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375388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建管建刚刚的作文教学革命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是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是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本文浅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欢迎阅读了解。我做语文老师纯属偶然。我是在村子里长大的人,父亲是个农民,母亲是个农民,家里所有的亲戚都是农民。我不知道世界上除了教科书外,还有无以计数、永无穷尽的报刊书籍。我的数学一直不错,语文一直平平。中考总分640分,我考了584分,扣了56分,语文扣了28分,其它五门功课也扣了28分。念了中师,志向是做数学老师。命运捉弄人的时候,谁都拿它没辙。毕业那年,一场大病,一病就是整一年。一年后,我病蔫蔫地去村里的小学上班,校长说,教数学得管两个班,教高年级语文只

2、管一个班。我没有教过书,心想管一个班总比管两个班轻松,于是要求教高年级语文。就这样,一个怕语文怕作文的人,从此一边给自己打针熬药一边当起了语文老师。当年考师范,大都抱着跳出田脚落的愿望,没想临到最后,我又回到村子里。村小都是中年民办老师,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抱着一个病体无可奈何地蜷缩在小村里,惆怅、苦闷、颓废、压抑、伤感、冬风、秋雨、春寒、夏躁一个人处于这样一种境况,内心的糟糕可想而知。这种糟糕总要发泄出来,人才会平和一些。我在工作手册上涂啊涂,涂了一地心情。一天,散文诗杂志竟来了用稿通知单,我的一篇文章要在上面发表。我欣喜异常,对写作产生了信心。后来,我写了篇小文三月,投给当地市报,刊登了

3、;我又写四月,刊登了;我又写五月,接着又有了六月七月八月九月一路写下去,我不怕写作了,并且,我深深感受到作文给我带来了尊严,作文提升了我的生命质量,作文神奇地恢复了我的自信。作文,还给我带来了荣耀。通过文字,至少让本地区的不少人知道,在一个村小里,有一个叫管建刚的人在用笔说话,每一个阅读者都是我真诚的听众。多年以后,有人见到我说,你就是管建刚啊,当年在村小写散文的那个。作文,就这样给我带来快慰的成就感。这些体验让我明白,作文是发出我的声音,让更多的人读者听到这种声音。我们的作文教学呢,所有的学生习作都只有一个读者,那就是老师。当学生写着“爸爸,我想对你说”、“妈妈,我想对你说”之类的习作时,他

4、们知道最终看到这篇作文的是老师。这是一种怎样的作文状态?在这样一种畸形的作状态下,作文教学怎能不向畸形发展呢?对作家而言,个人的经历往往决定了他的创作。对语文教师来讲,他自身的写作经历,往往决定了他的作文教学。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惧怕写作,或者说没有写作的意识和愿望,注定是教不好作文的。作文教学,需要一个写作的过来人。因为有这样一段经历,我开始关注作文,我开始反思作文:一个从小不知道课外书为何物的人,走出校门,以记录心情的方式写作,第二年便在一家颇有影响的纯文学杂志上发表习作,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作文重在自我写作的实践,而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所谓的指导;意味着作文重在自我情感的倾述,而不是按照规

5、矩条文去写应试文;意味着作文重在感受成功心境,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分数或等级。我也由此明白,作文并不难,既然像我这样一个先天不足到不知道课外书为何物的人,也能写好作文,那么今天的学生就一定也能写好;既然像我这样一个先天不足到从小只看过几本连环画的人,花一年时间的写作实践就能发表习作,那么只要学生愿意写,一年时间也一定能出现大的量变乃至质的飞跃。阅读是一种吸收,吸收是内敛的,获得内心的充实与祥和;作文是一种输出,用文字的方式输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声音。它应该带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因为从此之后,人有了自然之外的、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第二种说话的方式,古人把能用笔写话称为“开笔”,举行盛大仪式,是有一定

