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a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40773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a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a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a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a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a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a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a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 名: 马建伟 单位: 郏县教师进修学校 专 业: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考试科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考试分数: 2010 年 12 月 22 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题 号 分 数 签 名12345678910课程名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姓 名马建伟 单 位郏县教师进修学校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2010 年 12 月 22 日 总 分评阅教师签字:年 月 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特别提醒:全卷共 10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一、 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1校本研究的基本含义答:简单

2、地说,校本研究就是以校为本,英文是 on school,意思是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这里的“为了学校 ”强调校本研究的目的和宗旨在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为了学校最终目标的达成;这里的“基于学校”强调的是校本研究的力量是以学校现有的力量为基础,不排斥校外的力量,而是为我所用;这里的“在学校中”意指校本研究的主场地在学校中,而不是学校之外。 也就说,把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一种研究活动,并注意吸收校内外的其他力量。这样的方法我们

3、称之为校本研究。 2新课程中的教学观的基本内涵答:(一)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 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倡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应充分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来,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不仅如此,师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还表现伴随参与中的师生积极交流、沟通、理解和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感情思想及观念,以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而师生参与、交流、互动,不仅仅是双方特征或交往的简单总和,还受以往互动经历的影响,是双方互动经历、期望、观念、情感等综合反映,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4、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 (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

5、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 (三)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 ,发挥“童心” 、 “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

6、有个性化的过程。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总之,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3案例的基本结构答:案例的结构包括:主题与背景、情境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四个方面()主题与背景。主题可以是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情境描述。它应是环绕主题,剪裁情节,引人入胜。是案例的构成主体;()问题讨论。写作者或研究者

7、根据案例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或困境提问,以使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进而提出基于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法。 ()诠释与研究。这是案例的评析部分,是案例写作者或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对之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以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应从多角度解读,回归到教学基本层面。 案例研究报告的具体格式: ()背景描述。 ()特定问题、现象的描述和分析。 ()分析与诠释。 ()开放式讨论。 4学生发展的内涵答:所谓人的全面发展观,就是说,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发展既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包括过程方法方面的发展,既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8、,亦即,全人教育。求知与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二、 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在当代,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与教师对社会的期望构成一对矛盾。一方面,社会期望教师成为专家、专业人士,要求教师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与作用。如走出校门,成为社区服务者、家校合作的发动者与主要责任人等。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政府管制与教师专业自主的抗争表现为虽然专业自主作为一个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主要指标之

9、一,正日益为广大教师认可,但教师职业在争取专业自主时举步维艰。世界教育改革反映出的特性表明,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被当作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没有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如工资评定、课程等的参与决策权。目前的一些教育改革与主张,如校本课程、教师成为批判的行动研究者等,将推动由下而上的教师自主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二工作满意度与信任度 近年来,社会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信任度进一步降低。事实表明,教师对自身的工作的满意度也有降低的趋势。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教师在工作中较少得到支持与鼓励;教师缺少与同行以及其它职业人员交流、沟通的机会而产生孤独寂寞感;学校的组织等级森严;教师未能充分

10、准备新增加的教学任务等。 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的是教师的信念与工作积极性。教师的信念与工作积极性是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它们比教师的能力对教学成果做出的贡献更大。其中表现突出的反面例子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把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为改善工作条件与工资待遇未免过于简单化。这一点也正为各国的教育改革经验所证实。因此,如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是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之,社会变革与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教师从一个简单的文化传递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指导者、帮助者;另一方面,教师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不仅仅工资待遇低,而且经常成为政治家与社会的

11、替罪羊(社会总是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指责教育) 。种种原因使得教师职业不仅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入职,而且还经常使一些比较活跃的在职教师在失望中告退教坛,奔向其他行业。况且,当今教师的地位与工作条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三教师成为研究者 虽然教师进行研究活动的意义早已为人们认识到,但只是到近年来的校本研究与校本课程取向才能使这一认识落到实处。目前,人们比较一致地把教师的研究定位为反思性研究与行动研究。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使教师成长为有批判意识的、自觉的行动者。 2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要阐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方法。答:在课堂教学中,

12、所谓“有效”活动,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里的“有效”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含量足、个体获得的效果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在这里,所谓“最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通常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至少不低于同类的一般水平。 当前倡导的“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实际上在于倡导教学要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 在这里,有价值是回答了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而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有效果回答了教学是否做对了应该做的事情,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

13、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率回答了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好,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达成最佳的效果(至少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能有所增值,效果更佳) ;有魅力回答了教学是否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与亲和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能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寻找师生互动的契合点及师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提高师生参与的质量和效果,强化提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优化课堂活动时间和课堂教学结构,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走向高质量、高效率。 (一)改善课堂提问 体系,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诱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原动力。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有如下几个: 调控课堂提问

14、的难度。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调整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利用鉴别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沉默率。、调整问题类型比率及问题水平(二)强化师生积极互动的层次与 参与的质量,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情感、意志、人格的发展。从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角度,要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其次,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样化的呈现教学内容,变换多种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钻研、探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时间,减少无效、低效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化的层次和水平。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

15、提高。合理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与结构的最优化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简要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答:(一) 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 体现课程的均衡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果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提倡选修课。 (三)课程内容改革: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

16、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型缺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打好基础,注重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探究。 (四) 学习方式的变化: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评价功能的变化: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摆正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不能以考试来代替评价。 (六)三级课程管理: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4如何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