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_融合_项目制_教学和工作室教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243895 上传时间:2018-06-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_融合_项目制_教学和工作室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_融合_项目制_教学和工作室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_融合_项目制_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_融合_项目制_教学和工作室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融合“项目制”教学和工作室教学孙雪梅(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摘 要】当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其教育重点已从传统媒体转向 新兴媒体,从理论教学转向“项目制”教学,转向市场。因此,我 们要建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创新的教学模式整合媒体资源,顺 应互联网技术潮流,依托市场,以项目为载体,建立视觉传达设计 工作室教学,积极探索新兴媒体资源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之路。【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系统 “项目制”教学 工作室教学体样态,以项目为载体的教育模式的意义就在于抓住了视觉传 达设计教育改革的命脉,走出一条符合市场需求,符合设计教 育改革发展规律之路。 在“项目制”教学中,根

2、据市场对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从学生兴趣和自身能力出发,打破传统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 离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实践教学实现一体化,提高项目设 计在教学中的比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动手能力是教 学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在专业基础课方面进行课程整合,把本 专业自包豪斯以来的三大构成整合为创意形态课,使得专业课 程更加适合社会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并强化专业课程的 实践性。 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极 大改变了信息传播和生产方式,也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人们 的思想观念,传统媒体需要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借鉴新的传 播渠道和信息生产方式,融合新的技术优势和传播特点,才能 进一

3、步发展壮大,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例如在 CIS 设计专业课中,通过工作室平台,引进企业设计项目,在教 师的引导下,学生组成设计团队与客户进行项目方案的沟通, 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变化、了解企业理念、文化、并能够与客户 达成合作的能力。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客户沟通进 行成本预算,尝试性地开展多媒体集成服务,在以传统媒体宣 传品牌的同时,相继推出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在网络电视台 构建起“一云多屏,全球传播”体系,品牌推广可通过多个平 台实现电视、电脑、手机和 Pad 终端四屏全覆盖,从内容整合、 采编策划、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实践。这样的实 践能力培养需要市场的社会资源,

4、是学校无法满足的。但视觉 传达设计教学也有部分技能性的因素,比如设计的创意、设计 的造型表现,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通过师生互 动,因材施教。但是设计的接单、设计构思、设计的修改和完善、 设计的应用和推广,需要依托市场,融合媒体资源采用企业“项 目制”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就业能力。3 工作室教学的实效性“项目制”教学主要解决实践教学的项目来源和内容,项 目制教学必须围绕着项目内容来开展教学,其教学的场所、教 学的方式采取工作室的方式。工作室教学是一个具有创新的发 展空间。在项目教学基础上,如何能够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 适应市场的能力,是教育者在实践环节面临的新课题。

5、工作室是以视觉传达设计系下设组建而成的,工作室的负 责人就是该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骨干教师,工作室负责完成课程 中企业委托的项目。其基本的教学方式就是围绕着项目,开展 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工作室可设定一下几种方式 进行项目的推进工作。3.1 市场调研 根据设计项目的实际需求,学生将以团队的形式去设计项目的实地进行考察,对宣传材料、行业市场动态、消费人群等“融合”、“新型主流媒体”等热词切中了当下媒体转型 发展的命脉,但如何融合,如何转型,如何发展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 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是领域较广的专业, 其学科构成多, 难度大, 必须与时俱

6、进,整合媒体资源创意创新,与社会协作。学生需 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艺术设计的技能,包括美术能力, 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媒介的探索与驾驭能力,对多媒体的操 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这样的能力培养需要依托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对于设计教育者来说,不仅要了解所教授 的学科,还要了解其外围学科,并形成共存互动的关系,使“媒 体融合”的概念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观念。1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系统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向新兴媒体的转向不仅对传统言语媒体 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而且实际上已经导致视觉传达设计 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必须构建以创意思维为 指导的综合性创造人才培养模式。 视觉传达

7、设计要在 “媒体融合” 观念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式的课程教学体系,使教学内 容更加多元化,注重学科间的相通性和“项目制”教学的综合 性和实践性。鉴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构成要素和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 把这些课程门类分成四大教学系统 :(1)文字符号系统(以平面表现手法为主):文案策划、 字体设计、标志设计。(2)图形图像系统(包含平面、立体、时空):图形与装 饰艺术设计、版式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CIS 设计、信息可视 化设计、媒体设计。(3)空间展示系统(包含平面、立体、空间、行为):书 籍装祯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公共形象系统设计、空间 行为艺术。(4) 视觉组织系统 (包含平面、 立