6、道理的。作文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它是在改善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生活,是在给我们带来尊严,给我们制造荣耀。如果作文不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生活和情感体验,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有问题,那已经不再是真正的作文了。学生之所以怕作文,不愿意写作文,有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作文和作文教学站在纯粹的考试上,给学生带去的是胆怯,是害怕,是挫败,是自卑,是耻辱!我反复思考的是:怎样让我的写作体验成为学生的写作实践?怎样让我所获得的那份美好的写作经历成为每个学生都能进入的一种生命状态?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用笔说话,是济说话之穷后的一种补充。在表达的世界里,口语和书面语呈互补的状态,互补的不仅是表达,也是人的影

7、响力。作文给作者带去荣耀的主要途径是发表。发表,能使作者发出更广阔更洪亮的声音。一个人的声音传得多远多久,就证明这个人的影响力有多远多久,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有争议的作家,往往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作家。但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小学生报刊上发表习作,这种可能性不大,要让每个学生经常在小学生报刊上发表习作,可能性为零。我知道自己被调动起那么大的写作兴趣,是因为那一年我一直处于“十二月”的写作的亢奋之中。要让学生有这样一个较为持久的写作亢奋期,就必须有经常性的发表的刺激。这是个难题。我想到了创办“班级作文周报”,以“班级作文周报”为发表阵地,让学生以投稿的方式进行写作,让学生的名字时常出现在班级作文周报上,让

8、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文对他们的生活的影响。每个写作者都会记得自己的文字和名字出现在报刊上那种兴奋与激动。一方面是发现自己拥有了另一种说话的方式,伴随而至的,还有取得这种说话方式的权利的获得感、成就感,这种获得感、成就感,刺激着写作者以更好的姿态去写作。一个人总是处于某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之中,这个相对稳定的群体对个体的评价和看法,对个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学生而言,班级是学生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相对稳定的生活世界,同学、伙伴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看法,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一个学生接二连三地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发表习作后,班上同学必然会对其刮目相看,这个学生由此会迅速地树立起强大的写作信念,产生强烈的写

9、作欲望。“班级作文周报”,八开纸,正反两面,每周一张,量适中,周期适中,成本也不高,利用“办公一体机”制作,每张周报不超过一毛钱。学生所写的大都是班级中、伙伴间的事,这些描述、记叙同学生活的文章,会引发学生很强的阅读欲望,想看看上面又讲了哪些班上的新鲜事,想看看自己的伙伴写了一篇怎样的文章,想看看哪篇文章里提到了自己的名字,想看看有没有人说自己的坏话,想看看有没有人说自己的好话,想看看有没有地方同自己想的不谋而合,想看看有没有地方同自己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必要拿起笔来申明一下或争鸣一下这种阅读过程会使学生产生要说话的感觉和状态。我们知道,要想消除或增强报纸上的文章的影响,惟一的方法就是拿起笔来

10、写,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用笔说话的良性循环。学生一旦在周报上发表了习作,就会获得一种用笔说话的得意感,感受到取得这种说话权是多么光荣,为了保持这种光荣的情绪体验,就会尽可能地到周报上去说话,就会尽可能地拿起笔来写作,并且尽可能地把习作写好,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一个表达欲望的激活问题。作文中,学生经常会说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一些老师也以为学生生活比较单调,没什么可写是正当原因,于是想方设法地搞活动写作文,搞到最后,学生一听到活动就问:写不写作文?言下之意,如果写作文,那么活动就不要搞了。其实,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故事。我还认为,在这个教育异化较为严重的状态下,学生们有更多的苦恼和困惑,这些苦恼和困惑他

11、们不想压在心头,他们需要找个发泄的出口,闷在心里是会出事的。用文字的方式去发泄,实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热衷于交笔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喜欢摆弄手机短信?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喜欢交网友在网上聊天?文字这种说话方式有其特殊的优势,文字的对话有着一种特殊的韵味。不管这个世界的电信怎样发达,我相信有一样东西永远不会消失,那就是情书,文字里那种无声胜有声,那些当面不好意思说、内心里又很想说的滚烫的话语,收信人阅读时从文字里吸收到的种种无法言说的、带着对方体温般的柔情蜜意,都不是电信能取代的。因为人类的一些观点和情感,转化为语言的时候,一些适合当面说,一些适合人去转述,一些话,就特别

