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六韬》于管理学浅析摘要:摘要:当今社会,高效率的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组织有序发展和长期保持生命力的重要 因素我国的管理学观点在许多方面都明显受到法家、儒家、兵家、道家等思想观念影响, 既集中了各家观念思想的精髓又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从古至今,对于军事的管理是管理学实际应用的最直接体现文章结合兵家《六韬》1一书中《文韬》与《武韬》内容 观点,从管理者与组织或企业的角度出发,对现代管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寻找古代兵家思 想对于管理的借鉴意义作者:作者: 雲和朱氏《六韬》作为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的《武经七书》之一,是一本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不 仅汇综了先秦兵学的诸多精华,也是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与发展由于军事管理是 管理学这门学科最为明显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对兵家《六韬》的理解与分析有助于现代 管理的发展与实践 《六韬》中《文韬》论治国用人之道, 《武韬》论用兵之道, 《龙韬》论 军事编制之法, 《虎韬》论战争器物之别, 《豹韬》论战术之法, 《犬韬》论指挥训练之法 虽然《六韬》于当今社会复杂的管理体系而言,相对过于简单与不适应,但就各章部分内 容思想与方法仍旧值得学习与应用尤其是《文韬》与《武韬》中部分内容与现代管理学 理念殊途同归。
一、借势与共生 《文韬》中“文师”一篇讲诉周文王初次邂逅太公望并与其谈论夺取天下的故事但 却论述了管理者与其所建立的企业或组织间的根本关系 “文师”一文以“借势”与“共生” 为核心思想 首先,作为帝师的太公望的出场,就给了他一个无与伦比的“借势” 史官占卜告诉文 王,在渭水北岸狩猎,将得到的非龙,非螭,非虎,非罴的公侯,文王的老师而且,在 文王质疑占卜结果时,史官以祖先为禹占卜,而得皋陶的卜兆,和今天的卜兆很类似来再 次证明那么问题在于太公吕望是个杀猪卖肉为生的市井小民,为什么书中要这般的修饰呢? 这可以从古代阶级地位和神学宗教思想原因出发第一,文王是真命天子,他的老师难道 就直说是个卖猪肉的吗?那么就必须将望的身份提升到一定境界不是“人” ,正是最好的 衬托文王的说辞表现出文王的地位正确性可谓借天地之势第二,史官借太祖之事为 文王戴了高帽,将其比作帝禹,将吕望比作皋陶,为姜子牙借势同时,以此为其占卜树 立神明思想依据亦乃借势第三,望借天下稀有生物与前辈名臣之力,突出其谋略与智 慧超乎常人为其成为帝师做铺垫 这段故事,讲究借势的学问而《六韬》作者借天地,宗教占卜神学,帝王之势,成 功的为太公六韬思想的非比寻常提供了神明与思想基础。
虽然借势很少被直接表明,但从 组织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来看,上级对下级的领导与指示便是借助职位与最高权力者的威势关于个人借势属于泛权力2体系内容,本文不作阐述太公借钓鱼告诉文王御人的三种权术,即厚禄收买人才,重金收买死士,官职招揽人 才此三种权术可谓贯穿古今,实乃人类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高级应用从人性出发,管理 者对下属的管理具有利益与名禄的给予关系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 之利者,则失天下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讲,管理者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就要为其所创立的组织或企业实现利益的分配最有效化如厚黑学3而言,欲成大业享誉寰宇者,必以为天下人牟利为由,借其势,创其业,而后得其利然李宗吾先生言,厚黑者,得其利之大者, 天下人亦或是众人得其小利就根本而言,亦与上述天下归之之理相类似 所以管理者要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必须实现整个组织或企业的共生体系的打造二、正身与立制 从管理者角度来分析,组织或企业在成立初期与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管理者的个人才 能与人格魅力 《文韬》 “盈虚”一篇讨论国家的治乱兴衰在于国君的贤明与否将其应用 于管理学,那么组织或企业的管理者自身在道德与才能上必须符合组织与社会主流价值判 断。
也就是管理者需要正己身而使下属效仿 管理者个人除了具备人事管理才能之外,还要做到审时度势 《武韬》 “发启”篇讲述 夺取天下的策略,其中正确判断天下形势,把握战略时机是管理者的必备技能之一在当 今社会企业不仅面临外部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好,还面临内部的结构制度变化,管理者的审时度势4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灭亡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王朝历史的国家,每一个国家的创立者都具有极高的个人 魅力与才能虽然每一个开国君王都是古往今来的天下人杰,但是一个人的“王朝”终究 会因为这个人的死亡而灭亡所以建立一个相对流通并相互制约的权力机制和组织结构是 管理学在组织与企业实际发展中最重要的手段 《文韬》 “六守”一篇讨论了国君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用人不当而“上贤”与“举贤” 两篇都讲述管理者对德才兼备与实干者的尊重与任用管理者在进行组织权力结构组成与 人事录用方面应建立相对流通的上下权力机制,是组织内部成员间形成权力流通,增强组 织成员在共生体系中的工作积极性 《武韬》 “文启”一篇讨论了国家长治久安应该实行无为而治将此篇理念应用于管理 之中,管理者应该对其下属进行放权从上级管理与下级执行的角度来看,管理层应当把 握组织或企业发展的主流发展方向和生存发展命脉,而将其他方方面面放权与下级机构, 实现中心权力与地方权力的有机发展。
三、管理与《六韬》总结 《六韬》作为一本以古代帝王学与兵学为主,融汇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古代军政奇书 对于现代管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作为组织或 企业的创立者,应懂得“借势”与“正己” ,在内部必须树立组织或企业的独特文化精神支 柱,对外必须懂得审时度势,掌握时代发展趋势,使企业或组织永保生命力而由管理者 所建立的组织或企业,必须形成有效的权力流通机制和相对公平公正的利益在分配制度, 从根本上使企业或组织中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等一系列成员之间形成共生意识与共生机制 管理并不是单纯的权力等级驱使,也不是既得利益者与新晋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而 是形成共生体系下的自我优化与淘汰参考文献书籍:参考文献书籍:1.《六韬▪鬼谷子》/曹胜高,安娜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4 2. 《泛权力:透视中国历史上的权力法则》/张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 3.《厚黑学》 4.《曾国藩家书》.伊利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