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44172655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一一)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泸沽湖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盐源县的交界处,水域广阔,海拔 2 690 米,平均水深 45 米,是丽江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专家誉为“中国西南的一片净水” 、 “高品位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居住在这里的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大家庭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习俗(“阿夏”为摩梭语,意为亲密的情侣),地域偏僻和交通不便使摩梭人的文化得以保存完好,并具有较高的人文科研价值。但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摩梭人的文化将受到

2、商品经济的冲击,同时传统的耕作型的自然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向旅游服务型转变。(1)泸沽湖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该地的地形特点是_。(2)随着泸沽湖地区知名度的提高,去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形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有_(多选)。A旅游服务业发达B风景独特C地方文化独特D交通便利(3)到泸沽湖地区的游客中,按旅游目的划分,占绝对优势的是哪种?【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泸沽湖地区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分布,由于海拔高,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去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说明当地风景独特和地方文化独特,对大众有很强的吸引力。【答案】 (1)垂直变化明显 山河相间分布(2)BC (3)观光旅游。2阅读图文资

3、料,简述衡山的优势旅游资源。(12 分)衡山蜿蜒分布于湘江西岸。 “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 ,被称为“衡山四绝” 。古人乘船观赏衡山有“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之说。下图示意衡山中心景区。【解析】 旅游资源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从图中看出,人文旅游资源寺庙众多。从材料中可以分析,该地水文资源、地质地貌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答案】 历史名山,是五岳中的南岳;文化底蕴深厚(多古迹,寺庙);位于亚热带,降水丰富(多流泉飞瀑,多云雾),植被繁茂(观赏植物种类多);山地景观多样,风光壮丽。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

4、部,人口约 5 万,2001 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沿着沱江搭建的吊脚楼(如下图),独具特色,别有风味。从 2013 年 4 月 10 日起,凤凰古城将原来免费进入古城改为凭门票进城,向游客收取 148 元的门票费。(1)简析沱江两岸传统民居吊脚楼形成的地理原因。(2)评价凤凰古城收取门票对景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解析】 第(1)题,因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建设吊脚楼可以适应起伏较大的地表,且比较牢固;该地气候湿热,吊脚楼高出地面,有利于散热通风,保持干燥;该地植被较多,其中毒蛇、野兽等动物较多,较高的吊脚楼可以防止其侵袭;因吊脚楼高出地面,利于河道行

5、洪,便于水上交通。第(2)题,从有利方面分析,因当地环境容量有限,收取门票,可控制游客数量,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从不利条件分析,门票较高,游客数量下降,会减少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答案】 (1)沱江两岸地形崎岖,平地少;夏季湿热,吊脚楼有利于散热通风,保持干燥;可以防止毒蛇、野兽等动物的侵袭;利于行洪;便于水上交通。(2) 有利:收取门票,可控制旅游人数;提高游客旅游质量,保护当地旅游生态环境。 不利:高额的门票会影响游客的积极性,导致游客数量减少;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减少旅游收入。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如

6、图)。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景区海拔 2 000 到4 700 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 九寨沟是典型的山水组合景观,植被、水文、地貌组合相得益彰;在深秋季节,蓝天白云,植被的色彩多样,具有丰富的色彩美。分析其深秋景观的成因时,应主要从该地的秋季气候特征、地貌特征、植被水文特征等方面分析。【答案】 (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

7、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湖水清澈。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材料 世界地质公园黄山。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 1.4 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 6 500 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峰耸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 72 座),怪石千姿百态,由此形成了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起云腾

8、,铺天盖地而来。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以“四绝”名扬天下。(1)黄山雄踞于我国_省南部地区,构成黄山秀丽风光的物质基础花岗岩,按成因分类属于_岩。(2)说明形成黄山奇峰怪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3)请从水汽凝结的角度简要分析黄山云雾多出现在雨过天晴或日出前后的原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第(1)题,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第(2)题,由材料可知,奇峰怪石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而成。第(3)题,从水汽凝结条件的角度分析,即应从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水汽是否遇冷凝结和空气中凝结的多少三个方面来解释。【答案】 (1)安徽

