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355671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3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研究发布时间 :2012 年 09 月 24 日来源: 城调队点击数 : 108 前言 :近年来,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将“控物价”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淄博市在本轮物价上涨中始终保持温和上涨态势,涨幅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一方面是由于淄博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物价工作,始终坚持“稳物价、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的工作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价格环境;另一方面,淄博市作为组群式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所拥有的特点也是物价保持平稳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淄博市的市场物价运行特点以及组群式城

2、市这一特点在市场物价平稳运行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究。一、淄博市组群式城市特点淄博地处鲁中,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现下辖张店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临淄区五个市辖区和桓台、高青、沂源三个县以及 1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 个省级文昌湖旅游度假区。五个市辖区呈“ T”字状分布, 东西南北城区距中心城区分别为20 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形成组群式城市。各区县布局情况见图一:图一:淄博市各区县分布情况示意图淄博市市域面积5968 平方千米,市域户籍人口456.07 万人 (截至2010 年 11月 1 日) ,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5.37%,2011 年地区生产总值 (

3、GDP)3280.23 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淄博市及五区三县基本情况如表一:(附注:此表区划地名、地区生产总值截止2011年 12月 31日,人口资料截至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各区县面积数据、地区生产总值根据淄博市统计公报,人口数据根据淄博市统计局、淄博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淄博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工业方面, 淄博市工业经济发达, 2011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分别达到 10265亿元和 10102亿元,成为全国工业经济过万亿的16 个城市之一。淄博市的主要工业门类有石油化工、陶瓷、纺织、丝绸、医药、

4、建材、冶金、机电、塑料、电子等 35 个,拥有一大批在中国、山东占有重要位置的企业和产品。农业方面, 淄博市是全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011 年全市共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6.7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南部林果、中药材、越夏菜,北部优质粮棉、畜牧养殖和中东部蔬菜三大优势经济板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达到225 个,标准化基地突破100 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品牌农业、有机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都市农业顺利起步,进入了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行列。服务业方面,淄博市地处鲁中,区位优势明显,在商业、物流业等方面发展迅速。近年来逐步形成了淄川服装城、

5、周村纺织城、临淄化工商城、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等一大批规模大、幅射力强的专业市场,以及淄博商厦、银座商城、淄博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大型商业网点。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6.25 亿元,同比增长18.0%。淄博作为鲁中物流中心,全市共有物流企业1061 家,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208 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过3000 万的企业达 53 家。淄博保税物流中心、齐鲁化工物流园区、鲁中公铁联运物流园区、鲁中商贸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园区已投入运行或初具雏形。二、淄博市物价运行情况分析(一) 全市物价总体运行情况近年来, 淄博市场物价始终处于平稳运行态势。其中,2010 年淄博市居民

6、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五升三降”态势, 价格上升的大类分别是:食品类上涨 9.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 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 1.3%、居住类上涨2.6%,价格下降的大类分别是:衣着类下降 3.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9%;2011 年淄博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涨一降”,其中:食品类上涨 10.3% 、烟酒类上涨 7.1%、衣着类上涨 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9%、交通和通信类

7、上涨0.1%、居住类上涨5.8%,价格下降的大类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图二: 2010、2011 年 CPI 分类涨跌情况图(二) 分区县物价运行情况2010年,淄川区、张店区、 博山区、 临淄区、 周村区、桓台、 高青、沂源居民消费总水平价格分别上涨3.0%、 2.8%、 3.0%、 3.6%、 2.5%、 3.2%、3.2%、2.4%;2011年,淄川区、张店区、 博山区、 临淄区、 周村区、桓台、 高青、沂源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4.5%、 4.4%、 4.8%、 4.9%、 4.3%、 4.2%、3.9%、3.6%。图三: 2010、2011 年各区县 CPI 涨

8、跌情况图(三) 与全国、全省物价水平对比2010年和 2011 年淄博市连续两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17 地市中居于中下游水平,其中: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3%,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9%,淄博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涨幅低于莱芜(4.4%) 、德州 (3.1%) 、聊城 (3.1%) 、济宁 (2.9%) 、日照(2.9%) 、枣庄(2.8%) 、泰安 (2.8%) ,与威海 (2.7%) 并列全省第 8 名。图四: 2010 年各地 CPI 涨幅情况图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4%,山东省居民消费价

9、格总水平上涨5.0%,淄博市居民消费总水平价格上涨4.5%,涨幅低于济南(5.4%) 、德州 (5.2%) 、青岛 (5.0%) 、济宁 (4.9%) 、枣庄(4.8%) 、聊城(4.8%) 、威海 (4.6%) ,与日照 (4.5%) 并列全省第 8 名。图五: 2011 年各地 CPI 涨幅情况图三、物价上涨因素分析2010年食品类价格上涨9.35%,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7%;居住类价格上涨2.57%,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3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6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4%;烟酒类价格上涨3.16%,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07%;

