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试行)[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347352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试行)[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试行)[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试行)[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试行)[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试行)[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试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案(试行)[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子系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方 案为全面开展和顺利推进我校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使全体教师树立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熟练掌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为我系进一步开展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精神和我院 09 年下半年工作部署安排,制定本方案。一、领导机构成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作步骤整个培训与测试工作按四个阶段的步骤逐步推进:(一)(一)骨干教师职教能力

2、培训与测评阶段暨评委培训、选拔与测评阶段2009 年 9 月12 月底,对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确定系级评委最终人选;1学习发动环节:组织骨干教师学习现代高职教育课程教2学的基本理念,使之树立正确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观念;2.能力培训环节:邀请校外专家对骨干教师开展校内外实践项目制作、参加专业实践能力进修培训,使之提升专业动手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3.课程设计环节:指导骨干教师选择一门课程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使之全面掌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术;4.测评过关环节:对测评对象进行高职教育职教能力

3、测评,全面检验教师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系系级评级评委的委的产产生生办办法法骨干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阶段中,经校外专家一对一培训后接受测评,成绩优秀者将被聘任为系级评委。(二)(二)全系教师个人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阶段1、学习发动环节:组织测评对象学习现代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使之树立正确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观念;2、能力培训环节:由系级评委对测评对象一对一进行培训。组织测评对象开展校内外实践项目制作、参加专业实践能力进修培训,使之提升专业动手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3、课程设计环节:指导测评对象选择一门课程进行课程整3体教学设计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使之全面掌握高职教育课程教

4、学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术;4、测评过关环节:对测评对象进行高职教育职教能力测评,全面检验教师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教教师师个人个人职职教能力培教能力培训训与与测评办测评办法法(1)培训与测评步骤:教师个人申请学校审批同意院(系)级评委对其进行一对一培训测评。(2)测评程序: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讲解(10 分钟)课程单元教学(20 分钟)专家提问(15 分钟)。整个测评过程全程录像,以备有争议时随时调看。(3)选课要求:专业课每门课程原则上限报一位教师参加测评,多位教师选择同一门校级公共必修课程参加测评,须用不同方案。完成完成时间时间表表2009 年 10 月2010 年

5、1 月,完成第一批教师的培训与测试工作;2010 年 2 月8 月,完成第二批教师的培训与测试工作; 2010 年 9 月2011 年 1 月,完成第三批教师的培训与测试工作;2011 年 2 月12 月,完成补测教师的培训与测试工作。4(三)教(三)教师师个人个人课课程程实实施能力施能力测评阶测评阶段段制定教师个人课程实施能力测评方案。经教务处审批同意后依据项目化课程设计方案第一次实施教学的,学校将在绩效综合量化考核中给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质量系数奖励。(四)教)教师师个人个人应应用能力培用能力培训训与与测评阶测评阶段段三、保障措施1、奖励第一批通过测评的教师 X1 元,中层以上干部 X2元;

6、奖励第二批通过测评的教师 X3 元,中层以上干部不再享受学校奖励;奖励第三批通过测评的教师 X 元;补测通过的教师不再享受学校奖励。2、补测仍不合格的教师,将取消授课资格或调离教学岗位。3、教师职教能力测评成绩将影响教师的津贴发放、评先评优、职称申报等。4、经教务处审批同意后依据项目化课程设计方案第一次实施教学的,学校将在绩效综合量化考核中给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质量系数奖励。5、新调入的教师,必须接受由学校人事处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职教能力培训。上岗后,半年时间内通过学校职教能力测评5的,奖励 X1 元;一年时间内通过的,奖励 X2 元;一年半时间内通过的,奖励 X3 元;两年时间内仍不能通过的,

7、将调离教学岗位或取消授课资格。6、学院将改革、完善学校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为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学院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试工作,为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提供便利条件。6附件 1:江门职院课程教学设计推荐模版江门职院课程教学设计推荐模版1 1XXXXXX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1.11.1 管理信息管理信息课程名称: 制定时间:课程代码: 所属系部:制 定 人: 批 准 人:1.21.2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学 分: 先 修 课:学 时: 后 续 课:授课对象:1.31.3 课程性质和地位课程性质和地位课程对应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行动领域