9、 岩浆(侵入)(2)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或地壳抬升);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3)雨过天晴,空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易形成云雾;日出前后,由于地面辐射较低,气温低,水汽易凝结。6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材料一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峡谷中,九曲黄河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流至壶口时,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有“全国第二大瀑布”之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材料二 黄河水系图(图 1)和壶口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图 2)。图 1图 2(1)图中 A 河流的名称是_,B 地形区的名

10、称是_。(2)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原因。【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成因。读图可知,图中 A 河流流经西安,在秦岭以北,应为渭河;B 地形区在黄河河套处,应为河套平原;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汛期在夏季;流水的侵蚀作用在不同的岩石上表现不同,对坚硬的岩石侵蚀较弱,对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强,本图壶口瀑布坚硬的砾岩在上层,侵蚀弱,下层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强,发育成了瀑布。【答案】 (1)渭河 河套平原(2)由于岩性差异,造成流水的侵蚀差异,较坚硬的砾岩侵蚀弱,较松软的砂岩易被侵蚀,形成断面和水潭,发育成瀑布。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二

11、二)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 分)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上图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解析】 第(1)题,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第(2)题,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答案】 (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2)保障游客安全。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

12、分)材料一 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秀丽于一体,除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外,黄山旅游景观还有“春(35 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 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 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 月)观冰雪之花及雾凇”之变化。材料二 黄山冬雪雾凇图。(1)说明欣赏黄山春夏秋冬不同自然景色需要掌握哪些要领?(2)简述黄山雾凇的成因。(3)黄山云海最适宜在一年之中的_季,在_的天气状况中欣赏。(4)黄山四绝之一是“怪石” ,在游览时怎样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5)黄山迎客松常年站在

13、黄山上,迎接远方到来的游客,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果你去观看黄山松,可能不像人们所宣传的那种神态。这是否会影响你的欣赏?【解析】 第(1)题,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观赏时要把握观赏时机。第(2)题,黄山雾凇的形成与其气候特征及天气条件有关。第(3)题,夏季雨后,湿度更大,水汽更多,更容易成云致雾。第(4)题,地貌的天然造型,只能在特定的位置观赏。第(5)题,自然景观像什么形态,是通过想象来感知的。【答案】 (1)把握观赏时机。(2)黄山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空气湿度大,冬季强烈冷空气南下,气温急剧下降,水汽凝结在树枝上,形成雾凇景观。(3)夏 雨过天晴 (4)选择好观赏位置,充分发

14、挥想象。(5)不会的。自然景观像什么形态,是通过想象才感知的,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情景合二为一,才会顿觉天工之巧和美妙绝伦。所以黄山松像不像迎客姿态并不重要,关键要发挥想象,它像什么就是什么,并与自然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意外的收获和感觉。3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分)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经过地区及其沿途海拔变化图(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什么?(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成下表。线路项目 川藏线青藏线地貌景观_起伏和缓的雪山、高原寒漠等水域景观以湍急的江

15、水景观为主_植被景观_以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景观为主观赏视角以仰、俯视为主_【解析】 图中显示,川藏线穿越横断山区,跨越中国第一、二级阶梯,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植被垂直分异明显;青藏线南北纵贯青藏高原,沿途地势起伏较小,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显然高原景观的观赏以平视为主。【答案】 (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2)高山深谷 湖泊、河源风光 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垂直分带景观) 以平视为主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材料一 在崂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 18 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

16、人称“石老人” 。老公公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着潮起潮落,历尽沧桑,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这个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凿的艺术杰作,已成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标志。材料二 “青岛市旅游地图”和“石老人景观图” 。(1)根据图中信息说明青岛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石老人的地质作用。要欣赏到图中石老人景观独特的魅力,应注意哪些问题?【解析】 第(1)题,青岛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该地经济发达,市场容量大,交通便捷,因而旅游业发达。第(2)题,石老人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欣赏该类景观需要注意观赏的位置与角度。【答案】 (1)青岛市旅游资源种类多、组合好,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旅游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品牌高,资源的吸引力强,有特色;交通便利,市场距离近,青岛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市场容量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