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6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0.05%。各类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所占比重情况见图六所示:图六: 2010 各类价格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比重图2011年食品类价格上涨10.3%,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93%;居住类价格上涨5.8%,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9%,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25%;烟酒类价格上涨7.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9%, 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0.05%;衣着类价格上涨0.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

11、总水平上涨0.0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01%。各类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所占比重情况见图七所示:图七: 2011 年各类价格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比重图由上面对 2010 年和 2011 年两年物价运行情况的分析来看,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拉动物价上涨作用最明显,在这两年物价总涨幅中所占比重分别为83% 和 65% ,是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居住类, 价格上涨幅度在2010 年和 2011 年物价总涨幅中所占比重分别为 10% 和 25% ;另外烟酒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等也对物价上涨起到了

12、一定的拉动作用。四、组群式城市与市场物价平稳关系分析近两年来,淄博市场物价运行平稳,涨幅始终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其组群式城市布局特点在农业、工业、居住以及商贸流通等方面的优势起了重要的作用。(一) 组群内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副产品供应充足。食品类特别是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是本轮物价上涨的首要因素,从调查数据来看,粮食、蔬菜、水果、肉禽类价格在近两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是支撑物价上涨的主力军,但近年来淄博市农副产品生产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保证了食品价格的稳定。组群内的桓台、临淄、沂源等区县在农副产品生产方面各具特色:桓台县是江北第一个吨粮县,临淄区是全国标准化农业示范区,沂源县是全国无

13、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1、粮食生产方面。 2011 年,淄博市粮食产量连续九年实现增长,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382.92 万亩,比上年减少1.30 万亩,下降0.3%。粮食单产达 463.7 公斤,比上年增加7.1 公斤,增长 1.6%;总产达 177.57 万吨,比上年增加2.12 万吨,增长 1.2%。高青、桓台、沂源作为产粮大县, 2011 年粮食产量分别为51.18 万吨、43.09 万吨、40.60万吨,三个区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34.87 万吨,占淄博市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 75.95%。 三区县粮食产量的增长有效地保障了淄博市场粮食的供应,稳定了粮食价格。2、蔬菜生产方面。 20

14、11 年,淄博市蔬菜总产量达到216.80 万吨,对有效保障市场蔬菜供应,抑制菜价上涨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临淄、 沂源、 博山、 高青四区县蔬菜产量分别达到99.04万吨、39.09 万吨、28.55 万吨、27.13 万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1 年全市新建绿色蔬菜基地9.5 万亩,巩固发展优质食用菌基地 303.8 万平方米,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4 个,市级蔬菜标准园 6 个,这些都将引领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保障全市蔬菜供应。3、水果生产方面。 2011 年,淄博市水果产量连续六年实现增长,全市实有果园面积48.09 万亩,比上年增加0.22 万亩

15、,增长 0.5%。共收获水果 102.09 万吨,比上年增加 4.87 万吨,增长 5.0%。沂源、博山、高青三区县水果产量分别为89.83 万吨、 5.16 万吨、 3.53 万吨。在各类水果中, 苹果作为我市的主打品种,其产量稳居半壁江山。 2011 年苹果产量达 57.06 万吨,占全部水果产量的55.89%,为稳定水果产量、 保障市场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4、畜牧业生产方面。2011 年,全市肉类总产达17.75 万吨,禽蛋产量达 7.04 万吨,奶类产量达 12.29 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 0.1%和 0.7%。全市主要畜禽产品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2011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

16、达 64.95 万头, 比上年增加 2.16 万头, 增长 3.4%; 牛存栏达 14.69万头,比上年增加0.52 万头,增长 3.6%;家禽存栏 1503.12 万只,比上年增加 101.71 万只,增长 7.3%。临淄、沂源、高青、桓台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 4.28 万吨、 3.69 万吨、 3.45 万吨、 1.66 万吨。(二) 城乡交错的组群式布局及建材产业发达使得居住类价格相对平稳。2010 年和 2011年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2.6% 和 5.8%, 是除食品类外拉动物价上涨的第二大因素。从全省情况看,山东省2010 年和 2011年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3.6%和 5.8%,淄博市居住类价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构成居住类价格的房租费用较低和建材供应充足:1、城乡交错的组群式布局使得房源充足,租金相对较低。淄博市内五区距中心城区分别为20 公里左右,城乡交错,相对分散,且市区规模较小,加上近几年房地产业发展较快,租赁市场上房源充足,不存在住房紧缺的“大城市病”,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在租房时选择较多,导致房租价格较低。还有就是淄博市内各区之间交通便利,很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