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专业的开题报告模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182780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专业的开题报告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学专业的开题报告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学专业的开题报告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学专业的开题报告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学专业的开题报告模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专业的开题报告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专业的开题报告模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 连 大 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 基于综合成绩的学生学习状况评价体系的建立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数学 072 学 生 姓 名: 王凯 指导教师(职称): 张成(教授) 2011 年 3 月 13 日填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要求开题报告既是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保证。为了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要求。一、选题依据一、选题依据1.论文(设计)题目及研究领域;2.论文(设计)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3.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二、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二、论

2、文(设计)研究的内容1.重点解决的问题;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论文写作大纲或设计思路) ;3.本论文(设计)预期取得的成果。三、论文(设计)工作安排三、论文(设计)工作安排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参数) ;2.论文(设计)进度计划。四、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四、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学生应根据所在学院及指导教师的要求阅读一定量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综合,形成文献综述。必要时应在调研、实验或实习的基础上递交相关的报告。综述或报告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晰,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或前期工作基础。五、其他要求五、其他要求1.开题报告

3、应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后的前四周内完成;2.开题报告必须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3.开题报告不合格或没有做开题报告的学生,须重做或补做合格后,方能继续论文(设计)工作,否则不允许参加答辩;4.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允许更换论文题目或指导教师;5.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打印并装订成册(部分专业可根据需要手写在统一纸张上,但封面需按统一格式打印) 。3一、选题依据一、选题依据1论文(设计)题目基于综合成绩的学生学习状况评价体系的建立2研究领域应用数学3论文(设计)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理论意义:众所周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如何评价学生的学

4、习状况成为我们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取得突破的当务之急。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目的是激励优秀学生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鼓励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然而,现行的评价方式单纯的根据“绝对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基础条件的差异;只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对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学生很难起到鼓励作用。因此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价值:评判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考试分数只是反应学生学习状态的一个部分,对于评判学生的状况,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还应该考虑到测试的具体环境条件和平时表现的情况。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评价学

5、生的考试成绩,利用教师的评价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研究概况:教育评价从 20 世纪 30 年代诞生至今,经过广大研究人员的努力,已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其评价的对象不仅涵盖了早期的学生学习效果,而且还涵盖了教育计划、教育活动等,甚至涵盖了整个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的方法有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其次马尔科夫链等。这些方法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也比较明显,所给出的结果不尽相同。发展趋势:利用数学模型,采取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运用计量数学软件分析

6、和综合应用各种方法进行教育评价。45二、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二、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1.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取得某中学 612 名学生连续四个学期的综合成绩。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学生学习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并且对未来成绩做出一个大致的预测,以便于调整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因此本文将探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根据统计数据,对这些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2) 根据数据,应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所有单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 采取不同的方法,预测这些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情况。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论文写作大纲或设计思路)1) 绪言的主要

7、内容是:对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所给的 612 名学生 4 个学期的成绩进行整体分析。由于试卷的难易程度是未知的,因此我们在模型准备中对试卷进行公平合理的分析,即分析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同时,我们对所给出的数据进行了合理的筛选。首先统计出每个学期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计算出整体的平均分,学生成绩的离散度,定性的比较出学生成绩整体的情况。接下来,我们运用马尔可夫链,对学生成绩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出每个学期学生的成绩总体的变化值。根据数据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2) 对于评价单个学生学习状况,受所给数据的限制,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分别是学生的进步度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

8、绩即为本文所给定的数据。对于学生的进步度分析,是一个重点,由于不同学期之间试卷的难易不能区分,因此我们引用标准分,来比较不同学期学生的进步情况。我们会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处理,求出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的进步度。3) 每个学生的成绩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序列。对于预测第五学期的成绩,我们可以根据所给定的前面的几个学期学生的成绩进行预测。由于第五学期与第四学期时间的偏离是最小的,因此,对于第五学期学生的成绩受第四学期的影响比较大。而其他学期与它偏离的比较大,因此对它的影响应该小于第四学期对它的影响。由于每个学期之间的成绩存在一定的相关度,因此,计算不同学期之间存在的相关系数作为权值,预测出第五、六学期

