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详细规划说明书——以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为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4163720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详细规划说明书——以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详细规划说明书——以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详细规划说明书——以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详细规划说明书——以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详细规划说明书——以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详细规划说明书——以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详细规划说明书——以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为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扬州市食品加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 区域位置与规划背景 一、区域位置 扬州市食品加工区位于扬州市主城区东南部,南绕城公路以南,古运河与京杭大运 河之间,在东南分区范围内。 二、规划背景 根据沿江开发的总体要求,结合扬州市范围内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空间资源进一 步优化配置,进一步改变我市食品工业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问题,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 动食品加工区合理集聚,拟将老城区范围内的食品加工企业逐步迁出。考虑到食品加工企 业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和影响,经多方案选址论证,食品加工区选择在城市东南分区较为 适宜。 第二章 现 状 概 况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东至规划联谊路东水系,南至横

2、沟河,西至园区规划的西环路,北至南 绕城公路,总用地面积 1.79 平方公里。 二、现状分析 规划区内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地面高程在 4.3-6.1 之间,地质条件一般;水系丰 富,属于典型的长江漫滩区自然地理环境。 规划区内以农田为主,有部分农民庄台,分别隶属于汤汪乡横沟村三联组、花园组、 罗丝组、东庄组,横桥组、横沟组、陈介组、横二组、吴庄组,连运村居庄组及九龙村四 组;另有长城包装厂、广陵时兴工艺品厂、预制构件厂、扬州远东复合厂、新城电力机械 厂、扬州鑫威有限公司、成功气体有限公司,双桥弹簧厂等十余家工业企业。 三、交通条件 1、对外交通 规划用地位于东南分区,现状对外交通主要是扬圩路和

3、东侧的汤汪路,规划道路有 城市主干路的新扬圩路和用地东侧的运河南路。根据宁通高速公路扩容改造的预可方案, 规划在运河南路处设高速公路出入口,将极大的改善本地段的交通条件和提升本地段的区 位优势。 2、内部交通 园区内现状有东西向的连心路,已初步具备了开发条件。 第三章 规划依据和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 版) 4、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5、市有关部门及广陵区对食品加工区规划的指导意见。 二、规划目标 规划力求创造一个高效、便捷、清洁、优美、安全的花园式工业园区,为投资者提 供一个理想的投资环境。 第四章 用地

4、总体布局规划一、园区发展目标 按照现代化,新世纪的战略要求,加速加工区“服务社会化、环境园林化、管理数 字化”进程,把食品加工区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二、建设目标 1、重点致力于改善加工区的内外部交通条件,形成园区合理有序的路网和通畅的 对外交通体系。 2、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协调配套的市政设施,供电、邮电、道路、供 水、绿化、环卫等设施达到国家的定额指标。 3、建设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厂区,每个工业企业都能形成 花园式厂区。 4、建设沿河、沿道路绿化带,增加绿地,提高园区的绿化覆盖率。三、规划布局原则 1、基本按照方格网形式,理顺园

5、区路网,以利形成合理的用地布局。 2、规划布局体现阶段的完整性,同时富有弹性,土地利用体现兼容置换的可能, 提高园区内的土地使用率。 3、加工区内地块划分尽可能保持灵活性及伸缩性,使地块有“一分为二”或“合 二(三)为一”的可能性。 4、协调解决好工业园区用地同周边建设用地协同发展的关系。四、规划用地布局 1、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体现现状用地的合理调整与延续,分为二大块:新扬圩路以东为一期工业 用地,新扬圩路以西为二期工业用地,在新扬圩路两侧控制一部分公共设施用地,作为工 业园区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中心。 2、工业用地(1)规划原则 注重加工区厂房的外观设计及工业区整体环境的协调,露天堆场必须严格

