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学习笔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284258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学习笔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培学习笔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培学习笔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培学习笔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培学习笔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培学习笔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学习笔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策略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在物理教学中,老师们普遍存在的困惑 第一,教授的知识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 第二,探究学习、学案式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 第三,物理课堂教学中,是否越热闹越花哨越好。 总而言之,有些课堂教学,过多的强调形式而忽略了物理最本质的东西研究物理 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怎样利用它他们为人类服务。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要 注重正确的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物理课堂教学导学的意义二、物理课堂教学导学的意义 导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 地投入学习,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会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会学知识,提 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导学中教师的作用: 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组织材料(或活动) ;解决学生的思维障碍; 渗透一定的思想方法等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的依靠教师学习向相对独立学习或独立学习转化时期, 此时教师若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实现这一转化,能加速学生达到这一智力或能力水平。三、物理课堂教学导学的策略三、物理课堂教学导学的策略 教师在引导学习中,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设置有效 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提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课题的引出与确定 第二,理清研究

3、思路; 第三,找到研究途径; 第四,学习研究物理的方法。 后三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引出与确定(一)课题的引出与确定 物理课题的引入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题 引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新课就是通过一种适当的方式或方法把 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要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去,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引课的原则、引课的原则 (1)符合课标和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 学生实际主要指学生学识基础、心理状态、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2)有研究的价值和具备研究的条件 具备研究的条件指物理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

4、实验器材多媒体的一些器件、通信网 络等一些公共设施。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课的种类:、引课的种类: (1)由已有知识的引伸引出新课 (2)由生活、生产中的情景引出 (3)由物理实验引入3、引课中要注意的问题:、引课中要注意的问题: (1) “收心”以最快的速度,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身上来。 (2) “创设物理情境,为新课铺垫”。 (3)排除学生前物理概念中的思维干扰 4、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焦耳定律的引入)焦耳定律的引入 学习障碍: 对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缺乏感性认识 导学策略:由物理实验引入 用一节旧电池、一根导线,连成电路后,过一会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

5、。 引出课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焦耳定律。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杠杆平衡条件的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引入 学习障碍:误认为只要作用在杠杆两侧的力大小相同,杠杆就会平衡 导学策略:由生活经验入手 本阶段通过引入生活中玩跷跷板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思考 想象;从跷跷板中抽象出杠杆模型,引出课题。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内能的引入)内能的引入 学习障碍:不了解什么是内能以及内能的释放方式? 导学策略:播放地震、火山喷发视频,并提出思考问题:地球内部蕴藏什么形式的能 量,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提出课题内能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

6、系引入)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引入 学习障碍:流体压强与静止液体压强有什么不同? 导学策略:实验激疑 (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猜想(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猜想 1、猜想遵循的原则、猜想遵循的原则 (1)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进行合理猜想。 (2)排除一些不合理的猜想和错误的猜想、去除一些本节课暂不研究的内容 2、猜想遵循的思维过程、猜想遵循的思维过程 根据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搜集相关的信息(经验、知识)分析与判断(去伪存 真)得到合理猜想 3、教师在、教师在“猜想猜想”环节中的导学策略环节中的导学策略 (1)追根寻源“根据什么猜想” (2)去除不合理的猜想“证伪

7、法” (3)去除暂不研究的问题“限制” 4、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障碍:误认为压力作用效果和质量、重力也有关 导学策略:证伪法 进行小实验:用手指水平方向压瘪气球,追问:使气球形变的力是质量或重力吗?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物体受浮力及浮力大小)物体受浮力及浮力大小 学习障碍:误认为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大,下沉的物体受浮力小 导学策略:实验法 1、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松开手乒乓球上浮;2、玻璃球浸没在水中,松开手玻璃球下沉。 问题:为什么乒乓球上浮?玻璃球下

8、沉?” (学生猜想假设,学生在思考、讨论) 猜想 1:乒乓球浮起来是因为水对它有浮力; 猜想 2:玻璃球沉在水底是因为不受水的浮力。 猜想 3:玻璃球是因为比乒乓球重而不受浮力。 猜想 4:玻璃球比乒乓球密度大而不受浮力。 猜想 5:玻璃球是实心的,所以不受浮力。 猜想 6:乒乓球是空心的,所以受浮力。 问题:到底什么物体受浮力?什么物体不受浮力?浮力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 材料是否有关?与液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设计探究方案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电阻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电阻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障碍:误认为电阻和电压、电流有关;(理由: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小)误认为电阻导

