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19445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1.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方面: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专科水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3.工作能力素质方面:熟悉和掌握旅游行业的法律与法规,了解旅游行业法制建设的进程,培养运用旅游法律和法规的基本知识,正当从事旅游业的经营与服务能力。4.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和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热爱所从

2、事的事业,胜任相关工作。二、学制 三年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总学时 1536 学时,其中面授 1420 学时,自学 20 学时,实验 48 学时,实践 4 周,毕业论文 6 周。公共基础课 672 学时,占总学时 43.8% ,专业基础课 416 学时,占总学时的27%;专业主干课 448 学时,占总学时的 29.2%。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五、课程简介1.旅游心理学本课程主要研究以旅行社为主体即旅游者的心理;研究旅游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心理依据。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旅游者的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2.旅游经济学讲授现代旅游和经

3、济的形成与发展、旅游经济产业化标志、旅游者的经济行为、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政府的旅游主体地位和经济行为、旅游业经济部门及其运行、旅游业和经济增长、旅游投资与决策、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等。3.旅游法规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法的概念、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制度、旅游景区管理条例等内容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导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基础会计讲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业务核算,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运用会计原理处理日常经济事务。5.中国旅游地理讲授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者行为、旅游容量、旅游预测、旅游区划、旅游开发区

4、域影响、旅游地图、中国旅游地理等,要求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论、基本方法有较全面的掌握。6.旅游学概论通过介绍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揭示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分析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旅游政策和旅游发展途径等,使学生对旅游学和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全面了解和认识。7.旅行社运行与管理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引进客源的龙头。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旅行社的性质、地位、作用、特点,以及如何针对其特点抓好经营与管理工作。课程主要内容有旅行社设立、营销组合、销售、接待、采购、售后服务

5、、旅行社的发展等。8.导游基础与业务讲授导游过程中必需的关于我国历史、自然和人文景观、宗教、少数民族等基础知识,以及导游带团中有关业务知识,使学生掌握导游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9.旅游市场营销管理讲授旅游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市场的划分、旅游市场的营销调研、预测和管理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旅游市场的调研、预测、营销和管理等项工作。10.酒店管理概论讲授酒店业在世界及我国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酒店的部门组成、日常运作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酒店管理方面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全面了解和认识。11.餐饮服务与管理本课程根据餐饮业经营管理的客观规

6、律,以理论为指导,以业务经营活动为中心,以科学管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方法和案例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餐厅管理的市场营销、经营计划、原材料采购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价格、成本控制和核算环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12旅游资源开发 讲授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征,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风景区开发与规划等,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与规划的基本理论。 三年制专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

7、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收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放归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二、学制 三年三、学时

8、分配与课程结构总学时 1568 学时,其中面授 1468 学时,自学 20 学时,实验 48 学时,实践 4 周,毕业论文 6 周。公共基础课 672 学时,占总学时 45.9% ,专业基础课 544 学时,占总学时的34.7%;专业主干课 352 学时,占总学时的 22.4%。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五、课程简介1.管理学原理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学的形成、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及管理职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原则及管理职能,形成基本的管理认识、思维与理念。2. 市场营销学本课程主要介绍市场分析、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及营销活动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管理过

9、程及相关营销技巧,具各初步的营销诊断与营销策划能力。3.财务管理本课程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木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该学科的知识从事企业的财务决策管理工作,培养具备一定的财务管 理和资本运作管理方面的能力。4.战略管理本课程主要介绍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力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 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从事战略制定、策划、管理工作,培养具备一定的战略管理方面的能5.经济法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包括企业法、合同法等内容及其运用,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使

10、学生能运用经济法知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6.统计学原理主要学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统计数理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相关与回归、统计预测与综合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8、基础会计学习基本会计理论,掌握会计建账、记账、报表填制等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工业会计 、 商业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9

11、.经济学原理本课程主要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使学习者能把握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能运用价格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生产最优组合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生产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理论等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能运用国民收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与投资理论、失业理论、总供给与总需求理论等分析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10.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模式、机制及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招聘、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企业职务说明书、绩效考核、员工招聘、培训、激励制度的编写。三年制专科法

12、学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法学基本知识、理论、熟悉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部门的法律人才。法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等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在能力方面,学生应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良好地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二、学制 三年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总学时 1568 学时

13、,其中面授 1503 学时,自学 20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践 4 周,毕业论文 6 周。公共基础课 672 学时,占总学时 42.9% ,专业基础课 416 学时,占总学时的26.5%;专业主干课 480 学时,占总学时的 30.6%。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五、课程简介1.法理学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本学科阐述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法的本体、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运行、法与社会等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和问题;对贯穿整个法学体系的法学基本范畴,诸如法、权利、义务、法律行为进行了解分析;对法的要素、人权、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法学理论和法

14、制建设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探索。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初步形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分析法律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2.宪法学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依据。宪法学以宪法和宪法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法学本科学生 14 门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它通过研究宪法的概念、范畴、原则、宪法规范、宪法作用、宪法关系等宪法最基本的理论,研究宪法最基本的内容以及宪法实施,从而揭示宪法产生、发展和运行的基本规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树立宪法意识,增

15、强法制观念,并为继续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3.民法学民法学主要讲授民法的基础理论和债权物权的法律基本原理及法律规范。内容主要包括:民法的起源、民法的本质、民法的本位、民法的原则、民事主体、代理制度、民法的效力、诉讼时效及债法总则、侵权行为法和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物权形态的效力、取得、消灭、保护等内容。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民法学原理和民事法律规范正确处理民事案件的基本能力。4.刑法学刑法学是高等学校法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包括总论和分论两部分。 刑法学 (总论)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根据,以犯罪构成理论为核心,主要研究刑法的概

16、念、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共同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系统而较为深入地阐述刑法通论、犯罪总论、刑罚总论方面的刑法基本原理与刑法总则规范。刑法分论除了研究刑法总论与各论的关系以及罪状、罪名和法定刑之外,主要研究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等十大类罪所包含的 400 余个具体个罪的犯罪构成,认定标准及处罚条件等等。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运用刑法原理知识正确处理刑事犯罪案件的基本能力。5.经济法学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经济法的原则、地位和作用;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确立和保护;企业法律制度(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法、私营企业法和企业破产法) ;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经济法原理分析案例,具备掌握解决经济法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