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方案(30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260272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梁方案(30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制梁方案(30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制梁方案(30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制梁方案(30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制梁方案(30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梁方案(30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梁方案(30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处三公司思小工区第一工程处三公司思小工区30 米预制米预制 T 形梁形梁 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作业指导书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批 准: 年 月 日30 米预制米预制 T 形梁施工作业指导书形梁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 云南 213 国道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施工招标文件。2. 国家、省、市现行有关法规、技术规范等。3.国道 213 线昆明至磨憨高速公路思茅至小勐养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 现场实际情况及调查资料。二、编制原则二、编制原则1. 遵循设计及技术规范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优良。2. 坚持实事

2、求是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3. 遵循合同文件各项条款的原则。三、工程概况三、工程概况30 米 T 梁共 135 片。其中:K49+356 桥 2029.5m,K49+503 桥 6029.5m,K49+636 桥2529.5m,K50+622 桥 3029m。施工要严格按照30 米 T 形连续梁上部构造通用图 (图号:Q-CQT-QS-2003(1) )结合各桥施工图进行。四、施工方案四、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施工工序:场地平整 钢筋加工及安装 波纹管、钢绞线加工及安装 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注 养护等强 预应力张拉 注浆 移运、存梁(见 T 形梁预制工艺流程图)

3、1. 场地平整场地平整预制场地应平整、密实、清洁,并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降,保证梁的预制及移运的安全,梁底底座表面平顺,台座布置既要紧凑又要保证梁体预制及移运便利。30 米底座设置 3 厘米的反拱,两端采用可调式模板,以适应不同梁长的需要。2. 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1)所有钢筋的加工、安装和质量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资识别。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此外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现场抽样合格报告,并满足表面洁净、平直、冷拉等质量要求。(3)钢筋在加工房加工后现场人工安

4、装,钢筋的焊接、绑扎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焊接采用电弧焊接,搭接双面焊接。(4)制成的钢筋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便在运送、吊装和浇注时不致拆散、依位、变形,必要时可在某些点增设可拆除的内撑。(5)凡因施工需要而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并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6)当钢筋与预应力管道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以保证钢束管道位置准确。施工中如钢筋位置发生冲突,允许适当调整布置,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保证。(7)钢束锚固处的普通钢筋如影响预应力施工时,可适当弯折,但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原位。如锚下螺旋筋与分布钢筋相扰时,可适当移动分布钢筋或调整分布钢筋间距。(8)施

5、工时要切记各工序之间的联系需在上一工序预埋的钢筋,不得遗漏,以免影响下一工序的进行。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全长+5,-102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3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3. 波纹管、钢绞线安装波纹管、钢绞线安装将钢绞线用机械方法调直,但不应损坏钢绞线;用高速磨切割轮或摩擦锯切割,不得焊割或作焊机导线用,且应远离电焊地区。使钢束顺直,没有交叉和扭曲,两端要齐平,并每隔11.5 米用绑扎一道,铅丝头应弯进钢束里,以便穿孔通过,绑扎完成后钢束应按图纸号顺序存放,并清楚标明记号。钢绞线在使用前进行预拉,预应力采用抗拉强度的 80%,预拉速度不宜过快,拉力

6、达到规定值后,持续 510 分钟后放松。将波纹管按照规定长度下料,把钢绞线按照设计穿入波纹管后将波纹管按图纸所示位置牢靠固定,检查管道是否有孔洞并在浇注砼之前修补好,管道接缝数量应尽量减少,接头长度不得短于 30 厘米,在穿入钢束以前,所有管道端部均应密封并加以保护。波纹管制作及安装要求:(1)所有预应力管道必须采用渡锌波纹管,且钢带厚度不得小于 0.3 毫米。(2)所有管道与管道间的连接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3)所有管道延长度方向按设计要求定位钢筋并点焊于箍筋上,不允许用铁丝固定,确保管道在浇注混凝土时不上浮,不变位。管道位置的容许偏差平面不得大于 1 厘米,竖向不得大于 0

