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收入分配问题与其相关政策评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431042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0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西收入分配问题与其相关政策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巴西收入分配问题与其相关政策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巴西收入分配问题与其相关政策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巴西收入分配问题与其相关政策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巴西收入分配问题与其相关政策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西收入分配问题与其相关政策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西收入分配问题与其相关政策评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发表于 拉丁美洲研究2014 年第 4 期 巴西收入分配巴西收入分配问题问题与其与其相关政策评析相关政策评析 齐传钧 内容提要 本文对巴西长期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近些年得到改善的原因做了系统分析, 并对促使收入分配不公下降的相关政策做了重点梳理和评价。 研究发现, 巴西收入分配不公 有着深层次的制度根源, 例如社会阶层的严重固化和对基础教育的长期忽视等, 而从上个世 纪 90 年代来巴西政府对此做出了“部分”回应,才有了此后收入分配的改善,但问题是现 有政策没有触及精英阶层及其附属群体不合理的经济和福利特权, 因此这种收入不公下降只 具有“边际”意义,这种趋势能否持续还存在着巨大挑战。

2、关 键 词 巴西 收入分配 社会救助 养老金 众所周知,巴西是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为不公的国家之一。自从 1960 年巴西开始有了相 关普查数据以来, 无论从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还是十分位数简单收入份额等任何一个测量 指标上来看,巴西的收入分配不公都非常严重,而基尼系数则显著超过世界警戒线标准。例如,从 1960 到 1990 年间,巴西的基尼系数一直处在 0.60 左右,特别是 1989 年,其基尼 系数一度高达 0.625,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非洲的塞拉利昂的 0.629。进入 90 年代以后,巴西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变化幅度很小,甚至到了 2002 年,巴西的基尼 系数仍然高

3、达 0.591,是当时世界上 6 个收入分配最为不平等的国家之一。需要注意的是, 其他 5 个国家有 4 个是非常小的非洲国家(GDP 不足巴西的千分之一) ,剩下一个比较大的 国家是南非, 但其收入分配不公只是刚刚结束不久的种族隔离时期的产物, 因此都不具有代 表性。 相比之下, 巴西是一个幅员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国家。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 截至 2012年,巴西人口总数为 1.99 亿,国土面积 851 万平方公里,均排在全球第五位。另外,2011年巴西 GDP 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巴西也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 在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上具有鲜明的地区代表性。 这正是研究

4、巴西收入分配问题的意义 所在。 同时,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从 2003 年开始,巴西和拉美其他地区一样,都出现了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齐传钧,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经济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100007) 联合国有关组织界定,基尼系数弱低于 0.20 表示收入平均;0.20-0.30 表示收入相对平均;0.30-0.40 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40-0.50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超过 0.60 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 0.40 作为收入分配差 距的“警戒线” 。 Ferreira, Francisco H. G., Phillippe G. L

5、eite, and Julie A. Litchfield. “The rise and fall of Brazilian inequality: 1981-2004.”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867, 2008, p1. Paola Salardi, “How much of Brazilian Inequality can we explain? An attempt of income differentials decomposition using the PNAD 2002”, 2005, p2. http:/data

6、bank.worldbank.org/ Clementi F.1, Schettino F., “Income polarization in Brazil, 2001-2011: A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using PNAD data”,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2nd AIEAA Conference“Between Crisis and Development: which Role for the Bio-Economy”, 2013, p1. 2 不公平程度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这种下降幅度超过拉丁美洲整

7、体水平。因此,本文将首先对巴西收入分配问题进行历史考察, 从中找出其长期收入分配不公的制度性根源; 然后对 近 10 年收入分配得到持续改善进行解释,辨析与收入分配长期不公历史成因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对那些影响收入分配状况的社会政策进行探讨,主要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 后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 一一 巴西收入分配巴西收入分配不公不公的历史考察的历史考察和制度根源和制度根源 正如文章开篇所说, 收入分配不公是巴西社会的一个长期现象, 必然意味着这一问题形 成的复杂性和解决起来的艰巨性。因此,有必要对巴西相关历史做一个大体梳理,以期找出 收入分配不公的制度性根源。早在 16 世纪和 17 世纪

8、,当一批批葡萄牙人来到巴西时,只有 两个目的:一是建立殖民地,通过出口当地自然资源来为葡萄牙王室赚取财富,以便维系这 个庞大帝国的运转;二是定居美洲大陆,传播基督教信仰。当时的葡萄牙正处在从中世纪晚 期到现代社会早期过渡时期,君主和贵族世袭统治,社会等级森严,人们之间更重视的血缘 亲情和朋友情义, 而不依赖明辨是非的理性。 当宗主国这种文化遗产毫无保留地复制给这个 “新世界” ,无疑会加强巴西精英阶层的统治和非精英阶层的恭顺和依附。 对农业资源(土地)的高度依赖和这种独特“伊比利亚遗产”文化传统的延续,直接导 致了两极分化农业社会的形成: 一边是以少数农业大地主为代表的国家精英; 一边是大多数

