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410480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我用了几天时间通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著),这是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因为理论水平有限,其不足之处恳请高老师斧正。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

2、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

3、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发展。黑格尔在谈到如何研究哲学时有一个一场精彩的名言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真理是过程,任何真理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相对真理到道绝对真理的渐进历史过程。 我们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必须把实现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前周总理的目标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勤奋的天才,经常不分昼夜的工作,在动荡的日子里很多时候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直到身体实在不能支撑的时候才停下来稍作

4、休息,他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值得我们学习。 马克思的许多著作是思想史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作为 21世纪的接班人,有充分理由信赖他,遵从他,把他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传承下去。 正如这本书的出版说明所言,该章节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 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 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 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 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还科学地阐述 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

5、 国家的阶级实质;同时还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提出了“不 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他们还根据自己发现的历史规 律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理论的作用在于解释世界,然后通过指导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首先,唯 物历史观基本原理的产生是历史的、对各种观念批判继承的 产物,它能够逻辑严密地给出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进而预 测到下一个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同时,唯物历史观的产 生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质变,它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机 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等各种观念、

6、思想和概念,在论证了“物质决定意识” 之后,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在这一历程中,“这些被捧上了天的、毫 无用处的废物弥补了历史发展的不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 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 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 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 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 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第

7、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个人互不 依赖,仅仅通过交换结合在一起”,“所有者通过物的形式,即通过货币统治 非所有者”。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 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 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第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生产方 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 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 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 定

8、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 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 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 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 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 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 的物质因

9、素。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随着“(无产阶级)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 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使无产阶级的利益成为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利 益,其使命在于使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这样 一来,“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以上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关于唯物 史观的主要内容,下面谈一下本人在通读之后,结合社会现实所作的思考。先谈私有制(它以某种形式客观存在)。在上层建筑层面,客观的“公” 退“私”进(抓大放小,管理层收购等)以及物权法的出台说明了私有制 以某种

10、形式获得了确认和发展。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劳动仍 然是最主要的,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个人自由只是在某个阶层(比如 企业管理层)才存在。既然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公有制之外的其 他所有制形式的迅速发展壮大很难说不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无产阶级的交往和联系是否得到加强。“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 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 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以我在国企的工作经历来看,工人 的联合体工会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跟党委、行政相比较,工会始终处 于弱势的地位,很难保障工人的各种权利。正因为如此,下岗、分流、降薪、

11、非正常的加班这些现象得以普遍存在,生命的过度耗费更加深了我对“劳动是 谋生的手段”这一论断的认识。再次,谈一下生产力的保持。“只有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 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 才有了保障。”既然竞争和扩大世界交往能够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我们 不难理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并将市场经济定性为“工具”的初衷。“这里 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像中的那种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 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 条件下活动着的”,“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 自己的这个现实的

12、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这说明发展生产 力需要尊重客观规律,需要以既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为基础,而 不能幻想打造空中楼阁。最后,将着眼点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上。既然马克思主义历 经百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必然具有超强的预见性,仍然能够高屋建 瓴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产生了分工。分工的 进一步扩大表现为生产和交往的分离,表现为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商 业资本家的产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各国开始处于竞争的关系中, 展开了商业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从 此以后商业便具有了政治意义。(上层建筑为经济

13、基础服务)”、“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个人,而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 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对所有制的规定)” 、“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 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最后谈一下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指出,要“根据现有的经验材 料来考察和研究当前的现象和问题”,这便是对理论的与时俱进的要求。比如 文中谈到的“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 其严密性便值得商榷。因为人口的增多不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只能提高产 品的绝对数量;当今真正提高劳动效率的是脑力劳动的产品(知识和信息); 需要的增长的确依赖于人口的增多,人口因素至今仍然是营销管理考察的变量 之一。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无产阶级阶级基础的扩大:“年满十八岁的 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成为加入中国 共产党的条件之一。这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占有全部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