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409708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研究微视野在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应用李摇 璇,刘摇 茁作者单位:(442000)中国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公司总医院眼科作者简介:李璇,毕业于郧阳医学院(现湖北医药学院),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葡萄膜炎、白内障。通讯作者:刘茁,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现武汉大学医学院),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及眼科疾病. liuzhuo770407163. com收稿日期: 2013-07-31 摇 摇 修回日期: 2013-10-16Clinicalapplicationofmicroperimetry beforeandafterglucocorticoidpulse

2、 therapy for acute pan-uveitisXuan Li, Zhuo Liu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Dongfeng Company General Hospital,Affiliated to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Shiyan 442000, HubeiProvince, ChinaCorrespondence to: Zhuo Liu.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Dongfeng Company Gene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ubei U

3、niversityofMedicine,Shiyan442000,HubeiProvince,China.liuzhuo770407163. comReceived:2013-07-31摇 摇 Accepted:2013-10-16Abstract誗AIM:To evaluate microperimetry in treatment of acutepan-uveiti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glucocorticoid pulsetherapy,andtoprovideevidencefortheclinicalapplication of microper

4、imetry.誗METHODS:Fifty- three patients (106 eyes) with acutepan-uveitis who came to hospital within 5 days of onsetwere enrolled. The data of visual acuity, best correctedvisual acuity, microperimetry images, OCT and flareexamination outcome were analyzed before glucocorticoidpulse therapy and 1, 3,

5、7d,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thetherapy.Thechangesinvisualacuity,lightsensitivity, cell value of aqueous humor and macularedema were observed.誗RESULTS:Inpatientswithacutepan - uveitis,inflammationsubsidedgraduallyaftertreatment.Comparedwiththedatabeforecorticosteroidpulsetherapy, all the data after

6、 the therapy showed significantimprovement (P 0. 4; 治 疗 后 1mo 89 眼(84郾 0%)的视力0.4;治疗后 3mo 101 眼(95. 3%)视力0.4。 本研究应用微视野对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激素冲击治疗后1,3,7d;1,3mo 分别检查,发现治疗后视力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图 1)。 从而推断,可以应用微视野对急性全葡萄膜炎患者的激素冲击治疗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2 微视野摇 正常微视野图像见图 2A,急性全葡萄膜炎激素冲击治疗前、治疗后 1,3,7d;1,3mo 分别行微视野检查(图 2B

7、G),记录每个点数值如图 3。2.3 光学相干断层图像比较摇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由 281依61滋m 变为 149依43滋m。 比治疗前平均下降 67. 2%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郾 01)。2.4 黄斑区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力的相关性分析摇患者视力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0. 732,P=0.000;视力水平和神经上皮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神经上皮层越厚,黄斑区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程度越重,患者视力越差(图 4)。3 讨论摇 摇 葡萄膜炎是发生于眼内组织的炎性反应,是眼科疾病中最为复杂的疾病之一,葡萄膜炎是一类主要累及中青年的致盲眼病,是自身免

8、疫性疾病6。 随着环境污染及竞争4722国际眼科杂志摇2013 年 11 月摇 第 13 卷摇 第 11 期摇 摇 www. ies. net. cn电话:029鄄82245172摇 摇82210956摇 摇电子信箱:IJO.2000163. com图2摇 微视野图像摇 A:正常人;B:激素冲击治疗前;C:激素冲击治疗后第1d;D:激素冲击治疗后第3d;E:激素冲击治疗后第7d;F:激素冲击治疗后 1mo;G:激素冲击治疗后 3mo。图 3摇急性全葡萄膜炎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患眼光敏感度变化。图 4摇 患者视力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线性分析图。压力的增大,葡萄膜炎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日益增多,受

9、到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7。 在美国约 10% 的盲是由葡萄膜炎所致,在我国致盲眼病中葡萄膜炎约占第 3 10 位。葡萄膜炎的正确诊断离不开相应的辅助检查,如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它是诊断眼底炎症病变及判断炎症部位、水平及活动性的主要方法8。 另外,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或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可有助于眼科医师全面认识葡萄膜炎或在治疗中观察改变9。 B 超用于屈光介质混浊的葡萄膜炎患者,以及疑为后巩膜炎引起的葡萄膜炎和 VKH综合征者,以了解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病变。 急性葡萄膜炎治疗目的主要是促进炎性反应消退、预防并发

