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13701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编号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请书推荐学院 荣昌校区基础部 课程名称 公共体育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04 教育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0402 体育 课程负责人 曹子毅 申报日期 2009 年 4 月 26 日 西南大学 制2009 年 4 月 6 日2填 写 要 求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三、请以 word 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31课程负责人情况姓名曹子毅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3

2、.26最终学历大学本科职称教授电话02346751128学位教育学学士职务基础部主任传真02346751128所在院系基础部E-1-1 基本 信息通信地址(邮编)重庆市荣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基础部(462460)1-2 教学 概况1 1主要讲授课程主要讲授课程公共体育课 2004 年 576 学时;2002 级、2003 级约 240 人;2005 年 576 学时;2004 级、2003 级约 240 人;2006 年 576 学时;2004 级、2005 级约 240 人;2007年 576 学时;2005 级、2006 级约 240 人;2008 年 576 学时;2007 级、2006

3、 级约240 人;2009 年 288 学时,2007 级、2008 级约 240 人。2 2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 院田径代表队训练改革与实践项目主持人2、 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个性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主持人3、 大学生体育教育与学生思想教育研究项目主持人4、 高校体育课效益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主持人5、 体育与健康项目主持人6、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研究项目主持人。3 3教学论文教学论文 第一署名第一署名 1、 高校体育课效益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成都体院学报 2004,4ISSN1001-9154 2、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思想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

4、003、13、 大学体育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社会科学研究 2003、54、 加强教学工作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社会科学研究 2007、641-3 学术 研究1 1研究课题和奖励研究课题和奖励1、 院田径代表队训练改革与实践项目主持人 获学院第三届教学成果三等奖;高校体育论文一等奖2、 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个性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主持人 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西南区农业高校体育论文一等奖。3、 体育与健康教程主编 西南农大第五届教学成果三等奖。4,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研究项目主持人。在 2005 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上获得一等奖。2 2学术论文学术论文 第一署名

5、第一署名 1、 中长跑训练方法及其演变规律研究成都体院学报 2005,1ISSN1001-91542、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11 ISSN 1007-36123、 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 2004、6ISSN1000-476952教学队伍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曹子毅男1955.3教 授体育教育主讲教师江文理男1960.3副教授体育教育主讲教师叶常青男1966.9讲 师体育教育主讲教师刘祖福男1968.7讲 师体育教育主讲教师余志明男1969.3讲 师体育教育主讲教师余 军男1972.讲 师体育教育

6、主讲教师2-1 人员 构成钟 轲女1971.9讲 师体育教育主讲教师62-2 教学 队伍 整体 情况1.1.教学队伍的职称和知识结构教学队伍的职称和知识结构(1)教师总人数 7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1 人,讲师 5 人。(2)硕士 3 人。毕业于西南大学。学士 4 人,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3)年龄结构:50 岁以上 1 人, 45 岁以上 1 人,40 岁以上 3 人,35 岁以上的 2 人。(4)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体育理事会理事、川南区高校体育理事会副理事长。2.2.教师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教师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1)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从事教学经历高级职称 312

7、 年、讲师 6-12 年。(2)年终考核成绩均在合格优秀;(3)近三年来学生评教满意度 2006 年平均 89.48 分,2007 年满意度 92.75分,2008 年满意度 94.68 分。均为百分制评分,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教满意度在校区名列前列。3.3.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1 1)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制定了青年教师管理试行条例、青年教师业务考核试行办法、青年教师听课卡、青年教师培养任务书;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外语、学历等培训,支持教师参加专项业务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配备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负责培养 12名青年教师的培

8、养;加强教师学历培训,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学位;支持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定期对教师进行技术、理论、体能、教学、科研、训练等方面工作进行量化考核;35 岁以下的教师每年必须撰写 1-2 篇论文,所有青年教师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普通话、计算机过级考试。(2 2)效果:)效果: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体育课程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校内外同类课程教师中优势明显。教授 1 名,年龄 54 岁;副教授 1 名,年龄 49 岁;讲师平均年龄为 39.8 岁。西南区农业院校体育专家组成员 2 人,川南片区高校体育理事会副理事长 1 人,西南区农业院校体育理事会理事 2 人,西南大学荣昌区学术委员 1 人;硕士 3 人

