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4410497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时间最长是周朝。 中国历史上继商王朝之后的朝代,由先周首领周武王灭商之后创建。 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公元前 1046 年至公元前 256 年,共计存在为 790 年。 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 历史上,把周王朝划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 东周(另请参看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56 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 年,一说公元前 403 年公元前 221 年) 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单

2、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 约 170 万年约 7020 万年18000 年 四五千年前后 元谋人元谋人 北京人北京人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 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最早种植水稻、粟) 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1、华夏族是由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而长期发展形成的。炎帝和黄帝因 此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公元前 21 世纪前 16 世纪

3、前 1046 年前 770 年前 475 年 夏夏 商商 西周西周 春秋春秋 战国战国 1、夏:“世袭制” 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2、商:有文字证实的王朝 3、周:“分封制” 夏商周又叫青铜时代。 4、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得到推广,我国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提 高,推动社会大变革。 战国时期,最先变法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秦国。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的意义:新法实行后,秦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 也大大加强,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4、统一国家的建立统一国家的建立 前 221 年 前 206 年 前 202 年 25 年 220 年 秦秦 楚汉之争楚汉之争 西汉西汉 东汉东汉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秦 (时间:公元前 221 年, 建立者:嬴政, 都城:咸阳) 2、秦始皇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自称始皇帝,军国大事均由 皇帝裁决。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3)统一文字、 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等。(4)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开灵渠 3、秦的暴政:焚书坑儒 ,好大喜功(阿房宫、秦始皇陵),法律残酷,秦二 世更加残暴。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公元前 2

5、09 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 义。 5、公元前 207 年,项羽在巨鹿消灭秦军主力;公元前 206 年,刘邦占领咸阳, 秦朝灭亡。 6、楚汉战争:刘邦和项羽长达 4 年的争夺帝位的战争。 7、西汉:公元前 202 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 、经过文帝、景帝将近 40 余年的整治,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 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三十税一) 、汉武帝刘彻在位 54 年,西汉达到空前繁荣阶段。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有: 实行“推恩令”,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北击匈奴,解除匈奴威

6、胁;开发河西,经营西域。 8、公元 25 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9、西汉时,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统称 为西域。 汉武帝时期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 60 年设西域都护 东汉窦固北击匈奴,班超出使西域 10、“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阳关,今新疆地区, 跨葱岭,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11、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时在洛阳建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 寺。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220-280 年265 年317 年420-589 年 三国三国 西晋西晋 东晋东晋 南北朝南北朝

7、 1、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官渡之战 曹操 200 年 袁绍 208 年 三国鼎立初步形成的重要一战赤壁之战 曹操 孙刘联军 2、三国鼎立: 魏 (220 年,曹丕,洛阳) 蜀(221 年,刘备,成都) 吴 (222 年,孙权,建业) 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 西晋(公元 265 年) 西魏北周 东晋(公元 317 年)宋、齐、梁、陈 3、北方民族大融合 西晋统一被破坏后直到隋统一前的 270 年间,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 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他们的改革,促进了“胡汉融合”,顺应了北 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 4、南

8、方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里,吴、东晋、宋、齐、梁、陈 6 个政权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历 史上统称为“六朝”。 5、从东汉末年到东晋的数百年间,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 一次人口流动高峰。此时南方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北方人口大量 南迁。 文化、艺术、科技成果文化、艺术、科技成果 1、文字演变:萌芽 形成 发展 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青铜铸鼎 商周时,人们把铜、锡、铅熔冶铸成青铜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酒器、食器、 武器、乐器、礼器、生产工具等。它们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度的艺术 价值。 3、春秋时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

9、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各学派间热烈争辩,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 晚期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其言行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他提出“仁” 的学说,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大教育家,相传弟 子 3000 名徒 72 人。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把诗、 书、春秋等 6 部文化经典作为教材,经常和学生探讨 问题。 战国 孟子 儒家学派代表,著作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重视人的 作用,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提倡做人要有 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春秋 晚期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名道德经)传世。老子具 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

10、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主张“无为而治”。 战国 韩非 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主张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今世必然胜过 前世;强调“法治”;主张建立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其理论 被秦始皇采用。 春秋 孙武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兵书。他对战争的态度是重视战 争而不轻易发动战争。提出“知己知彼”的作战原则。 战国 孙膑 孙膑兵法强调战前做好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 3、战国时期屈原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离骚。 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记叙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 3000 多年的历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5、秦始皇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作品的杰出代表

11、,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 的最大艺术宝库。 6、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 7、(东晋)“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主张“以形写神”,力求 “形神兼备” 8、科学技术 商朝 甲骨文中已有一至十、百、千、万 13 个数字;发明了“十进位”计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 位 汉代 九章算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 南朝 祖冲之,编大明历,在世界首次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比欧洲早 1100 年。 数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 综合性地理著作 造 纸 术 西汉早期 使用大

12、麻 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其纸人 称“蔡侯纸” 南朝时期,纸成为书写的 主要材料 东汉 张衡(132 年)地动仪(比欧 洲早 1700 年)、浑天仪 春秋战国 扁鹊 “四诊法” 医 学 东汉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圣” 水 利 战国时期 秦国 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 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 意义作用特点影响。 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 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因为公元 1 年是 1 世纪,101 年则是 2 世纪,1001 年是 11 世纪,2001 年是 21 世纪 首尾数字相同的:383 年淝水之战,494 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