9、体的湿度有关理由:潮湿的木头比干燥的木头容易导电) 导学策略:分析排除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和外在因素无关2、当木材潮湿后,导电物质发生了变化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障碍: 误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积等有关 导学策略:实验排除 处理方法 1、纳入课堂实验内容 处理方法 2、暂不研究(限定实验内容) (三)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三)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课题的确定,明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是需要教 师课前准备中精雕细刻的。特别是要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以

10、便有效地 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通过导学要解决的问题: 1、确立研究问题的途径 2、制定实验探究的方案 3、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4、研究问题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 学习障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感性认识 前物理的错误概念对所学知识的障碍 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的局限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沸腾)沸腾 学习障碍:存在的错误概念 (1)水的沸点总是 100 (2)各种液体都是 100沸腾 (3)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升温 导学策略:对比实验 (1)水的沸点总是 100设计常压水和高压水沸腾对比实验 高压水实验的装置 (2)各种液体都是 100沸腾设计水、酒精、醋的沸

11、腾对比实验 (3)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升温设计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由图象得到液体 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温度不变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实验)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实验 实验设计的困难 常规教学:讨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量的变化关系 探究实验: 控制两个力臂,研究动力与阻力的关系 控制两个力,研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 控制一组力与力臂研究另一组力与力臂的关系 导学策略:提出导向性问题 1、自变量是什么,怎么改变? 2、因变量是什么,怎么测量? 3、控制变量是什么,怎么控制? 4、实验中观察什么、记录什么? 5、如何设计实验表格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

12、镜成像规律 学习障碍:不重视规律得出的过程,死记硬背结论 。 导学策略:提问法 1. 在实验时为了发现平面镜成像规律,我们为什么要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用 平面镜行不行? 2. 在实验时为什么要用薄玻璃,而不用厚玻璃?用厚玻璃会出现什么现象? 3. 在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用一只行不行?你是如何知道虚像在空 间有确切的具体位置的? 4. 实验时为什么保持平板玻璃与桌面垂直,若不垂直能否成像?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障碍: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导学策略:实验观察与分析 观察什么小车在顶端自由释放到达斜面底端在不同水平面通过的距 离 分析什么三个同

13、一不同阻力的影响若没有阻力结论 (四)归纳总结研究成果(四)归纳总结研究成果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在前面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所收集到的各种物理事例、实验现 象、实验数据等经过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归纳、分析、总结得到物理的概念与规 律。并对所获得的结论进行深层次的讨论。 1、分析实例、实验现象、实验数据 2、根据获得的信息归纳得出结论 3、体会物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4、明确概念与规律的内涵、外延及应用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学习障碍:不能对实验表格中数据、实验图像进行有序地分析与归纳,正确表述得出 结论 导学策略:引导学生表述结论时注意因果关系和前提

14、条件(总结实验方法)R=5 U/V0.51.01.52.02.53.0I/A0.100.200.300.400.500.59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摩擦力概念的建立)摩擦力概念的建立 学习障碍:存在的错误概念 (1)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2)摩擦力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物体不运动一定不受摩擦力 (4)物体运动一定受摩擦力 导学策略:事例讨论 (1)摩擦力一定是阻力人走路时受到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是动力 (2)摩擦力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人走路时受到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方向和 运动方向相同 (3)物体不运动一定不受摩擦力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4)物体运动一定受摩擦力运动

15、物体和接触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时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 学习障碍: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实验记录表实验条件有无电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无导体沿磁场方向往复运动无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正切、斜切)有导学策略:分析总结实验现象,进一步讨论 1、如果电路不闭合,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2、如果导体不动,磁场发生改变,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3、 若闭合电路的整个线圈全部放入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是否会产生 感应电流?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4)惯性)惯性 学习障碍:将惯性和力混淆,将惯性和惯性定律混淆 导学策略:讨论分析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不要说物体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3、惯性是物体的性质,惯性定律是物体的运动规律。结束语结束语导学既是教学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更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导学既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又不断迸发着新的生命力 导学的水平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活动 通过导学,真正的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祝愿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不断获得更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