6、控制。 从整体空间角度出发,用地布局体现现代工业精神讲效率,重时效。 有少量污染的工业项目必须达到国家污染排放标准。 项目选址宜按食品工业门类布置。(2)规划布局用地以新扬圩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其中东片为一期开发用地,西片为二期开发用地,在东侧连心路和南绕城公路之间以及西侧富民路与南绕城公路之间规划建设标准厂房,一是为吸纳规模较小的投资者,二是考虑南绕城公路的景观要求。标准厂房宜以2-4 层建筑为主。(3)在园区工业用地划分时,以 1.5-3 公顷为基本模数,保持其用地的灵活性及伸缩性,使地块有“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的可能性。3、配套服务用地规划配套用地布置在新扬圩路两侧,东侧主要以

7、园区管理用地及生活配套用地为宜,西侧主要以为食品加工企业营销服务为主的市场用地。4、指标控制容积率:为保持合理的土地利用,保证一定的土地利用率,规划本园区内的工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 1.0 以下,不宜小于 0.5;标准厂房用地容积率控制在 1.2 以下,不宜小于 0.8;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容积率原则上应在 1.5 以下,不宜小于 1.0;新扬圩路西市场用地容积率原则上控制在 1.5 以下,但不宜小于 0.8。绿地率:工业地块内绿地率必须达到 35%以上,以创造一个生态的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区。建筑密度:标准厂房控制在 45%以下,其余工业用地控制在 50%以下。市场用地控制在 40%以下,生活配套设

8、施用地控制在 35%以下。5、土利利用适建范围规划 考虑到规划的弹性,用地性质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但应符合扬州市食品 加工区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表的规定,详见下表。 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表规划土地使用类 适建建筑类别一类 工业二类 工业公共 绿地配套服务 用地防护 绿地多层通用厂房 专业厂房 低层仓库 配套服务用房 注:表示允许,表示有条件允许,表示不允许。 6、当开发需要时,可以合并或细分地块,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细分地块必须有道路通入; 2、地块细分后剩余部分应能满足建设条件; 3、合并地块必须合并同类性质用地块; 4、合并地块时不影响城市道路及园区内主要道路建设用地; 5、合

9、并地块后市政设施容量不能大于原地块市政设施容量之和。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一、道路系统 1、对外交通 规划食品加工区主要对外道路南北向为新扬圩路,主要连接城区和港口分区;东西 向为连心路,宁通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完成后连心路作为主要对外联系道路。2、内部交通 区内道路系统结合现有道路、河道走向规划为方格网状,分为城市道路和内部道路, 其中城市主干路有新扬圩路,城市次干路有富民路,老扬圩路和联谊路等。内部道路则根 据用地布局,进区企业用地规模灵活控制。 道 路 红 线 宽 度名 称等 级红线宽度 (米)断面形式退让道路红线距离 (米)新扬圩路城市主干路40.0三块板20 老扬圩路城市主干路34.0

10、三块板15 富民路城市次干路25.0一块板8 联谊路城市次干路25.0一块板5 连心路城市次干路25.0一块板5 西环路城市次干路25.0一块板5 内部次道路16.0一块板3 二、停车场(库),各类建筑必须按要求在自身用地内配建停车场(库),停车泊 位指规划地块内必须设置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泊位的最低值,停车泊位数中机动泊位指标 准小轿车为标准当量计算。机动车停泊位以 30 平方米/辆计算,自行车单排停放以 1.2 平 方米/辆计算,双排停放时以 1.6 平方米/辆计算。 三、出入口控制 1、各地块主要出入口方位应设置在城市次干道和园区内部道路上,城市主干路上不宜 设机动车出入口,以减少对城市交

11、通的干扰。 2、地块出入口距主次干路交叉口应大于 50 米以上。 3、地块面积小于 2.0 公顷,只允许设一个出入口,地块面积大于 2.0 公顷时,设置一 个以上的出入口。 第六章 绿地系统规划 园区绿地系统重点为防护性绿化隔离带,确保加工区对周边地带的影响最小化。 1、公共绿地 在新扬圩路、老扬圩路与南绕城公路及连心路围合的用地以及新扬圩路与富民西路、 瘦西湖规划为园区重点的公共绿地,为园区提供公共休闲场地,改善局部生态环境。 2、防护绿地 沿宁通高速公路设置不小于 100 米防护绿化,沿新扬圩路、横沟河及东侧河道以西布 置外围绿化隔离带,宽度为不小于 20 米;既创造了优美的道路景观,又使

