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4198654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分析富县北教场小学 樊秀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此与大家作教材教法的交流,也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本册的有关内容。本次的教材教法将结合典型案例及我个人的思考、困惑、教学实际等,来谈谈对三年级下册教材的认识,主要是起一个梳理、提示的作用,不到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首先总体说一说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本册教学内容介绍(1)关于本册教学内容的分类本册教材共有 10 个单元,根据 4 个领域分类,其中1、数与代数(4) 数的运算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 年、月

2、、日2、空间与图形(2) 测量 第六单元 面积 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3、统计与概率(1)第三单元 统计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4、实践与综合运用(2)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制作年历、设计校园)另外,还安排了第十单元总复习,其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册的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在研究本册教学和评价目标的同时,认真学习和掌握第一学段的教学和评价目标数学课程标准的第 8 页至第 19 页,要把本册教学目标的达成融入到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达成中去,努力做到在达到本册目标的同时也达到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一学段

3、所要达到的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相关内容提出的标准是:在数与代数这一板块中:能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认读写小数;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了解 24 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在空间与图形这一板块中: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结合实例认

4、识面积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统计与概率这一板块中: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通过实例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不一致辞的统计图;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在综合运用这一板块中: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

5、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初步感受教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教学的作用。(2)关于本册教材编写特点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从知识结构和编排上有六个明显的特点: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的数感。(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 17 课时减少为 13 课时,例题也从 16 个减少为 9 个)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

6、握估算的方法和体会估算的作用。(5)更突出地体现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 ,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本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 “面积”两个单元。这些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

7、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面积”的编排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本册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的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实验

8、教材作为第一学段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同时在“解决问题”和“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实践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实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的教学。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

9、动机。 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些特点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我会在后面各单元的分析中涉及到,可参看教参 P4P10。(3)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前面已经介绍的一些教具和学具,如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卷尺、测绳等,仍可以继续使用,结合本册内容介绍几种便于演示操作的教具和学具。1、指南针:学生可以购买,也可自制(第一单元)2、年历卡:学生收集,也可自己制作(第四单元)3、24 时计时法的钟面型:(第四单元)4、面积单位卡片: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多些(第六单元)5、 其它教具:P114 思考题复印多份,空白的统计图纸(第三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