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265257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更精彩以“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一课时) ”为例含光中学 陶丽蓉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要说明一节课是否成功,除天时、地利、人和外,我认为更重要的首先是对课标要求的准确理解和对教学深度的准确把握,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正确设计。如果做到了这两条要求,那么你的课堂就会高效起来。假如你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你的基本素养比较全面,思维比较灵活,调控课堂的能力又很强,那么,你的课堂不精彩都不行。那么,如何才能让最重要的一环教学内容的设计做得更好呢?下面就以“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本节课课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聚落的

2、概念、分类,能够通过图片说出谁是城市聚落谁是乡村聚落;第二,要求学生理解地形是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第三,要使学生认识除地形因素外,还有其它因素也会影响聚落的出现。为实现上述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本人做了如下的设计:一、研读新课标,贯彻新理念一、研读新课标,贯彻新理念新课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向标,只有熟知课标对学习内容、学习深度和学习方法及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才能在备课时时刻做到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的教学理念给教师指出了备课时应遵循的具体的做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运用“三讲、三不讲”教学理念对课标要求的“了解聚落概念和类型”2部分的内容,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对此

3、,我编写了相应的导学案,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展示的相关聚落图片、课本文字阅读和有关的辨析题达到学习目标,在教师巡视学生自学过程中及时解决生成性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做到略讲,甚至不讲。二、合理设置问题,深入透彻分析,促进问题生成,培养学习二、合理设置问题,深入透彻分析,促进问题生成,培养学习能力能力在本节课的要点问题上,我采取了案例分析法。我找了“浙南地区的地形图”和在此地区不同位置上拍摄的两幅景观照片,让后请同学们辨认两幅照片分别拍自该地区的何处?学生很踊跃地而且准确无误地认了出来,接着我追问判别的理由是什么?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后,为了统一认识,便请了一位学生上讲台在大屏上

4、指图说明理由,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平原与山区对聚落分布位置、规模、形态、人口状况等的差异,从而得出地形是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然后,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温州,根据图上呈现的地形特征,分析温州今后的发展方向,再次感悟地形对聚落分布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地形是如何影响聚落分布和发展的,我让学生分析、对比“中国大城市和世界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使学生明确一般而言,平坦的地形类型才是城市出现的最理想地形。最后总结不同地形对聚落的不同影响。在呈现一个接一个的新问题的同时,底下听讲的同学可以随时针对该生所讲的任意内容发问。这样做,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3二来很好地促进了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出

5、现,然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课堂生成性问题;三来能够很好地解开学生心中存在而老师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学生未知的疑惑,使师生思维上存在的差异实现有效对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使学生深刻认识;第四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三、通过案例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培养思辨能力三、通过案例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培养思辨能力如果课讲到此为止的话,很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个只有地形这个因素对聚落的出现及发展有影响的错误认识,于是我在这里运用了课本上的“丽江”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影响“丽江古城”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得出地形影响下形成的小气候也会成为影响聚落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然后,进一步讨论影响聚落出现的其它

6、因素,最终使学生明白影响聚落出现的因素不止一个,但最重要的因素是“地形”的道理。四、及时归纳总结,进行适当考察,培养迁移能力四、及时归纳总结,进行适当考察,培养迁移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学习,学生们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零散的知识,但不完整,如不及时帮助他们整理归纳,学生们将可能因为没有形成整体印象而很快忘得一光二净。于是接下来我把所学内容给学生做了及时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能力。为贯彻学习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的课标思想,也为检验本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我设计了三道活动题,一个是“探寻先民的智慧” ,一个是“走遍陕西”,再一个是“你知道吗?” 。最后对全课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4在作业中,出书面作业外,因为我们就在西安市,所以又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参观半坡博物馆,使学习的课堂知识得以有效外延,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在设计课程之前,一定要对课标进行透彻地理解,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形成教学思路,列出课题设计框架,然后有针对性地把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形成对地理问题的深刻而正确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够轻松、有效地设计出精彩的教学案,使课堂变得越来越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