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44173397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下学期高二语文下学期高二语文 4 4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0808时间:150 分钟 总 分:150 分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睥睨 n 倏忽 sh 石磴 dng 蚍蜉 p B.珪组 gu 愆期 yn 多瞋 chn 芟剪 shn C.矍然 ju 矫健 jio 见绐 di 交分 fn D.遄飞 chun 翩跹 qin 冏然 jing 贾人 g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花湖景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珠海等地的车辆

2、,在自行车租赁处更是车水马龙。景区环湖绿道长约 15 公里,沿途花朵姹紫嫣红,是市民踏青赏春的好去处。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跑步前行。A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紫嫣红 D三五成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温家宝总理 9 月 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 193 油田溢油事故 处理,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学生冒雨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在太阳底下暴晒夹道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发生, 我们的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这种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C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 严格

3、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心疾首。D2012 年春晚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合, 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 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 文 化” 。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 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他们亲热

4、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A B C D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 (22 分)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 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 山子。- 2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

5、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 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 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 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选自苏轼文集【注】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5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

6、一项是( )(3 分)A.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相类似B. 方山子傥见之与 或 许C 一发得之 射 箭D.方山冠之遗像 死者的相片6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B.欲以此驰骋当世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晚乃遁于光、黄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呼余宿其家 其皆出于此乎7方山子的一生可用“侠”“隐”两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一 组是( )(3 分)闾里之侠皆宗之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 B. C. D.

7、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 自得其乐。B方山子少时慕游侠,别人也把他当游侠看待;壮时折节读书,欲施展抱负,然而终不遇 时,以致愤世嫉俗,走上了归隐之路。- 3 -C听到作者被贬黄州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 ,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 解、同情,以及对排挤苏轼的奸邪小人的蔑视。D方山子弃富贵而就贫贱,弃功名而甘寂寞的可贵品质,对正遭贬谪的苏轼触动很大。本 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知音之情。9断句和翻译。(10 分)(1)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 分)弃车

8、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 方山子。(2)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3 分)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 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 分)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3 分) (2)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思归之情。请 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 (

9、4 分) 11补充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题,多选则按前题计分) (分)(1) 重湖叠巘清嘉, ,_。(柳永望海潮)(2) 以地事秦,_,_,火不灭。(苏洵六国论)(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_,_。(杜甫蜀相)(4)老当益壮,_,_,不坠青云之志。(王勃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 序)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英雄:全人类共同的话题潘天强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 态的文化现象。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 历史。 但是两者的共同

10、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 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 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 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节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 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 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 4 -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

11、贪官保 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 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 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 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 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 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 “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 一般是恶龙、巨

12、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 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 和波兰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 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 念在长期大一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手就是异类,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自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 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 气。 三国演义虽然有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

13、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 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 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男性为 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 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 为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 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 断增加。东西方在英雄

14、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1213 题为选择题,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对东西方英雄文化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东西方的英雄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例如,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例如,英雄爱美人。B东西方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女英雄。 C东西方的英雄虽然对待命运的具体态度不同,但东西方的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 D东西方的英雄都是讲义气重友情,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的;而在中国,英雄 则是替天行道

15、的。 B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英雄因爱“美人”而影响江山的事,但人们对这类事情的态度 却不尽相同。 C就“恶”而言,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 多于西方。 D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 被称为英雄。 14为什么说“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到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4 分) 15纵观全文,在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4 分)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8 题。 上山与下山 胡 炎 学生说:“走好,老师。 ” 老师说:“无碍,倒是你,好走。 ” 学生是高才生,当年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师是学术权威,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