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18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4271941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市2018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益阳市2018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益阳市2018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益阳市2018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益阳市2018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阳市2018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市2018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益阳市 2018 生地会考之中国地理总复习姓名:_班级:_小组:_得分:_题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台、_、_、_。 (填简称) (2)是_(填省区名称) ,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 (3)是_海,海峡西侧的省区是_。 (4)我国海岸线长达 18 000 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其中是_(国家) 。 (5)陆上邻国是_,是_。 题二:读材料和“中国区域图及南海诸岛图”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沙市于 2012 年 6 月 21 日设立,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为海南省第三个地级市,下辖西沙 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据材料可知

2、,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相邻国家 A 的名称是。 (2)长期以来,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非法占有和掠夺。试从资源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3)图中 B 处山脉是,其东部平原的特色土壤是。 (4)C 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是本地区代表性畜种,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 之舟” 。 题三: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关于黄岩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 B.位于中国南海,靠近菲律宾 C.属于热带地区 D.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海南省题四:CCTV1 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解放海南岛 ,多次提到 一句台词: “部队(驻扎在湛江)必须在春分前登岛” 。 部 队渡海登岛作

3、战,渡过的海峡及该海峡所属的温度带是 () A渤海海峡热带 B渤海海峡北温带 C琼州海峡热带 D琼州海峡北温带题五:1.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广东省陆上相邻的是() A. 浙、赣、闽B. 鲁、云、闽 B. 湘、赣、闽D. 鄂、闽、云2.下图四省区中汽车牌照的第一个字依次为() A. 云 桂 皖 黑B. 滇 粤 鄂 黑 C. 青 粤 渝 新D. 新 滇 鄂 鲁题六:读下图 ,完成 12 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四省区中,甲的日出时间最早B.乙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 C.丙为四川省,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D.丁简称粤,省会是广州 2.关于四省区自然、经济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我国优质

4、长绒棉产区 B.黄河流经乙省区,且在该省内形成“地上河” C.丙省区地表平坦开阔 D.丁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题七:读下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优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B.使许多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题八: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西高东低、呈平缓下降趋势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来源:Zxxk.Com C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5、 2下列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我国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 B. 使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C. 有利于我国发展种植业 D.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题九: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 12 题。1.能反映出上海市气候特征的气候资料是() A.aB.bC.cD.d 2.a、b、c、d 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A.aB.bC.cD.d 题十:根据我国部分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位置及其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三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A 是_市、B 是_市、C 是_市。 (2) 在我国各干湿区中, A 市处于_区、 C

6、 市地处_区; 在我国各温度带中, B市地处_ 带。 (3)以上三个城市的降水状况,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年降水量的多少差异很大,总体分布规律是 _。 (4)从气候条件考虑,A、B、C 三市所在地区中,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_市所在地区,理由 是_。 题十一:下列四幅气温和降雨量月份分配图,正确表示黄土高原地区的是()题十二: 读图,完成 12 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敦煌处在亚热带,位于半干旱地区B.敦煌的年降水量在 2550 毫米之间 C.大米是这里人民的主食D.敦煌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2.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试判断该地区的气候 类型是()

7、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题十三: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 A 地形区是_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_向_ 流,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 (2) 图中两条河流, 水能丰富、 航运价值大, 有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之称的是_。 (3)图中 B 地形区是_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造成的, 图中 C 是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水利枢纽。 (4)三江源是长江、黄河与澜沧江的源头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对于保护

8、我们的母亲河有何意义?题十四: 读“黄河流域图” ,完成下列问题。(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山脉) 。 (2)黄河流经图中处的地形区是_高原,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 (3)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形成著名的_。 (4)黄河曲折东流,在流经图中省后注入了渤海,写出省的简称:_。 题十五: 每年的夏秋季节,台风频繁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当地带来的危害有() A.加剧盛夏期间的旱情B.狂风带来沙尘暴 C.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D.诱发地震题十六:被命名为“苏力”的 2013 年第 7 号热带风暴于 7 月 8 日 08 时在我国台湾省台北市东偏南方向的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在移

9、动过程中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逐渐超过 12 级, 成为超强台风。下表为超强台风“苏力”在 12 日至 14 日的三个中心位置坐标:12 日 14 时13 日 14 时14 日 14 时(124.5E,22.9N)(119.3E,25.7N)(116.6E,30.4N)(1)将表格所示三个台风中心位置标注在图上,并绘出“苏力”在 12 日到 14 日的运行路线。 (请 绘在此图右侧)(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超强台风对所经地区带来的影响。 题十七:2014 年 5 月份,我国南部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图中是受灾省 份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据图估算受灾省份的面积大约有(

10、) A960 万平方千米B500 万平方千米 C210 万平方千米D20 万平方千米 2.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为() A.粤、湘B.桂、鄂C.粤、赣D.湘、黔题十八:读 2014 年 5 月 30 日全国高温与降水量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好 生活和生产活动,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带来的危害。 (1)5 月 30 日,我国 37以上的高温集中分布的两个区域是_,_。降水集中分布 区域最广的地区是_。 (2)根据两图的信息,描述 5 月 30 日新疆地区的天气状况:_。 (3)华北平原的这种天气

11、若持续多日, 会引发的自然灾害是_。为应对这种自然灾害,采 取的合理措施是_ (至少两方面) 。 题十九:沙尘暴的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 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 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完成相关题目。(1)根据材料说明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原因。 (2)B 国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该国是_。 (3)图中省级行政区 A、C 的简称分别是_、_。其中 A 省区的地形特征可概括为 _,属于_气候。 (4)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说出沙尘暴对生

12、产生活的影响。 (2 点即可) 题二十: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 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危害。(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_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集 中在_季。 (2)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 A 区域位于_盆地,该盆地地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_沙 漠,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_(能源矿产)资源。 (3)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 B 区域位于_高原西部。该高原上草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 _业生产基地。 (4)A、B 两区域成为沙尘暴的多发地带,主要原因有: 自然原因:气候_,降水稀少,地表多疏

13、松沙土。 人为原因:由于人类的_,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题二十一:南水北调工程 2014 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找到并用实线描画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2)参照对黄河的描述,在图中空白处完成对长江的描述。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试提出防治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 题二十二:读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构成的叙述有误的是()A.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B.各类土地利用构成不合理 C.耕

14、地、林地比重较小D.难利用土地不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题二十三: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原面积广大B乙区域河流汛期长,无结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C丙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 D丁区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农业发达题二十四: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完成第 13 题。1从 A 到 B 一线,能大致反映阴影区域植被变化的是()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C森林荒漠草原荒漠草原D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来源:学科网 ZXXK 2从 C 到 D 能反映东部地区某地理要素递减变化的是() A人口密度B粮食产量C热量分布D地势变化 3图中山脉以北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多旱地,产小麦B能源矿产缺乏 C河流无结冰期D人均水资源丰富 题二十五:图中代表我国四条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 B 处年均温低于 A 处的原因是_,C 处降水少于 A 处的原因是 _。 (2)线以北、线以西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