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敷设方式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170665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敷设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敷设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敷设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敷设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敷设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敷设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敷设方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材料准备材料准备镀锌钢管(或电线管)壁厚均匀,焊缝均匀规则,无劈裂、沙眼、棱刺和凸扁现象。除镀锌钢管外其他材料的内外壁须预先除锈防腐处理,埋入混凝土内可不刷防锈器,但应进行除锈处理。镀锌钢管和刷过防锈漆的钢管表层完整,无剥落现象。管箍丝扣要求通丝,丝扣清晰,无乱扣现象,镀锌层完整无剥落,无劈裂,两端光滑无毛刺。护口有用于薄、厚壁管之区别,护口要完整无损。铁制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等,盒壁厚度应不小于 1.2mm,镀锌层无剥落,无变形开焊,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连接孔齐全。面板、盖板的规格、孔距应与底盒配套,外形完整无损,版面颜色均匀。使用各种型刚材质应符合要求,镀锌型钢的镀锌层完

2、整无损。螺栓、螺丝、胀管螺栓、螺母、垫圈等应使用镀锌件。其他材料:铁丝、电焊条、防锈漆等材料无过期变质现象。二、作业条件作业条件1)、暗管敷设各水平线和墙体厚度线已弹好,配合土建施工预制混净土板上配管时,在做好地面以前弹好水平线现角混凝土板内配管,在地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根据施工图尺寸盒位置配合土建施工预制大楼板就位完毕,及时配合土建在整埋板缝锚固筋时,将管路弯曲连接部位按要求施工完。预制空心板,配合土建就位同时配管。随墙(砌体)配合立管施工。随大摸板现浇混凝土墙配管,土建钢筋网片绑扎完毕,按墙体线配管。2)、明管敷设配合土建结构安装好预埋件。配合土建内装修油漆、浆活完成后进行明

3、配管。采用明管安装时,必须在土建摸灰后进行。3)、吊顶内或护墙板内管路敷设结构施工时,配合土建安装好预埋件内部装饰施工时,配合土建做好吊顶灯位及电器器具位置翻样图,并在楼板或地面弹出实际位置。三、质量要点质量要点煨弯处出现凹扁或大或弯曲半径不够倍数的现象,其原因及解决办法有:使用弯管扳手器时,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使用油压弯管器或煨管机时,模具应配套,管子的焊缝应在侧面。煨热时沙子要灌满,受热均匀,煨弯冷却要适度。暗配管路弯曲过多。敷设管路时,应按设计图要求及现场情况,延最近的线路敷设。预埋盒、箱、支架、吊杆歪斜,或者箱、盒里进外出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剔注盒、箱出现空、收口不好,

4、应在稳筑盒、箱时,其周围灌满灰浆,盒、箱口应急时收好后在穿线,安装器具。预留管口的位置不准确。配管时未按设计要求,找出轴线尺寸位置,造成定位不准。应根据设计图要求进行修复。电线管在焊跨接地线时,将管壁焊漏,焊接不牢、漏焊、焊接面不够倍数,主要是操作者责任心不强,或技术水平太低,应加强对操作者的教育、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焊接。明配管、吊顶内或护墙板内配管,固定点不牢、螺丝松动、管卡子固定点过大或不均匀。应采用配套管卡,固定牢固,保证间距均匀。暗配管路堵塞,配关后应及时扫管,发现管堵及时修复,配管后应及时加管堵将管口堵严。管口不平齐有毛刺,断口后未及时将管口处理光滑。焊口不严破坏镀锌层,应将焊口

5、焊严,受到破坏的镀锌层应及时刷补防锈漆。四、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暗管敷设工艺流程明管敷设工艺流程五、成品保护成品保护剔槽不宜过大、过深或过宽。预制梁柱与预应力楼板均不得随意剔槽打洞。混凝土楼板、墙等均不得擅自断筋。现浇混凝土楼板上配管时,注意不要踩坏钢筋,土建浇筑混凝土时,应安排电工看守,以免振捣时损坏配管及箱盒移位。如发生管路损坏应及时修复。明配管及安装电气器具时,应保持顶棚、墙面及地面的清洁完整。搬运材料和使用高凳、梯子时,不得碰坏墙面、门窗等。吊顶内稳盒配管时不得踩坏龙骨,严禁踩着龙骨行走,刷防锈漆使不得污染墙面、吊顶或护墙板等装修成品。其他专业在进行施工时,应注意不得碰坏电气配管。严禁私自

