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355723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优秀干部下秀干部下乡驻乡驻村工作村工作总结总结驻村任职干部大部分时间吃住在村,要严于律己,朴素节俭,做到在艰苦环境中迎难而上,用艰苦朴素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感染村组干部,为转变干部作风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下乡驻村工作总结范文1我县共下派驻村干部305名,委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07名,年,我县积极采取措施,找准方法路径,强化薄弱环节,全力抓好干部下乡驻村工作。一是细化工作职责。对下乡驻村干部参与每项重点工作的任务,都逐一进行细化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各下乡驻村干部在开展工作中,深入广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及县委县政府有关

2、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引导群众支持、参与四项重点工作。二是强化工作督查。通过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加强对下乡驻村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XX年9月份以来,已开展督查三次,从督查情况来看,各下乡驻村干部全部到岗开展工作,每人每月驻村时间达20天以上。各下乡驻村干部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并自觉执行各乡镇政府下乡干部和村干部的作息时间。部分干部吃住在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绝大部分驻村干部积极主动地参与重点工作,协助所在村制定了重点工作推进计划,理清了发展思路,组织落实扶贫项目,参与整合涉农资金,协调落实金融资金,完成了贫困户统计调查、入户走访、建档立卡等工作,并与所驻村贫困户结对帮扶3户以上。各驻

3、村干部在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三是严格目标考核。为加强对驻村干部的考评管理,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制定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考核办法。实行百分制,其中驻村工作纪律10分,扶贫攻坚工作、“十个全覆盖”工程、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基层党组织建设各15分,民主测评30分。考核结果将作为培养和使用干部的参考依据,作为干部年度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下乡驻村工作总结范文27月2022日,我对村进行了帮扶前期工作调研,深入村召开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听取村两委对本村情况的回报和发展经济的建议和设想,深入15

4、户农民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研。综合思考,该村的具体情况和帮扶思路如下: 1、开展驻村帮扶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

5、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2、村基本情况村位于*县东*,全村户,口人,耕地面积亩,有名党员,畜牧业以养*羊、牛为主,羊存栏XX只,牛存栏20头,XX年农民人均收入元。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多办事,完成户通自来水,架通商低路线,争取主管部门,使通信达到畅通。村民以户栽植核桃幼树100亩。3、当前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中存在问题1、调研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有两方面要求,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道路基础设施。2、产业发展中其中养羊一项虽存栏XX余只,但只

6、有8户村民养殖,规模不大,品种不纯。3、对已栽植的核桃幼树100亩,缺技术修剪。4、由于无保护人、自然灾害、山害、土地种植粮食作物,收入已经是很小。5、基础建设方面,四个自然庄11公里街道村庄路全是泥土路。4、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根据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认为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

7、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村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措施,要使这个村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2、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3、把脊薄的荒地栽植黄花药材树500亩。4、把土地连续栽植核桃树200亩。5、二到三年*羊养殖户增加到10户以上。新建养羊园区一个。6、与交通主管部门要求,2年完成硬化四个自然村庄路11公里。7、修建太阳能洗浴一座。建图书室和农民文化活动室。8、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

8、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积极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下乡驻村工作总结范文3在春意盎然,万物萌动的季节,作为县法院驻村工作组的成员,我带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企盼走进基层,深入开展

9、“万名干部下乡”活动,同时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3月7日上午,在院党组副书记旷云山、工会主席曾雪菲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到达了此次目的地风石堰镇元木村,与村书记何东平、主任周建军见面后,了解了一下该村的基本情况。安排了住处后,顺便访问了就近两家农户,简单地吃过中餐,考虑了一下以后的工作安排,作为此次下乡工作组的组长,一方面感觉接受这个任务义不容辞,另一方面又颇感有些压力,说实话离开基层法庭,不做农村工作已快有6年了,三农工作虽略有所知,但实际也知之不详。加之这几年国家经济形势发展较快,再次到这里来,简直有种陌生感,不知具体如何入手。还好,在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二位领导的指示下,通过与其他兄

10、弟工作组沟通,决定分以下三步走:一、与所有村干部、组长开座谈会,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二、到各组村民家进行走访,了解群众的呼声、困难和听取合理化建议;三、针对了解的问题,反映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解决或反映,对极端穷困户上报组织予以重点帮扶。作好计划后,通过与组里同事协商决定立即实施。当天下午通过村书记召集,与村干、组长进行了座谈。顺便走访了两户特困户,其中一位是老党员,另一位是五保户刘运德,到了刘运德的家中,看到的凄凉景象让我为之心灵一震,同去的其他同事也很有感触,想不到在早已步入小康社会 的今天,仍就有这样住在开着裂缝的破土房,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老人。第二天清早,将同事们叫醒,简单吃过早饭后,

