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全面建设新理念与援港抗击sars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4198701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全面建设新理念与援港抗击sars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全面建设新理念与援港抗击sars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全面建设新理念与援港抗击sars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全面建设新理念与援港抗击sar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全面建设新理念与援港抗击sars(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全面建设新理念与援港抗击SARS 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 呼吸内科主任林琳本刊记者 靳士英BRAND NEW IDEA I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UPPORTING FIGHTINGAGAINST SARS IN HONGKONG Jin ShiYing , reporter广东省中医院建院于1933年,至今已有71年历史,近12年有飞速发展。早年它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 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集医疗、 教学与科研于一身的三甲

2、医 院。 去年11月新建29层门诊住院综合楼完工交付使用。 现在医院拥有二沙岛、 芳村、 珠海3个三甲级分院、4个分门 诊部,1个药材加工厂,形成了中医院集团。每年门诊近300 万人次,住院2万余人次,平均住院日数1612天。是一个医 德高尚、 医术精湛、 管理上乘,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 全国 示范中医院、 全国创建文明示范点等光荣称号的医院。2001 年国家卫生部发出号召全国卫生系统向广东省中医院学习。2004年4月19日,我们有幸携日本友人 临床中医 发行人、 东洋学术出版社社长山本胜旷先生,访问赴香港协助抗击SARS的杨志敏副院长与林琳主任。听他们一席话,收获甚 丰,有不少新思维,给中

3、医如何现代化以很好启迪。访杨志敏副院长 中医药特色与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相得益彰 杨志敏副院长是青年神经内科专家,他说:“我们医院的 信条是:运用人类文明一切有用的成果,尽自己最大努力为 患者解除痛苦,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我们的追求是: 一流的技术、 一流的服务、 一流的管理、 一管的人才、 一流的 效益”;“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全国一流、 国际知名的、 现 代化的综合性中医院” 。在形成技术优势上,提出了 “中医水 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 的建设思路,就是说,中西 医的学术水平,专科建设都要站在全国前列。首先在中医素 质提高方面加强了基层教育,把1999年定为 “中医年”,组织

4、 全院中医进行系统温课,重学经典著作,认真写学习笔记。2000年请10名全国知名中医来院开班讲课,共育英才。2001年定为 “中医提高年”,在邓铁涛教授的倡导和帮助下, 聘请全国名中医15位,组织30名青年中医骨干拜师,用师 带徒的方式传授中医学术。他们是邓铁涛、 任继学、 焦树德、 朱良春、 唐由之、 路志正、 陆广莘、 周仲英、 干祖望、 张琪、 吉良 晨、 张学文、 石仰山、 罗金官等。2002年又定为 “中医巩固提 高年”,强化医院中医特色,加速人才培养,开展了 “名医工 程” 。另一方面重视现代医学的专科建设,引进高级专科人 才、 派人出国进修,或与国外著名医疗单位协作,能与西医医

5、院并驾齐驱开展新技术,从而为中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与 扩展舞台,展现中医的特长和效能、 积累创造新经验。如心 脏中心,在1998年与美国加州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建立了 “广州加州心脏病防治研究中心”,引进当代最先进技术,开 展心脏外科手术,如今已能开展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射频消 蚀术、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冠脉搭桥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及PTCA + STENT术等。中医则开展了围手 术期的治疗,为提高疗效与巩固疗效、 减少并发症提供了新 途径。又如广东省中医脑病医疗中心,确立以中风、 痴呆为 主攻方向,坚持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与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大量脑

6、出血血肿清除术,同时选 择多种药物进行多种给药途径的综合治疗,实行中西医结合 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残废率。再如肾病中心,主攻慢性肾 小球肾炎、 肾功能衰竭、 梗阻性肾病的中医药防治。坚持以 中医为主治疗肾科常见病、 多发病,以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 疑难急重病症。特别是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 病肾病;以中医药为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延缓慢性肾 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开展大肠水疗、 结肠透析、 皮肤透析等 中医特色疗法;同时开展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血浆置换、 血 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等技术,年透析达8 000人次以上,采 用中药配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在降低透析并 发症,提