8、的分析;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1.41.4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71.4.1 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 注:能力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目标的设置,应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来确定技能目标,说明要培养学生具有哪些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哪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目标的设置,应按照“2 渗透”进行,说明要培养学生哪些职业核心能力(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要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能力目标学完本课程之后“

9、学生能用 XX 做 XX”。例如: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对课程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能力);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按照规范操作的能力;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在复杂环境中做人与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2)知识目标注:知识目标应说明培养学生具有哪些系统的应用知识。8(3)其它目标注:其它目标主要是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信仰目标等。 1.4.2课课程内容程内容设计设计教学模块(子项目)名称学时各教学模块之间关系分析注: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课程目标,找

10、到综合项目贯穿课程始终,并根据综合项目的进程和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教学模块就根据子项目来确定。1.4.3能力能力训练项训练项目目设计设计编号项目名称对应单项任务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素质目标相关支撑知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结果备注91.4.4教学教学进进度表度表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序号学时单元标题能力目标能力训练项目编号知识目标其他内容考核内容和形式注:进行单元设计时要注意前后连续性,每单元的时间设计可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自行确定。1.4.5 课程的整体导入设计(第一堂课设计)注:课程的整体导入设计也是第一单元设计的开始部分,包括:1)自我介绍2)展示课程总体目标3)告知课程进程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

11、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10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4)告知作业进程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5)说明考核方式(结合考核方法中的相关内容和作业进程表说明)如:考核时间、考核内容、分数分配、记分方法6)告知参考书和辅助参考书7)展示要求与期望8)展示实训环境,进入本次课,如: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其它目标进入本次课教学主题布置作业1.51.5 考核方案设计考核方案设计11注: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考核设计要强调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能力,要加大形成性考核分值比重。例如:1.5.1 形成性考核 (70%) (1)平时成绩(15%):考

12、勤(5%)、学习态度(3%)、课堂提问(5%)、讨论题作业(2%);(2)项目成绩(40%):每次项目成绩可以包括操作和报告,按比例打分,具体分值见下表:项目子项目单项任务内 容分 值(3)综合项目书(15%):第一稿(3%)、第二稿(5%)、第三稿(7%),培养学生自我展示能力和撰写能力。1.5.2 终结性考核(30%)可以采取口试或笔试或实操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 2XXXXXX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2.1 教案头本次课标题12授课班级课时数上课地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其它目标教学目标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参考材料2.2 教学设计步 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

13、活动时间分配回顾及作业点评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引入(项目任务)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深化和训练1(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归纳和总结(知识和能力)作 业13后 记3 3.课程教学设计体会和意见课程教学设计体会和意见附件 2: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教能力测评标准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教能力测评标准项目项目内涵内涵权重权重(%)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导向;不是以知识逻辑导向,也不是在原有的知识、理论体系上增加一些专业实例。15突出能力目标专业课程能力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围绕岗位

14、专用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进行设计,应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描述;公共课程能力目标的设计符合人才素质培养要求,应包含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描述;整个课程教学设计能够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能够体现核心能力(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能力等)培养目标。能力目标的描述系统、准确,具体,能检验效果。课程考核设计能达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的要求;突破知识考核的局限,体现能力考核要求。课程教学可以有多项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素质目标等等,当前特别注意突出能力目标,而不是突出知识目标。2

15、014项目载体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项目载体设计合理,注重实用性、典型性、可行性、综合性、挑战性、覆盖性、趣味性。课程的整体项目设计与单项项目设计、单项项目设计之间联系紧密,子项目设计围绕总项目展开,充分体现课程能力目标。职教课程的载体主要是项目和任务,而不是“文字、语言、公式、图形”等知识的载体。20能力实训能力训练的方式、手段科学,步骤合理,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实训教学的各项准备齐全:相关知识准备充分、确定好演示、实训、实习、实验内容;实训效果好:学生积极参与,能力明显提高。能力训练注意采用行动引导教学法,职教课程中主要不是采用知识传授的逻辑推导教学法。15学生主体按照以学生为学习行动主体的精神,设计教学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突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按照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评估的最终要求,以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课程的实施和评估不是以教师为主体。15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做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知识应用为主、以能力训练为主;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载体;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课程的“知识、理论和实践” , “教、学、做”诸环节,要注意在时间、地点、内容和教师等方面做到一体化,而不是相分离。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课程进行的线索,以相关知识作为支撑点;教师的知识要准备充分;教师课前要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