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44260323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九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九专题九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好题狂练 A 组(限时 30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所谓书法结构的美,就是字形的结构如何能反映出现实中各种事物形体结构美的问题。汉字虽然早已不是原始的象形文字了,但由“象形”发展而来的汉字形体,却仍具有造型的意义,形象的艺术。字的结构之美离不开五个方面,即平正、匀称、参差、连贯、飞动。一要平正。它是书法形式美的一个基本要素。它能给人以磁定感、舒适感和完整感。书法与人的一般审美心理相一致,人通过社会实践,逐步形成这样的审美观念:整齐为美,芜杂为丑;秩序为美,混乱为丑。所以自古以来的书法家们都十分强调字的平正,西晋书法家卫恒在四体书势中

2、指出写隶书要“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 。二要匀称。就是字的笔画之间、各部分之间所形成的合适感、整齐感。一般地说,字的匀称只需注意实线的疏密长短适当便能达到,但书法家还常从无实线的白处着眼来使黑白得宜,虚实相成,这叫“计白当黑” 。三要参差。事物还以参差错落为美。在书法方面,即使是法度较严的隶书、楷书,也强调结字、布白要有参差错落之美,书法的平正、匀称与参差错落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平正、匀称是常,是法,讲的主要是结字的基本要求;参差错落是变,是势,讲的主要是各部分的灵活奇巧之美。写字不能光讲常和法,那样得不到生动活泼的书法形象;写字还要讲奇变,那样才能得到丰富多彩的书

3、法艺术品。四要连贯。指一字的笔画之间,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照应、映带,甚至要衔接在一起。连贯能使字的各部分更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唐太宗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论中对连贯所造成的书法魅力作了这样的表述:“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 ”这里的“若”字,就是说线条不是真断,绝对的断,而只是“若断” 。王羲之善于运用创作和欣赏中的一个审美原理:艺术品在“似有若无”之间能表现出最大的美。五要飞动。这是书法具有活泼形象的最重要方法。不但能创造出静态的美,还能生成动态的美,似乎还看到生机勃勃的有生命之物,听到旋律美妙的乐声,生成种种联想和想象。艺术动态美,往往要胜过静态美。在中国书法里没有孤立的线条和结构,一切都是有机

4、的结合,一切也都是互为因果而存在着。在研究线条美时也不应忽略精神、情感的价值所在。它们是互相区别而又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个字的造型,都离不开这两个基本要素,而且这两个要素又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摘编自王娜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今天我们所写的汉字是由“象形”发展而来的,所以汉字形体仍具有形象的艺术。B书法中字形结构包括平正、匀称等五方面,它们反映着现实中各种事物的形体结构特点。C书法创作者只要能将实线的疏密长短把握恰当,就能使其书法作品形成整齐感,达到匀称美。2D所有字体的书法都要讲究参差

5、之美,特别是隶书和楷书,更要求结字、布白体现出参差错落。答案 A解析 B偷换概念。文中“平正、匀称、参差、连贯、飞动”是字的结构之美的表现,选项变成了汉字结构种类。C.说法太绝对。原文是“一般地说,字的匀称只需注意实线的疏密长短适当便能达到,但书法家这叫计白当黑 ” 。D.“特别是隶书和楷书,更要求结字、布白体现出参差错落”曲解文意,原文中只说隶书、楷书也强调参差之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证,使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更加严密。B文章开篇就点明全文的论述对象书法的结构美,统领了下文论述的主要内容。C文中引用西晋书法家卫恒

6、在四体书势中的话,论证了“平正”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D主体部分采用由次要到主要层层递进的方式对汉字的“结构美”展开论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答案 D解析 “由次要到主要层层递进的方式”说法错误,文中对结构美的五个方面是并列论证的,无主要次要轻重之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要创作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书法作品,需处理好平正、匀称与参差错落之间的关系。 B王羲之将“似有若无”的连贯运用得极为成功,这从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论中的相关评价里可以看出。C飞动能使书法变得活泼形象,突破书法的静态美,从而达到一种充满艺术生命的动态美。D所有的书法都需要线条美,而优秀的书法作品里

7、面还蕴含着书法创作者的精神和情感。答案 D解析 “优秀的书法作品里面还蕴含着书法创作者的精神和情感”理解有误, “线条美”和“精神、情感”是任何书法都必不可少的,原文信息见第段。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宋代的历史呈现着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既看到两宋三百年经济、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也能感觉到王朝末日的苍凉。一方面有宋徽宗这样酷爱艺术的帝王,对“太平盛世”刻意追求、大肆渲染;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实际并非“太平盛世” ,而是始终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挑战。宋代的民庶、士人以及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用他们的脊梁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这些英雄人物,也有他们的生活寄托,这个时期方方面面呈现