8、体、 时间、 空间、 新媒体) : 视频设计、数字影像设计、虚拟设计、互动设计、新媒体设计。 2“项目制”教学的实践性从西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来看,其经历了从工艺美术设 计转向工业设计,使得艺术设计服务于工商业,再到创意产业 这样的发展过程。创意产业的形成,使得艺术设计形成创意文 化市场,扩大了市场的内涵和外延,推动了各自的发展。对于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 顺应时代潮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 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一门“必修课”。依托市场,融合新兴媒 39 科技展望 2014/183.4 交流互动 在依托市场,整合媒体资源,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环境中, 交流互动能够使学生相互了解, 相互认识, 相互

9、帮助, 相互尊重, 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通过项目提案会议协商解决一些 项目设计中的问题。同时“项目制”教学所带来的利益驱动机 制和成就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向新兴媒体的转向中,依托市场,整 合媒体资源,采取“项目制”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教育模式决 定了教学目标是培养面向市场的创意创新能力。同时,面对新 的信息、技术浪潮,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应该建立一种新的 模式,这种模式是开放式的,不断吸收视觉文化时代赋予的新 信息,因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也促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 体系中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处于不断更新、建 构和“生长”的动态过程。方面进行调查,并详细

10、记录调查结果,然后采取小组研讨的形 式进行总结分析,更好地了解客户心理、创意及设计的新思路。 市场调研是学生了解市场,把握市场的唯一途径。设计要 求设计师与时俱进,工作室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时代感。学 生在此阶段,把市场调研作为一个主要课题来做,了解市场的 动势,把握设计关于市场的需求。在学习和设计的过程中借鉴 各种形式和方法,并在交流中进一步学习。视觉传达设计已从 理论教学转向“项目制”教学,转向市场。 3.2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创意素材及 设计灵感的习惯, 设立专门的信息采集手册, 收集字体标志设计、 广告设计、品牌设计、空间展示设计、媒体设计等信息,用作

11、彼此交流。 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积累。学生在采集设计信息 的同时, 积累大量来源于生活的素材, 在理论学习和项目教学中, 拥有大量可借鉴的资料及各种形式和方法,使设计思想和观念 逐步成熟。 3.3 头脑风暴 工作室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即“头脑风暴法”教学。 由于师生共处于同一目标群体,使得他们乐于把自己的创意想 法说出来,从而在工作室内形成思维社会场,各个思维主题都 可以发挥在各种新兴媒体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结构优化的作业, 互相促进,大大提高了艺术设计思维创新的效率。参考文献: 1钱初熹 . 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 M. 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 . 关于

12、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 意见 R.2014.作者简介:孙雪梅(1981.12),辽宁大连人,系大连工 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讲师,文学硕士。教学活动。学生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学生在预习中已经解决 的问题,不需要在课堂里再讲,空出来的时间可以集中解决重 点难点。学生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解决在课前学习(预 习)中不能解决的难点,效率更高。 优化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也需要信息技术手段的 支撑。教师通过校园网、邮箱等发布微课程及学习单,学生在 个人终端上进行自主学习。整个进程中无处不需要信息技术手 段的支撑。 基于优化教学结构内容的两个要素 (微课程、 学习单)

13、的设计、优化教学结构实践进程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可以综合 体现出信息技术与优化教学结构的密不可分性,在一定程度上 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接第 38 页) 过网络传输便捷、可无限制重复复制等特点,教学资源多以微 课程等形式呈现。在整个优化教学结构中微课程是资源中的核 心内容,对优化教学机构的实践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 课程”是指时间在 10 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并且教师要设计学习单指导学生 在课前学习。前半节课教师组织学生研讨,教师作为辅导者的 角色辅助学生学习,并进行少而精的练习。后半节课教师布置 预习并且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在课外的活动从练习改为课前学习(预习),是探索 未知,学生更有兴趣。但是课后练习是巩固已知,需要学生更 大的自控力,课上练习可由老师督促答疑。学生是有准备来学 习的, 在课堂里面, 学生的主要活动不是被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可以说是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来推进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