9、 的农业劳动者。虽然到 20 世纪初,即巴西工业化进程开始之前,城市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城市中,同样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分层,而且这种分层是相对固化的,缺少社会流动 性。例如,当时不论在民事领域还是军事领域,都出现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官僚阶层,但对于 来自非特权阶层的人而言, 要想获得相应职位, 必须得到有权有势的精英阶层的庇护。 同时, 一个规模不大的商业和新兴产业部门雇主阶层和产业工人群体也开始出现, 分别构成了城市 的上层和下层。但是,前者主要是来自欧洲的富有移民,而后者大多数是缺乏相应劳动和权 益保障的非正规就业人群(只有外国劳工才受正规部门的青睐)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随 着 188

10、8 年奴隶制的终结,被解放出来大批农业劳动者也开始涌入大城市,再加上欧洲移民 的进入,结果导致大城市的工人数量暴增。相对于有限的就业岗位,这些城市新移民不得不 忍受廉价工资待遇和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在所难免。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的工业化进程中, 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圣保罗和 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为代表的东南部地区, 导致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逐渐丧失了经济活力, 加 剧了地区发展的失衡。同时,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迁入城市,巴西的住房体系建设难以满 足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 人们被迫聚居在大城市的周边或者荒芜的城市中心区, 形成了大规 模且人口密度高的贫民窟。

11、居住在这里的穷人由于严重缺乏基本公共服务 (尤其是医疗卫生 和教育资源的匮乏) ,有素质劳动力的再生产必然跟不上持续工业化进程的提升要求(该国 一直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 甚至直到现在, 其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仍然与其国际地位不 相称) ,也恶化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配结构,最终抑制了国民经济中劳动份额的提高。当 Barros, Ricardo, Mirela de Carvalho, Samuel Franco, and Rosane Mendona, “Markets, the state, and the dynamics of inequality in Brazil”, 2010, p

12、p 134-174. Clementi F.1, Schettino F., “Income polarization in Brazil, 2001-2011: A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using PNAD data”,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2nd AIEAA Conference“Between Crisis and Development: which Role for the Bio-Economy”, 2013, p1. Thomas E. Skidmore, “Brails Persistent

13、Income Inequality: Lessons front History”,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ume 46, Issue 2, 2004, pp. 133150. 对巴西工业化进程起始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另一种是 20 世纪 30 年代。本文参考张宝宇, 巴西现代化的进程与社会转型 ,载于拉丁美洲研究 ,2003 年第 5 期,第 9 页。 3 然,即使在劳动者内部,由于工业化程度的不同,工人们的工资待遇也在拉大,即工业化程 度较高的雇主能给付相对较高的工资和福利, 而那些工业化程度较低的非

14、正规部门就业者由 于劳动力过剩,只能获得微薄的收入。 热图利奥多内列斯瓦加斯(Getlio Dornelles Vargas)是 20 世纪巴西最重要的政治 人物,毫无疑问在巴西的收入分配历史上也有他浓重的一笔。当然不是说巴西持续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可以追溯到瓦加斯, 而是他对收入分配不公的制度做出了最终定型, 特别是他 和他的同僚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化项目和社会福利制度, 一直持续影响到 20 世纪后半页。 在他任期创建的劳工部垄断了与城市工会之间的关系 (农村工会不被法律承认, 且直到 1945 年也不存在) 。劳工部监管城市工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官方承认、内部财务、官员选举和工 人得到的最低

15、工资,同时对工会成员施以恩惠(基本是正规部门就业者) ,即按照职业划分 建立了养老金机构,管理着来自工资扣除的退休基金,保障着他们的未来生活。特别是,瓦 加斯还扩充了政府官僚队伍并提供十分慷慨的养老金待遇,以维护国家独裁体制。另外,为 了阻止可能的劳动阶级动员, 他还建立了大规模的劳动力官僚体制, 通过很多高新工作吸引 工会领导人, 使得劳资冲突和谈判变成了由政府裁决的法律问题。 考虑到巴西劳动力市场的 不稳定,这些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对所有人都有吸引力,除了大多数专门的政治活动家。尽 管瓦加斯创立的这种官僚体制后来被多次修改,但是大多数还是被保留下来了。 从 70 年代开始,与巴西收入分配相关

16、的学术研究和各种争论开始活跃起来,其中对巴 西收入分配不公的制度根源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有的学者强调劳动力市场和政治因素是巴西 收入分配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认为 1964 年军事独裁政府上台以后,把社会和经济稳定作 为一切政策目标的核心,在创造了“巴西经济奇迹”的同时,却带来各种社会公平问题。具 体来说,一方面,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控制,并采取限制工资增长率的措施;另一方面, 政府采取了以高通胀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因为从 1960年开始, 几乎每一届政府都面临着稳定的需求。 不断出现的国际收支赤字和通胀危机迫使政 府不得不接受稳定政策。 像拉美其他地区一样, 巴西国内增长不得不多次对国内短期的稳定 措施做出牺牲,最终对收入分配造成不利影响。而有的学者则另辟蹊径,认为尽管城乡、地 区、性别、家庭规模和种族可以对巴西收入不公做出一定解释,但并非根本原因,而在于巴 西当时处在加速工业化进程和快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同时教育差异程度很大, 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