12、工业园与城区有 效隔离。 绿化廊道的宽度控制服从技术规定,提高生物多样性、有效过滤污染物,控制水土流 失,创造良好景观等方面考虑而取值的。 另园区企业内部绿化用地不计入公共绿地指标,不参加建设用地平衡,但因其对园区 环境作用重大,故对各地块绿地控制率不低于 35%。 第七章 基础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规划原则 (1)给水管网环状布置,确保生产、生活和消防等用水安全。 (2)加工区内工业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生产工艺对水压有特殊要求的,由 各单位自行调节。(3)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生产工艺对水质有特 殊要求的,由各单位自行处理。 (4)遵循国家现行的给水

13、设计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2、规划用水指标 工业用地:150 立方米/公顷日 道路用地:20 立方米/公顷日 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20 立方米/公顷日和 15 立方米/公顷日 3、规划用水量 根据规划用水指标,以及规划人口和各类用地性质、用地面积,计算规划用水量为 28555.4m3/d。 4、水源规划 本次规划范围内给水由扬州市第四水厂供水,水源取自长江瓜洲段。第四水厂现状 生产能力 10 万立方米/日,规划设计为 20 万立方米/日。 5、给水管网规划 (1)给水管网沿新、老扬圩路引入,沿地块内部规划主次支路成环状管网布置, 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性,便于地块多方位开口接管。 (2)给水管在

14、道路下的管位,沿路西、路北布置。 (3)按城市给水设计规范,结合给水管道设置消火栓。消火栓之间距离不得大于 120 米。 二、污水工程规划 1、规划原则 (1)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2)规划建设用地内全部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排水管网收集,全部送至东侧汤 汪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尾水排入京杭大运河。 (3)园区内雨水全部由管道分片收集,就近排入水体。 (4)所有工业企业污水排放必须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和污 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规划污水指标 工业用地:120 立方米/公顷日 3、规划污水量 根据规划用水量、污水排放指标,经计算得规划建设

15、用地规划污水量为 21480 立方 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85%,污水集中处理量 15519.3 立方米/日。 4、污水处理厂 汤汪污水处理厂位于加工区东侧,规模为 20 万立方米/日,处理深度为二级。污水 经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入京杭大运河。 5、污水管网规划 (1)污水管道规划至主、次干路级,以主干路为主。 (2)污水管道在道路下的管位为路东、路南,道路宽度超过 40 米的宜两侧布置。 (3)污水管道经主干管收集后排入汤汪污水处理厂。 三、雨水工程规划1、雨水量计算(1)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扬州市暴雨强度公式:8248.13(1+0.641Lgp)q=(t+40.3)0.95式中:q暴雨强度

16、(L/sha)P重现期,取 1 年,按 5 年核算。t集水时间(分钟),取 10 分钟。(2)雨水量Q=qF(升/秒)式中:Q雨水量(L/S)q暴雨强度(L/Sha)综合径流系数,经加权平均法计算取 0.65F汇水面积(公顷)2、雨水管规划(1)根据河流位置、地形、道路等划分汇水区域,在主干道上布置雨水主干道,分片收集后排入附近河流。(2)因规划区内地势低于城市防洪水位,雨水排入河道后,设抽排站排入古运河。(3)为保证雨水管道自然排放,建设用地高程应高于常水位 50cm 以上。(4)雨水管道在道路下的管位,当为三块板道路或道路红线宽度在 36 米以上时两侧布置,其余都布置在道路中间。3、河道整治规划(1)在规划建设中,对现有水系进行综合整治,清淤疏浚,提高调蓄能力,对现有河道按规划要求清淤除障,保持贯通,以增加蓄纳能力。(2)结合水利建设、绿化造林等规划,统一整治湖泊河道。河道两侧堤防与绿化带相结合,并由水利部门结合机排灌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