9、学生的成绩。本文我们可以运用神将网络的预测功能,对6学生成绩进行预测,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3.本论文(设计)预期取得的成果我们的试图找到一种综合评价体系不论是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还是单独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够进行较好的评价。相比单纯的“绝对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忽略了基础条件的差异,我们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模型来消除和减小这种影响,动态的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最终试图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学生的成绩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评价结果只代表评价对象目前的大体情况,在学生学习状况评价时,通过考试或其他评价手段所获得的评价结果,只表明学生目前在某一方面学会的行为或目前所处的位

10、置,代表他们学会了做什么、怎么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评价信息表明的是学生目前的表现,它不能代表过去也不能预示将来。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起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且学生可能在某一方面成绩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出色的表现。评价结果并不一定就是评价对象真实水平的表现,只是对其表现的一种估计。因此,我们不要过分迷信评价的结果,在解释这一结果时不要过分夸大学生的某些差异或变化,更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学习缺乏动力” 、 “没有发展前途” 、 “太笨了”等标签。7三、论文(设计)工作安排三、论文(设计)工作安排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参数) ;及 格 率个体分析(任务二)学习状况

11、评价整体分析(任务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离 散 程 度分 段 统 计马尔可夫评估 模型等级解释标准 分模 型进步 度评 价模 型综合 评价 模型模型比较及改进成绩预测(任务三)时间序列预测模型BP 神经网络模型82.论文(设计)进度计划第 12 周 : 查找资料和文献,确定论文研究方向。第 3 周 :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仔细阅读与整理。第 4 周 : 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第 56 周 : 精选例题,剖析精解其原理。第 78 周 : 查找资料并举例,具体研究。第 9 周 : 整理有关教育评价和数据预测的不同方法。第 10 周 : 将所有内容整合,编辑形成论文完整版。第 11 周 : 初稿形成打印,交

12、由老师批改。第 12 周 : 对论文进一步充实,校对。第 13 周 : 将论文打印,校稿。第 14 周 : 准备答辩。910四、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1 程书肖,教育评价方案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2 孙秀杰,张进,一种评估教学质量的定量方法,长春邮电学院学报,1996 年第 14 卷第 4 期 3 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 月第 1 版4 赵立新,试卷质量的定量评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 4 期5 刘尚达,体育课考试与评价系统动态机制建立的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6(20):53-55 6 杨志勇,高校

13、公体教学学生成绩实施进步度评价的实效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2008年08期 7 蒋承仪,考分的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 J ,统计与决策, 1996, 9 (2) : 426.8 蔡章利,陈小林,石为人,BP神经网络的学习效果综合评价方法改进A,重庆大 学学报,第30卷第7期,2007,7 9 杨玉华,数学模型在教学效率评价中的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 36 卷第 4 期, 2006 年 4 月 10黄少罗,马尔可夫链方法在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年 3 月 11刘万里,转移矩阵分析法在教学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时间,2002 年 6 月第 6 期 1

14、2张俊祖,教学效率评估的马尔科夫链模型,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 年 6 月12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神经网络理论与 MATLAB7 实现,2005 年13 Yunyi , Quantificational Analysis on Progress of River Water Quality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 ISSN1-1-074214 Robert Hecht-Nielsen , Theory of the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HNC, Inc.5501 Oberlin Drive San D

15、iego, CA 92121619-546-88771112附:文献综述或报告附:文献综述或报告文献综述:通常, 评定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 多采用一些定性的分析方法。如何从数量方面揭示教育成果的本质和规律,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教育评价的研究和讨论也很多,但因为分析方法,评价模型建立的不同,结论都有所不同。 教育评价方案技术给出了一些不同方法的选取条件和相互之间的比较优势。如通过检查教师的教案、随机听课或学生给教师打分来评估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 或者根据教师在任课期间学生考试成绩的变化趋势来判断其优劣, 这样的评估方法并没有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 常常使判断结果不准确。为了能

16、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应该排除掉学生基础的差异这一因素, 一种评估教学质量的定量方法试图用马尔可夫链评估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体育课考试与评价系统动态机制建立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对比实验法对体育课考试与评价系统实行动态机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考试与评价系统实行动态机制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行性。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锻炼的热情,使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增强了体育和健康意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更好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考试与评价的功能。高校公体教学学生成绩实施进步度评价的实效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