我感到父亲明显抖了一下,他整个人似乎一愣,而后,我看到一滴泪落在 了我的手背上。 (选自意林 ,有改动) 12.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分)1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 分)14.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

11、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 (4 分)15.有人认为文章结尾第段多余,应该删去。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4由。 (3 分)16.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3 分)(三) (7 分)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古代称为“菽” ,已有五千多年栽培历史。在本世纪初, 大豆还只有我国和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种植。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到处引种, 成了栽培面积扩大得最多的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一亿多亩, 产量占世界第三位。大豆品种众多,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多种。 东北地区,黄河、淮河 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三大集中产区。大豆色泽有黄、青、褐、黑和红色五种。子粒大小差别很大。小粒品种

12、百粒 重 只有四五克,大粒品种百粒重可达五十克。其花簇生长在各节的叶腋和枝腋间。花很小,蝶形,有白色和紫色两种。大豆的花多在上午 89 点钟开放,开放 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多月。但大豆约有半数开过 的花不到结荚就脱落,所以防止花荚脱落,是增产大豆的关键。17.第段的说明顺序与说明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2 分) 说明顺序是_. 说明内容是_.18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2 分) _,_.19 “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一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 么?(3 分) _.(四) (8 分) 宋江听罢,又寻出城来,直要问到那里,独自一个闷闷不已,信步再出城外

13、 来,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旁边 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 ”雕檐外一面 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郓城县时, 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何不 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 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 ”宋江便上楼来, 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阑举目看时,端的好座酒楼。 宋江看罢,喝采不已。酒保上楼来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 ”宋江道:“要待两位客人,未见来,你且先取一樽

14、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5来,鱼便不要。 ”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 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 红盘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齐楚器皿,端的是 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 迹,却无此等景致。 ”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 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 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 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 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 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 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 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