6、改动电线管路。管槽敷设工艺管槽敷设工艺 (1)金属管的要求。在弱电工程中,金属管应符合设计工艺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及连接。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弱电工程中,管子和管子、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采用直接、锁母等配件连接。 (3)金属管的弯曲。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 3 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 2 个,并不应有 S 弯

7、出现。在弱电工程中,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4)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 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 2-4 扣。 (5)金属管的敷设。a.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的工艺要求如下: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 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 15-25mm,直线布管 30mm 处设置暗线盒。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弱

8、电工程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 0.1%的排水坡度。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 0.5m。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b.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金属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 2.5 倍。 c.弱电工程中,要将将多个线缆箱并排放在一起,并使出线口向上;d.加标注,纸箱上可直接写标注,线缆的标注写在线缆末端,

9、贴上标签;e.将合适长度的牵引线连接到一个带卷上;f.从离配线间最远的一端开始,将线缆的末端(捆在一起)沿着电缆桥架牵引经过吊顶走廊的末端;g.移动梯子将拉线投向吊顶的下一孔,直到绳子到达走廊的末端;h.将每 2 个箱子中的线缆拉出形成“对”,用胶带捆扎好;i.将拉绳穿过 3 个用带子缠绕好的线缆对,绳子结成一个环,再用带子将三对线缆与绳子捆紧;j.回到拉绳的另一端,人工牵引拉绳。所有的 6 条线缆(3 对)将自动从线箱中拉出并经过电缆桥架牵引到配线间;k.对下一组线缆(另外 3 对)重复第“h”步的操作;l.继续将剩下的线缆组增加到拉绳上,每次牵引它们向前,直到走廊末端,再继续牵引这些线缆一

10、直到达配线间连接处。弱电工程中,当线缆在吊顶内布完后,还要通过墙壁或墙柱的管道将线缆向下引至信息插座安装孔。将双绞线用胶带缠绕成紧密的一组,将其末端送入预埋在墙壁中的 PVC 圆管内并把它往下压,直到在插座孔处露出 25-30mm 即可。弱电工程的每个系统线缆在桥架和竖井内要求分开布放、绑扎,在布线缆时,避免拉力过大和不匀,线缆头要有标签编号。6、建筑物垂直干线线缆布线工艺本系统采用室内多模光纤或双绞线做为垂直干线的主要载体。弱电工程弱电工程电缆敷设工艺:电缆敷设工艺:(1)干线电缆的长度应根据图纸设计长度进行选配或定做,以避免干线电缆传输过程中的电缆接续.。(2)电缆采用穿管敷设时,应先扫清

11、管路,将电缆和管内预留的带线绑扎在一起,用带线将电缆拉到管道内。(3)电缆架空敷设时,应先将电缆吊线用夹板固定在电缆杆上,再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在吊线上。挂钩的间距宜为 0.5 m 0.6m。根据气候条件要留有一定的垂度。(4)当架空电缆或沿墙敷设电缆引入地下时,在距离地面不小于 2.5 m 的地方采用钢管保护;钢管应埋入地下 0.3 m 0.5 m。(5)沿墙壁架设电缆,应在墙上装好墙担和撑铁,把吊索固定在横担上,然后用电缆挂钩将电缆卡挂在吊索上。墙担间距一般不大于 6 m。(6)电缆采用直埋方式时,必须使用具有铠装的能直埋的电缆,其埋深不得小于0.8m。紧靠电缆处要用细土覆盖 10cm,盖沟