11、前往最偏远的六组、三组、七组进行走访,晚上回来整理资料。转眼间,活动开展一个星期了,回顾这几天走访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虽然受过委屈,但感到很欣慰,毕竟如此贴近基层,能够了解他们的苦,听到他们的实话,加上我对有关惠农政策的讲解,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群众观念发生了改变,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此次活动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调整好心态。在走访中,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村民们也会热情欢迎,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要为群众办实事。说实话,看到该村群众大部分生活还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家庭,因病导致家庭极端贫困,感到十分不安,因此一一做了了解和记录,提出建议

12、和解决办法,村里的山路因下雨塌方,组织村民进行抢险和疏通。三、为人谦逊,努力学习。此次驻村工作,直接面对农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加强学习很重要,因此除开展正常的工作外,还要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计生、村组织建设、农技等方面知识,开展农村工作才能游刃有余。同时在走访中,向农民学习,特别向有经验的农户或专业户、富裕户学习,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有利于向其他村民推广、引导。四、改变工作作风,做到眼勤手快。在宣讲政策,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要有耐心,只有耐心才能打动群众的心。同时要多走多访,多调研,还要善于总结,才能了解村情民意,从而对症下药,帮助解决问题。总之此次下乡驻村,总结几天的初步直

13、接观感:一是山村农民很朴实、很可爱、也很可怜。二是该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落后,搞传统农业生产在经济上很难有改观;三是该村基层设施很落后,村民也越来越边缘化,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差太远。心情很不平静,说实话,国家成立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30多年了,如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些落后贫困地区,老百姓生活得如此凄惨,此情此景,让人目不忍睹,正是这些困难的群众让我感到以后肩上的责任,激励我要不断的努力工作和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下乡驻村工作总结范文4因工作需要,我于20XX年10月29日被县委组织部调至杨村镇担任党委书记一职,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延续上一任党委书记的工作

14、,继续到北冶村下乡住村包村帮助农民增收。从XX年10月31日在杨村正式开始工作至今,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先后10次利用12天时间到北冶下乡住村,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参加集体劳动、调研设施农业、查看卫生状况、慰问困难群众、看望小学师生、与房东拉家常,对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民情民风作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北冶村是一个距陵川县城25公里、位于杨村镇东北部4公里的小山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自然条件较差、发展比较缓慢。全村有105户、365人(其中非农人口55人),耕地663亩,林地144亩,人均耕地亩。村中山地多,大面积耕地少,不适合机械作业。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属纯农业型村庄。村民的生活

15、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渠道:一是传统种植业,种植豆类、玉米等粮食作物,年产量稳定在300吨左右,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二是畜牧养殖业,以养猪、养鸡等传统养殖为主,XX年底,全村共有养殖户8户,其中1户养羊,存栏不足100只、5户养猪,存栏XX0头不等、1户散养土鸡,存栏300余只、1户散养野鸡,200只左右,规模都不大;三是村民外出务工,村上的青壮劳力一半以上都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挣钱。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北冶村发展仍然十分滞后,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967元,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较上年增长20%。支部阵地面积不大,但功能基本齐备,农村环境整体不错,但无固定垃圾堆放点

16、,村中心河道被群众垃圾掩盖,急需清理。住村期间,我通过观察,从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这个村子通过传统种植业、发展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民的收入基本可以满足家庭日常支出,但离宽裕型小康家庭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1、传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低。由于该村长期处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所有耕地仍然面临着“靠天吃饭”的局面,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加之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民投入和扩大生产的积极性。我们镇机关包村干部所包的4家农户,农产品均主要用于自给自足,收入微薄,年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一遇有天灾人祸,收入更少,甚至可能入不敷出。我所包的一户困难户叫宋先花,是一户低保户,今年已经82岁了,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典型的有病返贫,虽然有低保,也参加了新农合,办了慢性病卡,但仅能维持日常生活开支,女儿也已50多岁,身体也不太好,只能照顾好自己,家里的农事全靠女儿女婿二人担当,每年的粮食除自给外,剩余的卖掉供养子女上学,基本属于入不敷出。2、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技术匮乏,产业起步难。通过在村里走访、召开座谈会,我发现大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