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313044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填空题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填空题(一)隋唐史部分1、隋朝 以 为中心,北达 ,南至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 、 、 、 。3、 年 建立唐朝,定都 。 来源:学|科|网4、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 ,对唐朝走向繁盛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5、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轻徭薄赋, ; ,重视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 ;完善 ,笼络人才;改善 ;发展 。形成了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的局面,国力逐渐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 。唐太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许多措施对后世有启迪意义。6、 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

2、拔官吏, 帝创 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完善科举制度,常设科目为 科和 科, 科考儒学经典, 科考诗赋和政论。科举制的意义是打破了 ,为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 ;有利于 , , ;有利于 ;对后世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内容只许在 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表个人见解,文体限于 ,叫作 ,败坏了人才。影响是反映了 ,不利于 。7、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最为有名,是世界工艺的珍品。8、唐朝时在农业上出现了 和 ,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了前代。 9、唐都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0、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策上 , 人才(姚崇、 宋璟、张九龄) ,发展 ,整顿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 、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 11、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 世纪唐中宗又把 嫁给吐蕃首领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821 年,唐蕃建立 碑,约定“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 12、唐朝实行 的对外政策,与日本、大食、天竺等 多个国家有往来。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 。 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传去佛经、建筑技术、医药知识和绘画。意义是:有利于 和加强 ,有利于 ,促进了 和各国的发展。13、隋朝杰出工匠 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4、,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14、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 印刷品。15、唐朝有诗人 被誉为“诗仙” ,诗人 被誉为“诗圣”和白居易,其代表作分别有 、 、 。(二)辽、宋、夏、金、元部分1、916 年,契丹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2、1038 年,党项首领 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3、1115 年,女真族首领 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4、960 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 ,史称北宋。 5、1127 年 登上皇位,定都 ,史称南宋。6、北宋与 、 并立,南宋与 、 并立。 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5、: 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南方逐渐发展起来; 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由 流域转移到了 流域。表现: ; 南宋时 流域已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当时流传“ ”的谚语。8、宋朝时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 ,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 、 扩展到长江流域。发明了新农具 和牛转翻车。北宋兴起的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 领先世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 城市中商店随处可设,还有娱乐场所“ ” ;“ 、 、 成为主要外贸港口。:

6、Z&xx&k.Com9、1206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 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10、1271 年 定国号为元,1272 年定都 。1276 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11、元朝民族关系发展情况: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设 制。元政府设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还设 ,加强对澎湖和琉球的管辖。蒙古人成批迁往内地; 人大量来到边疆;进入黄河流域 、 人与 人融合;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与我国境内各民族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其影响是出现了 , 。12、北宋时 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 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13、指南针是

7、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14、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 、火铳、火炮等。四大发明的意义是: 的重要标志,后传至西方,对 起了重要作用。 15、北宋的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两宋著名的词人有 、 、 ,其代表作分别是 、 、 ;16、北宋时期 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 。(三)明清史部分1、1368 年初, 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

8、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在中央废 ,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在地方废 ,分权于三司;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 、朱棣设立东厂,明宪宗设立 ;八股取士,败坏人才。影响:反映了 ,不利于 。 3、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 14051433 年派 七次下西洋,条件是: ,国力强盛, 。目的是 , 。最远到达 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影响是:促进了 ;促进 ;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多世纪,是 。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意义:反映了 、 。4、元末明初(16 世纪中期)明政府派 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浙江 九战九捷,与另一位抗倭名将是 荡平了倭寇。 5、明朝后

9、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 年,他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6、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 。1636 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1644 年顺治帝迁都 ,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7、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 ,大兴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反映了 ,严重阻碍了 。 8、明朝后期(1624 年) , 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 年 率兵进入台湾,1662 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9、1683 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 年清朝设置 ,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

10、0、17 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 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1685、1686 年 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抗击沙俄的侵略。 11、1689 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2、 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 ”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五世为“ ”的封号。 13、1727 年,清朝开始设置 ,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乾隆帝创设 制。在中央设 ,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巩固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14、 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设置 ,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管辖、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15、清朝疆域:西跨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 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16、清初的 40 年,实行 ,只允许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原因是 , ; 。影响是 的自卫作用,但它 ,阻碍了 。 17、明长城东起 西至 ,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18、明朝医药学家 写的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 ,外国学者称它为“东方医学巨典” 。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