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化学试卷(3月份)(解析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4203722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化学试卷(3月份)(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化学试卷(3月份)(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化学试卷(3月份)(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化学试卷(3月份)(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化学试卷(3月份)(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化学试卷(3月份)(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化学试卷(3月份)(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年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 月月份)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50 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MgOBH2SO4CNaOHDKNO3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

2、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MgO 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不是盐,故 A 错误;BH2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故 B 错误; CNaOH 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 C 错误;DKNO3 是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故 D 正确; 故选 D2下列仪器及其名称不正确的是( )A量筒B试管C蒸发皿D 分液漏斗 【考点】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 【分析】根据仪器的性质确定仪器的名称,据此解题 【解答】解:A该仪器为量筒,故 A 正确; B该仪器为试管,故 B 正确; C该仪器为为坩埚,故 C 错误; D该仪器

3、为分液漏斗,故 D 正确 故选 C3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ACBSiCSDCl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元素自右到左非金属性减弱,据此回 答 【解答】解: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元素自右到左非金属性减弱,所 以非金属性 CSi,ClSSi,碳原子的最外层是四个电子,Cl 原子最外层是 7 个电子, 得电子能力 ClC,故选 D4Na2CO3+CO2+H2O2NaHCO3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分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

4、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是三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 A5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其中一瓶是 K2SO4溶液,另一瓶是 NaOH 溶液鉴别 时,下列选用的试纸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pH 试纸B紫色石蕊试液 CNa2CO3固体DC

5、uCl2溶液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分析】一瓶是 K2SO4溶液,另一瓶是 NaOH 溶液,溶液分别为中性、碱性,且碱与氯化 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pH 大的为 NaOH,小的为 K2SO4溶液,pH 试纸可鉴别,故 A 不选; B加紫色石蕊,溶液为蓝色的为 NaOH,可鉴别,故 B 不选; C二者与碳酸钠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 C 选; DNaOH 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硫酸钾不能,现象不同,可鉴别,故 D 不选; 故选 C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的是( )ANa2CO3BNaOHCHCl DAlCl3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

6、】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的是强碱弱酸盐,据此分析【解答】解:A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故 A正确; BNaOH 是强碱,在水中能电离出大量的氢氧根,故是电离显碱性,故 B 错误; C氯化氢是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溶液显酸性,故 C 错误;D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能电离为铝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Al3+3H2O Al(OH)3+3H+,氯离子不水解,故 D 错误 故选 A7下列各组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O2与 O3B35Cl 与37ClCCH3CHO 与DCH4与 C2H6【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A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

7、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为同位素; 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之间互为同系物【解答】解:AO2与 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A 错误; B35Cl 与37Cl 都是氯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 B 错误;CCH3CHO 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C 正确;DCH4与 C2H6都属于烷烃,互为同系物,故 D 错误; 故选 C8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B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 1100nm 之间 D

8、前者可用于杀菌,后者可用于净水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A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 B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C根据溶液和胶体粒子半径大小不同,直径范围不一样; D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杀菌消毒 【解答】解:A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 A 错误; B因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故 B 错误; C因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较小于 1nm,胶体粒子直径在 l100nm 之间,故 C 错误; D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杀菌消毒,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用来净水,故 D 正确 故选 D9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B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CNaCl

9、的电子式:D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考点】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 【分析】A、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 B、球棍模型是用小球和小棍表示物质的构成的模型; 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D、氟离子核内有 9 个质子,核外有 10 个电子,画出其结构示意图即可 【解答】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即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 A 错误;B、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 4 个碳氢键,甲烷正确的球棍模型为:,故B 正确; 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形成化合物,故电子式为,故 C 错误;D、氟离子核内有 9 个质子,核外有 10 个电

10、子,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D 错误 故选 B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它们属于可再生资源 B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 C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是理想的清洁燃料 D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分析】A、化石燃料不能再生; B、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 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氢气是理想的燃料; D、根据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分析 【解答】解: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

11、物转化而来,故 不能再生,故 A 错误; B、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 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 品所贮存的能量,故 B 正确; C、氢气燃烧后生成水,且氢气是可再生能源,故是理想的燃料,故 C 正确; D、太阳能应用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 D 正确; 故选 A11下列物质的制备,不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单质镁 B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 C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焦炭反应制得高纯度的硅D工业上炼铁时,常用石灰石除去铁矿石中的 SiO2 【考点】化学研

12、究基本方法及作用 【分析】A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镁; B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氢离子和氯离子放电; C生成一氧化碳和粗硅; D高炉炼铁时,使用石灰石的目的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即除去脉石(SiO2) 【解答】解:A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镁,可用于工业生产,故 A 正确; B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氢离子和氯离子放电,可用于工业生产,故 B 正确; C二氧化硅和与碳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粗硅,得不到高纯度硅,故 C 错误; D炼铁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和 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从而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

13、化硅,可用于工业生产,故 D 正确 故选 C12在一定温度下,向 1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 HI(g) ,发生反应 2HI(g)H2(g) +I2(g) ,2s 时生成 0.1mol H2,则以 HI 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05 molL1s1B0.1 molL1s1 C0.2 molL1s1D0.8 molL1s1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先根据 H2的数据,带入 v=计算 v(H2) ,然后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 数之比计算 v(HI) 【解答】解:V=1L,t=2s,n(H2)=0.1mol,则 v(H2)=0.05molL1s1,由=可得 v(HI

14、)=20.05molL1s1=0.1molL1s1,故选 B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 Cl2具有漂白性 B红热的铁丝在 Cl2中剧烈燃烧,反应生成 FeCl3 C利用溴单质的氧化性可以把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D实验室常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 Cl2以避免污染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 【分析】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氧化变价金属为高价态化合物; C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D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解答】解: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15、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氯气无漂白作 用,故 A 错误;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氧化变价金属为高价态化合物,红热的铁丝在 Cl2中剧烈燃烧,反应 生成 FeCl3,故 B 正确; C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溴单质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故 C 正确; D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 D 正确; 故选 A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苯可以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D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B溴易溶于苯; C乙醛含有醛基,可被氧化; D氨基酸含有的官能团为氨基和羧基 【解答】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可被酸性高锰酸钾 氧化,故 A 正确; B溴易溶于苯,苯在催化作用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故 B 错误; C乙醛含有醛基,可被氧化,故 C 正确; D氨基酸含有的官能团为氨基和羧基,故 D 正确 故选 B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NH4Cl 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