9、,青年教师还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一级裁判员。72-3 教学 改革 与教 学研 究1.1.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主要是现代体育教育理论、体育课程 建设。 在由每学期 30 学时增加到 36 学时的情况下,提出了我校体育课程设置现 状及对策研究的公共体育课教改项目,制定了“我校体育“能级”教学模式, 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增加了大三体育选 修课”的教改实验方案,建议大力开展课外体育工作,坚持课内外一体化设计, 优化体育整体桔

10、构,建立完善管理体制等举措。建议通过体育“能级”逐步培养 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通过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论文我校体育“能级”教学模式的初探在 2009 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体 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上获得一等奖。 在现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情况下,进行了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学生 体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 07 年学校青苗基金项目,针对对我校大学生体质现 状的调查研究,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进行合理有效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的 调整,在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同时,加强其身体素质的练习和测试,并将其纳 入该学期的体育成绩的考核中。通过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论文浅谈 高校体

11、育课程改革在 2009 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上获 得一等奖。 两项改革的任务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扩招后所面临的教学资源 紧张的矛盾;二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实质性转变;三是着手解决了大学体育 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衔接,结合教学实际,探索了新形势下高校公 共体育教学的新体育“能级”模式,使大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逐级稳步提高;四 是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优化了体育课程的整体桔构,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 “学习平台” ,使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了自主锻炼的能力,有利于终身体育思 想的培养,高效益地完成了体育课程目标。 2.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1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体育教研室 2004 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 20 余篇,主要教改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普通高校快乐武术教法初探和普通高校大学生武术意识的培养.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5、10论体育课堂中的个性复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9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8、10高校体育课 效益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成都体院学报.2004 3.3.教学成果教学成果 (1)课程建设:体育课程是原西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并经专家组评审 验收达合格标准。学校一贯执行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各项举措,教学 效果良好。 (2)教学(教材)成果:主持的体育课程改

13、革项目在我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在近 5 年来均在 98.85以上。 4.4.科研科研我校体育“能级”教学模式的初探和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 2009 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西南区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上均获得一等奖。 加强教学工作 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社会科学研究 2007、6中长跑训练方法及其演变规 律研究.成都体院学报.2005、1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研 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11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 科学研究.2004、683课程描述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体育课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校区公共体育

14、课程教学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体育普修课到普修加专项教学课,直至现在实行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以兴趣选项模式逐渐过度到体育能级模式,以一,二年级兴趣选项课延申到三年级的体育选修课。先后经历了多次教学大纲的修订与使用。校区在体育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曾几度发生变化,曾经教学条件较差,校区体育课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体育师资力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强;在“全民健身”的同时,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手段和内容没有及时适应大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体育设施也难以满足相应的需求;随着“健康第一” 、 “快乐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的提

15、出以及“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校区体育课程教学也在方方面面寻求改革和突破,收到了实效。根据校区实际,在教学上,学生一进校就采取了自主选体育项目的选课方式、每个选项第一志愿均在 95%以上,充分尊重同学的意愿,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激发了热情,同学们普遍反应良好,学生的积极性高、专业技能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选项目同学的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了、锻炼次数也多了,改革后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使原来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锻炼,对同学们的健康教育目的也得到了充分实现,另外对同学体质差的同学分流到体育保健班学习。在教学中对学生贯彻一个指导思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使学生在课后复习提高成为自觉行为,三年级实行体育选修课后,学生的体育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有部分同学已成为各体育协会的积极分子和骨干,由于在体育教学全面实行自主选项,实行普修加选修体育课模式,使校区体育课效果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 。93-2 教学内容1.1.实施了新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实施了新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模式的背景的背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健康第一”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大学扩招、 “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普通本科教学总学时大幅度压缩,在这种趋势下,我体育必修课总学时为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