7、.5厘米。(4)管道轴线必须与锚垫板垂直。4.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按照梁设计尺寸将模板固定,模板两侧确保稳固防止偏倒。模板的安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模板不得漏浆,符合结构尺寸、线形及外型,并具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有明显的挠度。拱架和支架应具有必要的刚度,能承受所加的荷载并使结构在线形及外型符合图纸要求。(2) 梁突出部分,应做成上倒角削边,以便脱模。(3)在模板内的金属连接件和锚固件,应至少距混凝土表面 25mm 处将其拆卸或截断,且不得损伤混凝土,表面应坚固、光滑、平整、颜色均匀。(4)模板内应无污物、砂浆及其它杂物,模板在使用前彻底涂以脱模剂或其他相当的代用品,应能易于脱模,

8、并使混凝土不变色。(5)拱架和支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偶然冲撞和振动,支架主柱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保证浇注混凝土后不发生超过规定的允许沉降量。5. 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30 米 T 梁采用 C50 混凝土。在建好的预制场上浇注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前应确保各种搅拌机具、振捣设备工作正常,检查模板是否稳定牢固。当模板安设、钢筋布置准确无误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浇注,采取斜向分层、水平分层的方法或开两个工作面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得超过 30mm。前后层间距在 1.5 米以上,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在浇注过程中随时观测支撑结构下沉情况。在浇注混凝土期

9、间应不断的抽拉钢绞线确保钢绞线能在管道中自由移动。为防止产生薄弱端面,浇筑应一次完成,不设施工接缝,所以,混凝土施工前要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拌和后超过 45 分钟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浇筑混凝土时应保持锚塞、锚圈和垫板位置的正确和稳固,混凝土浇注和预应力施加前,锚具的所有支撑表面应加以清洗。6. 拆模养护拆模养护(1)不承重的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3Mpa 时方可拆除侧模。(2)承重侧模架和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自重时方可拆除,应达到混凝土设计等级的70%。拆模后如果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或不良外观,凿到工程师同意的深度,并

10、以工程师同意的混凝土等级重新填筑和修整表面。(3)拆模过程中不得对梁体混凝土造成过大冲击及损害。(4)预制 T 梁翼缘板、梁端及梁顶面等与现浇混凝土接触面必须凿毛、冲洗,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效果。7. 混凝土养生混凝土养生(1)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待表面收水并硬化后对混凝土进行养生,在同一条件下,洒水养生最少保持 7 天。(2) 梁体不应有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引起的裂缝。8. 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设计强度的 80%)后开始进行张拉,首先用压力水对孔道进行清洗,将未粘附于孔壁的杂物冲洗掉,并可检查出有无串孔现象,然后用空压机吹干孔道内水分,并用检孔器检查孔道是否通畅,不畅通的孔

11、道应画上标记,作特别处理(必要时开膛清理) 。预应力束在张拉前应作检查,确保它们在管道内能自由移动,根据设计要求,预应力张拉从两端同时进行,将千斤顶固定后施加一定的初始拉力,一般为设计拉力的 15%,把松弛的钢绞线拉紧,此时在钢绞线两端精确的标以记号,以便从该记号测量延伸量或回缩量,分阶段读出张拉力和引伸量,每根预应力钢束都应作出记号以观测任何滑移。预应力张拉顺序:N1(15%NK) N1(100%NK) N2(15% NK) N2(60% NK) N3(15% NK) N3(100% NK) N2(60% NK) N2(100% NK)初张拉力 P0(P0=0.15NK) 持荷 3 分钟 测