7、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深受病人欢迎。 近几年又开展了多种先进检查技术和肾移植,使中医药特色 与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在医院已拥有 近百个专科专病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其中多个专科为国家 级、 省级重点;有国家级、 省级实验室;有国家级、 省级重点科 研攻关课题;每年都有一批科研成果。医院的形势在这一理 念指导下,正在发展进步蒸蒸日上之中。 我院去年1月收治了广州首例非典病人,其后在我院全 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者达103例,其中重症77例,转ICU29例,结果出院96侧(93. 21 %) ,死亡7例(6. 79 %) ,临床疗 效得到了肯定。我们所以敢于接收这一新出现的传

8、染性强、 死亡率高,尚未被认识的感染病是因为医院经多年建设,人21现代医院2004年9月第4卷第9期 Modern Hospital Sep 2004 Vol 4 No 9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才配套、 设施齐全、ICU完善具有一定的实力才能胜任的。访林琳主任 中医药抗击SARS,令世界刮目相看 林琳是呼吸内科青年专家,现任科主任,副教授,曾2次 进修西医呼吸内科,兼通中西医。他不但在省中医院收容SARS的主战场上战斗,并与杨志敏主任一起应香港医管局 邀请赴港抗击非典,通过

9、会诊中医介入治疗,先后近半年之 久。我们的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中医治疗方案是在临床 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反复修订才臻于完善的。2003年1月7日广州天河区病人黄发胜因肺部感染难 愈来我院急诊,1月9日因病情特殊收入我呼吸内科。病人 病情与一般肺炎不同,肺部满布斑片状阴影,发热、 咳嗽、 怕 冷、 极度疲乏。我们紧急邀请钟南山院士和大学温病专家、 省人民医院呼吸病专家进行中西医会诊。钟南山院士说目 前有一种不知病因的新型肺炎流行。我们按温病辨认治疗,3天后开始退烧,病情好转。其后病人不断增加,工作人员 也有感染,病人的特点除肺部病变明显外,发热不退,咳嗽痰 少,大便烂,极度乏力甚至不能辗

10、转,舌质淡、 若白厚腻,我们 坚持用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治疗。早在2月11日院党委 要求青年专家请教全国知名中医,集中智慧,搞好诊疗工作。 名中医周仲英鼓励我们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大胆尝试, “有是证便用是药” 。后来又建议建立临床症状观察表观察、 搜集、 整理、 保存第一手临床资料。2月5日邓铁涛教授提 出 “春温伏湿” 的观点。2月10日在全国名老中医的支持 下,第一次总结了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非典型肺炎中医治疗 方案,分初、 中、 后三期,共6个证型、6个主方,并11个加减 方。2月20日进一步总结修订为:早、 中、 极、 后四期,8证8 方、7个加减方。2月28日根据名家远见并在收容5

11、0例病 人经验的基础上再次对临床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修订,明 确提出该病属温病范畴,按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论治,并对主 方进行了调整。3月10日进行了第四次方案修订、 全国名 老中医邓铁涛、 周仲英、 路志正、 焦树德、 颜德馨、 朱良春、 陆 广莘等对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明确提出该病属于中医温 病、 湿热疫病范畴,病机以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 气夹瘀,甚则内闭外脱为特点,提出早、 中、 极、 恢复四期,确 立9证10方的中医处理原则和方案。后来被国家中医管理 局所肯定,进一步修订后颁布全国参考。4月7日WHO考 察组专家来穗考察,高度评价中西医结合及所做的工作。自1月4月我们共收治1