12、需要借助文字去传达。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作文周报的创办为学生开辟了一个交流心灵的场所,用术语的话说“作文和育人”可以很好地连接在一起。关键是,要让学生敢于把心里的话掏出来,敢于说内心的话,真心的话。我认为,“师生平等”在办好班级作文周报这个事情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师生之间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如果教师是个拿着判笔的判官,学生就不敢说真话、不敢掏心里话。怎样衡量师生之间实现了真实的平等?我认为显性的标志是:学生敢在文章里批评老师,敢到班级作文周报上去指出老师的不足、不对。教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对于一个和学生朝夕相处的一线老师来说,绝对公正、公平和完全合理、没有任何偏

13、颇,那绝不可能。而在学生的世界里,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个稍微偏颇的评价,都会在其心里引起巨大的波澜。这,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但是如果学生感受不到师生是平等的,他就不敢写,不愿写,因为这是要发表到班级作文周报上去的,这是“不尊重老师”的如山铁证。我的做法是,当班上出现第一篇学生批评老师的作文时,我就马上把它发表到班级作文周报上去,并表扬他敢说真话、心里话的勇气,该向学生道歉的要道歉,该马上更正的要更正。这样,学生就敢于拿起笔来说话,说实在话,说真心话。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班级作文周报办了200多期。应该说,我们的实践方案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说它有操作性,是因为每一个老师都能照着做;说它有实效性

14、,是因为每一位照着做的老师,都能在作文教学上取得明显的成效。有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四年级时照着这套方案去做,第二年,她班上的学生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作文80篇。这归功于那位老师的踏实,也归功于整套方案细致的操作设置。那么,这些操作是怎样的呢?我班的班级作文周报叫评价周报,此名蕴意学生在评价中走向生活与交际。为使班级作文周报能够正常出版,我给每位学生配一个周记本,名为“评价周记”。“评价周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每日简评”,周一到周五每天写三五行,记录当天最值得记录的人、事、物。朱光潜教授说,选择是文学最重要的功夫,确乎其事,“每日简评”就是要锤炼这双发现与选择的眼。二是“一周点评”,

15、内容一般从周一到周五的“每日简评”中选,可以选一个,也可以选有关联的两个或三个事例,写成稿子向评价周报编辑部投稿。每期评价周报选用三分之一左右的稿件。录用稿件不能过多,要使学生有适度的饥饿感,要让学生感觉到,他(她)能在周报上发表作文但必须用点儿劲。这种状态,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评价周报定期出版,出版日期定于周末。这样安排,学生能利用休息时间看班级作文周报,周六周日家长也相对空闲,会关注评价周报。每带一个班,第一期评价周报我会给每位家长送上一份,让家长知道班上有这么一张作文周报。从实践来看,家长和孩子争看评价周报的故事时有发生。家长看到孩子发表习作了,就会鼓励他(她)再接再厉;看到

16、自己的孩子没发表习作,就会要求他(她)这周要认真写,争取下周发表。有的家长还和孩子一起评审、找错别字等,作文教学真正实现了“家校”联合。每周一,学生把稿件投到评价周报编辑部语文老师那儿。起初,编辑部的编辑是语文老师一个人。随着操作的熟练和学生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编辑部可以在学生中招募业余编辑,轮流让学生参与到选稿中去。放学前,教师宣布本周评价周报录用的稿件,宣布名单的时候,往往是最安静的时候,也是激动者最激动、失望者最失望的时刻。不管怎样,当作文能在学生心目中掀起这样一种情感波澜的时候,作文教学就在悄悄改变。学生拿到稿件后,当天就多了一项回家作业,即用红笔对自己的稿件进行修改,只有修改后,才能得到老师正式鉴发的盖有编辑部印章的稿件录用通知单。学生对发表习作充满了喜悦之情,因此多这一项修改作业心甘情愿。修改后,学生自行到微机房进行文字输入,将输入的文字于周四中午前交给老师。老师将输入电脑的文字编辑和排版,打出一份样报,由一位专门负责的学生将样报裁剪开来,发到每位小作者的手中,请每位小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