8、出一种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宋代外部压力沉重,就国内政治局面而言, “稳定至上”是朝廷政治的核心目标。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宋廷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相对来3说,宋代文化环境比较宽松,士人群体活跃, “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 ,正是在这样相对开明、宽松的环境下,宋代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辈出。由这种开放氛围,孕育出一种开创精神。葛兆光先生曾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顶峰” ,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 。这两者的区别,简单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比较唐宋两代都城,能直观感受到两类都市格局和它所呈现的不同气象。唐代长安城的布局非常严整

9、,而宋代开封相对来说商业气氛比较浓重。唐代居民住宅区基本上是坊式结构, “坊”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封闭的小区。而宋代城市结构,基本是一种长巷式、街区式的布局,是种开敞式的氛围,南宋临安也是如此。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乃至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社会大众。当时都市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些讲史、说书的艺人,他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传布者,也是文学作品的丰富者、参与创造者。而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民众,也成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欣赏者和接受者。在道路通衢、瓦子勾栏,有说书的、杂耍的、讲史的,也有街头的饮茶活动,

10、这些都是市民文化勃兴的重要标志。通过读书、科举、仕宦、创作、教学、游赏等活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结成了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像真率会、耆英会、九老会、同乡会、同年会等各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不穷。都市中的茶楼、酒肆,成为文人交往、会聚的场所。一些私人的花园、亭馆也成了士人交游访友的去处。士人也将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作为重要的礼品彼此互赠。时人将此类以物相赠的活动,称为“人事” 。两宋时期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一时英杰既有征战沙场时的豪迈气魄、激昂奋发,也有日常生活中的世间柔肠、儿女情怀。在艺术旨趣上, “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同存,世俗匠画和文人画双峰并峙,文人作品中不乏世俗关怀,市井

11、作品里也可能充溢着书卷气息。种种现象,都呈现出宋人生活中一体多面、雅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如朱熹所说, “日用之间本末具举,而内外交相养矣。 ”通过这样的文化涵育,希望达致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摘编自邓小南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两宋时期,与外部环境的沉重压力相对应的,是国内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和文化环境的宽松,文人生活也呈现出一种多重而复杂的情境。B宋王朝追求稳定的政治局面,顺应民间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发展而不予干涉。士人群体思想解放,政治生活相对开放,可以评论时事,自由论争。C宋代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各种交游活动,各

12、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不穷。都市中的茶楼、酒肆,一些私人的花园、亭馆,都是士人喜欢交游会聚的场所。D两宋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宋代文人呈现出一体多面、雅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追求通过日常琐碎生活的文化涵育,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答案 B解析 “顺应民间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发展而不予干涉”错误,原文是“未予过多干预” ,不是不干预。4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采用事实论证,阐释宋代在很多方面有辉煌成就,但掩盖不住王朝末日的苍凉;虽有帝王宣扬“太平盛世” ,却始终存在着外敌的威胁,这是这段历史看似矛盾之处。B第段从两个角度阐释了宋代文化环境相对宽松,开创精神也在这一时

13、代孕育而出,文学体裁更加丰富和多样;创作主体和文学接受者也由上层向社会底层扩展。C宋代开封城商业气氛较浓,城市结构基本是一种长巷式、街区式的布局,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宋朝已经呈现出 “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状态。D第段摆事实,阐释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有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他们也会互赠诸如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礼品。时人称此类互赠礼品的活动为“人事” 。答案 C解析 “呈现出状态”错误,原文说两宋“出现了趋势”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是始终伴随危机挑战的宋代的脊梁,是他们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为两宋三百年的辉煌做出了贡献。B一代

14、又一代的大师、精英人才的出现,是宋王朝相对开明宽松的政治局面的结果,也使宋代开启了近代文化的先河。C两宋文学重心逐渐下移在文化史上引人注目,那些活跃在街头巷尾的说书讲史艺人以及街头的饮茶活动等标志着市民文化的蓬勃兴起。D两宋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使这一时代呈现出多元文化现象,在艺术旨趣上,宋代社会文化表现出了大俗和大雅并存的特点。答案 A解析 “征战于是他们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错误,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宋代的民庶、士人以及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用他们的脊梁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 。B 组(限时 30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岳双喜阿里巴巴金融对小

15、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社会关系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

16、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被银行所重视。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5度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营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营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