12、03例,重症77例中29例转入ICU治 疗,出院93. 21 % ,死亡6. 77 % ,退烧时间6. 723. 69天,肺 部病灶完全吸收94例,病灶吸收时间18. 138. 99天,2例 呈纤维化素条状改变。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药有积极 作用。10月10日在北京由WHO与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联合主办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国际讨论会 ” 认为中西 医结合治疗SARS是安全的,其潜在效益主要体现在: 减轻SARS病人乏力、 气短、 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 可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减少血氧饱合度低下的风险,使其 异常波动趋于稳定; 促进外周淋巴细胞恢复,提高T细胞 亚群水平; 减少糖皮

13、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剂量及其副作用; 减少谷丙酶、 乳酸脱氢酶、 尿素氮异常发生率,显示中 西医结合是安全的。 与会专家还注意到: 单纯中医治疗的普通型病例,未 用抗病毒药、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全部好转出 院; 在年龄、 基础疾病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死亡人数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在有机会接触SARS病 例医护人员中服用中草药预防的调查中,未发现SARS感染 病例,并改善了感冒症状和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在SARS 患者恢复期增强体力、 改善症状及肺部炎症等方面有一定效 果。与会专家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是安全的,建 议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尽可能早期、 全程、 合理使

14、用; 继续跟 踪SARS病例,观察和比较各种疗法的远期效果; 进一步 完善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充分考虑SARS的临床特征和中医 个体化诊疗模式,加强临床研究质量控制,减少偏倚; 加强SARS发病规律研究,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中西医结合疗效, 研究开发有效中药,完善质控标准; 加强卫生经济学研究, 特别是预防效益的评估; 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将中医纳 入共公卫生突发事件临床救治体系; 中国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经验可作为其他国家防治急性传染病的参考。5月3日我与杨志敏主任应香港医管局邀请,赴港支援 抗击SARS。具体任务是:在实证的基础上开展中西医结合 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一是对早期/峰期病人作

15、观察性治 疗研究,以后根据疾病的情况,找相应的配对比较;二是康复 期,根据广东经验及对香港SARS病人的基本调查,制定中 医药治疗方案,以便观察治疗。他们再三表示会谨慎地、 有 系统地推行中西合作模式,为中西结合的长远发展开个好 头。由3所医院派助理研究员搜集数据、 资料。要求中医诊 治的: 首先由病人或家属提出; 主诊医生同意; 中医师 认可,安排应诊顺序; 广华中医药中心提供煎药并按排运 送。 我们开始所会诊的病人,均异常严重,病人插管上呼吸 机,病程3045天,肺片均为 “大白肺”,神识不清,遍身浮 肿,面色苍白,甚至结合膜水肿,部分病人有脓胸、 气胸、 便秘 或水样便,舌质淡、 苔白浊

16、;部分病人有痰声、 大部分病人痰 液不多,有的皮下气肿,肢体不温或仍在发热,脉细数或虚数 无力。我们按邓老建议,以运脾强心,宣肺利水为治,参考颜 老升清降浊,宣肺活血的治法,加用枳壳、 桔梗、 北杏、 桃仁、 紫菀之类。康复病人在一个病人服药后症状缓解后,要求接 受中医治疗的病人日渐增多。重病病人中有的开始有效,后 又反复,辨证为 “阳气虚衰,水饮内停” 者,在前辈老中医的鼓 励下,加大温阳力度,给予四逆加人参汤合小青龙汤、 真武汤 以温阳利水、 汤肺平喘。取得了经验。在港期间先后到9间 急诊医院诊治48人(204人次) ,康复医院两间,诊治恢复期 病人128例。疗效的统计学处理正在由香港医管局严密进 行之中。对在急症医院诊治的48例,他们将从1 700余例病 人数据库中配对比较(选择与SARS预后有关影响因素大致 相同的西医治疗病例) ,初步24例对比结果是: 缩短病人 平均住院天数2天; 减少激素用量6 000 mg; 缩短激素使 用天数2天; 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如乏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