12、盖板,并做标记。在寒冷的地区应埋在冻土层以下。7、弱电工程设备布线与标识:(1)机房内通常采用地面线槽,电缆由机柜底部引入。电缆敷设应顺直,无纽绞,不得绑扎;在电缆进出线槽时,应在拐弯处绑扎,并注意拐弯半径,不能将电缆折坏。(2)当采用电缆桥架时,电缆应由机柜的上方引入机柜。(3)按照弱电工程图纸采用电视电缆和 F 型专用插头连接各设备。将机房供电电源引至净化电源后,再分别供机房内设备使用。机柜背侧各电视电缆线和电源线应分别布放在机柜的两侧线槽内,按回路分束绑扎。安装于机柜的设备应标识设备所接收的频道;电缆的两端应留有余量,并做永久性标记。关于人(手)孔管道敷设方式在智能住宅小区内以人 (手)

13、孔管道方式敷设弱电线缆是最常用及最主要的敷设方式。 与本敷设方式相关的主要国家级规范及图集如下: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ll9:2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T 42-81 本地电话网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95 地下通信电缆敷设 94X102 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 YD5062-98 通信管道人孔和 管块组群图集 YDI 一 10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上述规范及标准图集已十分清楚的规范了一般工程中弱电室外布线的设计方法,无需在这里再进行重复, 本文仅是结合智能住宅小区的特点探讨个人 对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工程的施工图设计问题的

14、理解及作法。41 关于人(手)孔的采用 在做智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布线设计的人 (手)孔的选用时,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按传统设计方 式选用的人(手)孔, 其体量大,不方便在智能住宅小区内使用,这是因为开发商为了提高土地利 用率,总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建更多的房子,使得智能住宅区内可提供给各专业敷设地下管道的位置相对狭小,加之各专业的管道种类多、 数量大、管井密, 使施工图管道综合困难重重。争地盘、 争埋管深度屡见不鲜,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4X102“地下通信电缆敷设 “选用的人孔体量大,既使是选用小号人孔其长x 宽也是 3m 多乘 2m 多,其中人(手)孔的两道墙壁厚就占 098m

15、 之多,当然,我们可以在工程实践中建议用钢筋混凝土墙来替代砖砌墙可以大大减小这近 lm 的长度,从而减小了一部分体量,通常可减到每道墙厚O12-016m,即钢筋混凝土现浇墙是砖砌墙的 13。(这是非标准设计,不作推荐)。另外,我们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国标图集中人(手)孔的体量那么大呢, 原来我们所采用的通用图集原先是专为室外电话电 缆敷设而设计的, 它能适合大对数铜芯电话电缆的敷设, 适合容量达上千 对甚至几千对电缆的穿 人,也能提供在人孔内进行大对数电缆的接续 (这要求在人 (手)孔内有很大的空间 )。而在智能住宅小区内的室外弱电布线设计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众多的智能系统的线缆, 不仅仅只是一种

16、电话 电缆,当然也有的是较大对数的电话电缆,但更多的、大量的是外径不大于20mm 的各类电缆或光缆,对于较大线径的电话电缆。由于我们采用了交接配线方式配线 (对交接区直接配线,由物业中心机房向各个交接配线区敷设的直达电话电缆多为400、500、600 对的电缆,其外径 不太大,并且我们可以努力争取作到无需在人孔内 做电话电缆的接续或分支 (在使用 SK 系列手孔时,由于该手孔的特殊结构,可以将被接续的电缆引出手孔在地面接续后再放回手孔 ),也就无需对人(手)孔要求有较大的空间。 至于小线径的电缆及光缆在相对狭小的空间更能适应。所以,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智能小区的室外弱电布线设计中在人(手)孔的选用上, 降低规格使用是可行 的,是可以将人(手)孔变的较传统作法所用人(手)孔在体量上有所减小,投资上有所降低 具体作法: 将国标图集 94X102“地下通信电缆敷设 ”中的小号直通人孔用手孔替代;原先使用小号拐弯人孔、小号分歧人孔、小号扇型人孔用小号直通人孔替代; 对于重要部位,如 “局”(物业中心机房 )前人孔、电缆量大的干线转弯处或三通、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