12、引伸量 1 张拉到设计拉力 持荷 3 分钟 测引伸量 2 回油 测引伸量 3引伸量的量测应测定钢绞线的直接伸长值,不宜测油缸的直接变位,为此应将钢绞线伸出千斤顶尾端 10 厘米以上,直接测定钢绞线在张拉前、初始张拉吨位、张拉吨位及卸载后 4 种情况下的伸长值,按下列计算实测引伸量值:=P(1-2)/(P-P0) 。2-3 值不得大于 8毫米,否则表明出现滑丝,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张拉。张拉要求:(1)按照设计图纸分批、分阶段对称的进行张拉,张拉时断丝现象则断丝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断丝不得大于该截面钢丝总数的 1%。否则应重新进行张拉。(2)预应力的张拉班组必须固定,且应在有经验的预应

13、力张拉工长的指导下进行,不允许临时工承担此项工作。(3)预应力采用引伸量和张拉力双控制,以张拉力为主,预应力施加过程中应有专人不断测量钢绞线伸长量,对比相应设计值,以控制所施加的预应力。(4)在引伸量搭不到设计要求时,允许灌中性肥皂水以减少摩擦损失,也可将张拉吨位提高3%,但最大张拉力不得超过钢绞线标准强度的 80%。(5) 张拉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主梁侧向挠度,严格控制服板任何位置侧弯不得大于 1.5 厘米。(6) 张拉完毕后,测得的延伸量与预计的延伸量之差应在 6%以内,否则应采取措施再张拉。(7)应根据每批钢绞线的直径随时调整千斤顶限位板的限位尺寸,最标准的限位板尺寸应使钢绞线只有夹片的牙

14、痕而无刮伤。如钢绞线出现严重刮伤则限位板尺寸过小,如出现滑丝或无明显牙痕则可能是限位板尺寸偏大。(8) 张拉所用千斤顶和油泵必须标定和配套使用,且张拉预制 T 梁钢束时必须采用后卡式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千斤顶应重新标定:a、已使用 3 个月;b、严重漏油;c、主要部件损伤;d、延伸量出现系统性的偏大或偏小;e、张拉次数超过 200 次。(9) 在张拉前必须检查千斤顶内摩擦阻力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否则应停止使用。(10) T 梁预应力张拉后,跨中上拱度边梁为 2.4cm,中梁为 2.5cm,存梁不宜大于 100 天。9. 压浆压浆预应力钢束孔道压浆的目的,是通过凝结后的水泥浆将预应力传布至混凝土

15、,并防止预应力钢束锈蚀,在张拉完毕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水泥浆水值不宜过大,不宜超过 0.4,可在水泥浆中搀入一定数量的膨胀剂,以增加孔道内密实性。将孔道内用高压水冲洗以冲走杂物,并使孔道内壁予以湿润,防止水泥浆中水分损失而降低流动性,压浆时先灌下层孔道以减少下层预应力钢筋松弛损失。(1) 水泥浆拌和机应能制出具有胶稠状的水泥浆。(2)水泥浆泵应是活塞式或排液式的,泵及吸入循环应是完全密封的以避免气泡进入水泥浆内。并能以 0.50.7Mpa 的恒压作业。(3)压力表必须进行校核,所有设备在灌浆操作中至少每 3 个小时用清洁水彻底清洁一次,每天使用结束时也应清洗一次。(4)水泥浆应由精确称量的不低于 425 号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组成,所用水泥龄期不超过 1 个月。(5)水泥浆的拌和时应首先将水加入搅拌机内,再放入水泥,经充分拌和后,再加入掺加料,掺加料内的水分应计入水灰比内,拌和直至达到均匀的稠度为止,任何一次投配以满足一小时的使用即可,稠度应在 1418S 之间。(6)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应超过 4%,拌和后 3 小时泌水率应小于 2%,24 小时后应被全部吸收。(7)管道灌浆应尽可能在预应力张拉完成后立即进行,不超过 24 小时,在一个连续的操作中,水泥浆应自管道的最低点注入,并且使水泥浆自出气孔流出,直到流出的稠度达到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