10、症的发生。摇 摇 微视野这一名称源于 Rodenstock 的 SLO 微视野检查在直视眼底的条件下,定量、定性地检测中心 45毅范围内局部视网膜的功能,同时检测被检查眼的固视状态。 其技术分辨率很高,刺激光斑在眼底投射点的空间距离很小(最小分辨率为 0. 6),所以比传统视野检查更精确、更细致,可以发现微暗点,可以检测黄斑区的微视力,并且测量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故本研究利用 MP-1 微视野计检测比较激素冲击治疗前后的视力,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作了视力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显著负相关。 MP-1 微视野计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它可以将上述检查结果

11、叠加在眼底彩色图片上,令形态与功能结合,使临床医生在一份报告上同时获取形态及其相应功能的双重信息。 另外,它具有一套眼球跟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眼球运动情况,在视野检查的同时,同步检测注视点,随时调整靶信号,确保刺激光斑在视网膜投射的精确性,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它还具有自动分析固视稳定性、自动随访检查等特点。 添加了视野检查结果的眼底彩色照像显示,视网膜阈值与眼底病变具有很好的对应性,特别是一些微小的病灶都得到很好的定位,既发现了绝对性暗点,也发现了相对性暗点。 各种不同性质的病变,其视网膜的平均光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黄斑水肿是葡萄膜炎患者视力下降或丧失的最常见原因,发生率达 48%

12、以上,慢性黄斑水肿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10。 因此黄斑水肿的及时治疗对于患者视力的恢复起关键作用。摇 摇 本研究表明了 MP-1 在检测急性全葡萄膜炎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变化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使视网膜光敏感度变化的指标量化,可以更好的指导治疗。 与传统静态视野相比,微视野总体耗时短,受检者配合度好,并且有自动采像跟踪系统保证刺激投射的稳定性,消除眼球运动造成的干扰,配置注视点检测,以了解受检者的注视稳定性和新注视位点的产生11。 本研究患者行 OCT 检查,葡萄膜炎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视力的相关性尚存在争议12, Nunes 等13报道了黄斑区神经5722Int Eye

13、Sci, Vol. 13, No. 11, Nov. 2013摇www. ies. net. cnTel:029鄄82245172摇 82210956摇 摇 Email:IJO. 2000163. com上皮层厚度与视力呈弱相关,而 Sivaprasad 等14报道了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与视力负相关,这可能与检测手段的不一致性有关系。摇 摇 微视野作为一种新的视功能检查手段,目前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眼底病。 而注视点的精确定位,不仅可以评价局部视野检查的可信度,也为避免注视点的医源性损伤提供帮助。 是非损伤性检查,且比传统视野检查更精确、能定位定量、结果直观。摇 摇 MP-1 在检测全葡萄膜炎

14、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MP-1 使视网膜光敏感度变化的指标量化,可以更好的指导治疗。参考文献1 de Smet MD, Taylor SR, Bodaghi B,et al. Understanding uveitis: Theimpact of research on visual outcomes. Prog Retin Eye Res 2011;30(6):452-4702 Srivastava A,Rajappa M,Kaur J. Uveitis: Mechanisms and recentadvances in therapy. Clin Ch

15、im Acta 2010;411(17-18):1165-11713 郑曰忠,时冀川.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诊治进展. 眼科研究 2009;27(5):437-4414 赵丽卿,许迅,俞素勤. MicroPerimetry-1 微视野仪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7;23(6):453-4555 Rohrschneider K, Springer C, B俟ltmann S, et al. Microperimetry -comparisonbetweenthemicroperimeter1andscanninglaserophthalmoscope - fundusperim

16、etry. Am J Ophthalmol 2005; 139(1):125-1346 Ozen S, Frenkel J,Ruperto N. The Eurofever Project: towards bettercare for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 Eur J Ediatr 2011;170(4):445-4527 杨培增,杜利平. 我国葡萄膜炎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0):743-7508 杨培增. 葡萄膜炎的诊断及相关问题. 中华眼科杂志 2002;38(4):250-2539 郑曰忠. 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中华眼科杂志 2008;44(10):952-95610RothovaA.Inflammatorycystoidmacularedema.CurrOpinOphthalmol 2007; 18(6):487-49211 Rohrschneider K, Bultmann S, Kruse FE, et al. Functionalch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