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文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4页
文档ID:4419807
高一文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1/4

1高一文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高一学生文言文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中等成绩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由于高中课程的难度加大,不少学生很不适应,学习很吃力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文学习就是其中的困难之一 从课文本身看,初中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以故事性、哲理性的散文居多,内容浅易;高中不少文言文篇幅增长,选材涵盖各朝代,各体兼备,不乏一些晦涩难解的文章 “课标”虽也只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但这里的“浅易”是针对高中水平的学生而言的,比初中的“浅易”难得多尤其是大量中等成绩及其偏下的学生,困难很大 从考试命题看,大多数地方,中考考纲明确规定,文言文阅读选材于课内,还要对考试篇目作出范围指定这样,老师和学生在中考备考时,只要在平时已学的基础上,对有关篇目再进行一番“深加工” ,便可“大功告成” 然而,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于课外,测查涉及词法、句法等诸多方面,知识积累与能力检测并重,难度大得多为了适应高考之需,争取“训练有素” ,老师在平时考试命题时也得按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模式制题这样,往往给刚进高中的学生“当头一棒” ,大损信心 二、析因:初高中对文言文学习的目标要求不同,学生知识积累欠缺,文言文阅读能力断层 2知识要靠学习和积累,能力是长期训练而习得。

具有权威性的课程评价标准和考试大纲对老师的施教和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这几乎是大家不愿去医治的通病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要求的不同,使得这两个阶段形成相对封闭的两个系统因此,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也就出现了断层,很不适应高中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淡化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知识教学其“评价建议”中明确说明:“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考考试大纲也有“古诗文不考察词法、句法”的要求,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考查也是借助句子翻译简单地作隐性考查因此,初中的老师们在平时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虽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语法知识,但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专项训练少或根本没有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不同老师把握的尺度也不一样学生升入高中后,缺少相应知识作铺垫,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 ”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各考点各能力层级的考查,都要求学生必须以理解字词、读懂文句为前提而这也就要求3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适应高中的考试要求 三、举措:“瞻前顾后” ,前引后连,做好衔接 1.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初中的考试评价“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选文源自课内老师在考前复习中,都要对考试说明指定的课文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准备,学生按老师的指点去记忆和变通,几乎可以“百战不殆” 而高中的文言文学习要求高得多,重在积累与运用,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重在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考试选材于课外,更需要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迁移运用能力只有脚踏实地,步步夯实,才能从容应对2.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 “温故而知新” ,迁移与总结 例如必修(一)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何厌之有”这一典型宾语前置句,就与初中(八年级) 《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句式完全一样在本单元《勾践灭吴》中,还有“何后之有”一例在词法句法上,类似的例子大量存在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获得新知,总结规律,前引后连,举一反三 3.相关知识的补充 一是语法知识。

由于初中“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所以语法知识在初中被淡化、弱化了学生大多对实词、虚词、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知之甚少而高中对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的考查却是重点内容,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视情况对语法知识作适当补充 4二是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原则和方法教师要对翻译要求“信” 、“达” 、 “雅”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含义,结合课文翻译的实例,逐一让学生领会,并按要求在学习实践中训练 “换” 、“调” 、 “留” 、 “补” 、 “删”等翻译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磨刀不费砍柴工要让学生在翻译上入格、规范 三是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的种类这是既重要又繁难的知识点之一教学中,既要让学生随文学习逐一掌握,又要复习巩固总结归纳,积零为整,形成知识体系 四是高考目标要求教学虽不只是为了考试,但要结合高考要求,以考促学应让学生知晓文言文高考命题有哪些具体考点,测查形式怎样,不同层级的能力要求,应达到什么程度等,让学生学有针对性,有一个衡量尺度 4.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高中文言文不论是平常学习还是考试,能力要素的考查是主要的要在知识积累的同时注重能力训练。

如读准句读,巧用注释,查阅工具书,迁移运用举一反三,比较分析与综合理解,归纳整理与反思总结,等等 5.初中语文教学应为学生长足发展奠基作为基础教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太急功近利,不能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高中毕竟是以初中为基础的,很多知识在初中也已出现或有所渗透初中教师虽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但更不能轻视学生的后续发展 总之,面对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文言文学习存在的困难,教师要5“瞻前顾后” ,前引后连,多一点耐心,多花点精力,多想点办法抓好过渡衔接,让学生在高中征途上启好程,走稳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