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136215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宝坻区大钟高中导学学案年级高一主备人何秀平学科语文导学案编号 01课题林黛玉进贾府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的字音、字形、字义2、了解作者及红楼梦。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导学过程 一 一、预习反馈 1.识记字音 阜盛( )敕造( )嬷嬷( )丫鬟( )斟上( )杜撰( ) 怯弱( )癞头( )疯癫( )放诞( )绾着( )宸翰( ) 璎珞( )盘螭( )绉裙( )裉袄( )嫡亲( )攒聚( ) 翠幄( )轩峻( )厢庑( )錾金( )黼黻( )忖度( ) 美人觚( )孽根( )溺爱( )小幺( )咳嗽( ) 盥手( )懵懂( )瞋视( )诽谤( )辜负( ) 韶光( )纨绔(

2、 )罥烟眉( )两靥( )颦颦( ) 2.辨字形 嫡( ) 敕( ) 钗( ) 帷( ) 谪( ) 赦( ) 杈 ( ) 帏( ) 2释词语3通词义(古义今义)形容: 偏僻: 风流: 乖张: 仔细: 惫懒:可怜: 总角:便宜: 风骚:纨袴: 膏粱: 态度: 一、新知导学 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一:1.曹雪芹简介:曹雪芹(约 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 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等祖孙三代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 60 年之久。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雍正继位后,

3、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因牵连了进去,在雍正五年被革职抄家,曹 家从此衰落。到了乾隆初年,曹家似乎又遭到一次更大的祸变,从此就一败涂地了。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 “包衣” (满语奴隶之意) ,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 过康熙的“侍读” ,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康熙皇帝六 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2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 被罢官,抄家,家道

4、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的贵 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 。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 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从而产生思 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 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 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红楼梦创作过程: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

5、中披 阅十载,增删五次” 。据专家考证, 红楼梦共 110 回,前 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 10 年左右就已经 传抄问世,后 30 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 挽回的损失。到了 18 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 40 回,补成了现行的 120 回本。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 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 “,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3小说常识概况: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物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6、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 “小说的三要素”。小说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说按内容可分为: 历史小说、现代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二: 1.红楼梦红楼梦被誉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异常广阔。书中涉及的人 物从皇亲国戚、贵族官僚,到丫鬟小厮、僧道商农,几乎涵盖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它对封建社 会的官僚制度、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婚姻制度、科举制度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等都作了深刻的揭露 和批判。此外,此书对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制艺尺犊、医药卫生、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 设、烹调饮食等都有细致的描写。作品规模宏大,结

7、构严谨,人物众多。作品的语言凝练自然、准 确传神,达到了空前纯熟的境地。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书,由它引发的“红学”已经是国际显学。 2. 红楼梦背景资料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 “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 。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其实在王朝鼎 盛的背后隐藏着重重的危机。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剧,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统治 阶级内部也分朋树党,争权谋位。另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 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 是处于萌

8、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 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 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 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与罪恶,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 亡的历史趋势。 3.课文背景资料: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 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3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

9、 、 “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 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 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 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 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 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

10、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 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 代出来。 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 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 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课文标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 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 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 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

11、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 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 楼梦很有意义。 4.相关评论: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 ,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 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 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清代流行一句话:“开卷不谈红楼梦 ,纵读诗书也枉然。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 之作。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 红楼梦的最大价值是

12、给中国古典文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把女人当人, 对女性尊重。曹雪芹饱含深情地谱写了一曲女性的颂歌, 红楼梦中的女子几乎个个都是美丽聪慧、 冰清玉洁的。作者通过宝玉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正因为宝玉把女人当人,他在当时 的人们眼里是什么样子呢?是孽根祸胎,是混世魔王。 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是枉然。 清竹枝词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冯其庸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 探究问题一:探究问题一:1、通读课文,理清思路:这篇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按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 内容?请归

13、纳概括。探究问题二:探究问题二:2、快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林黛玉进贾府都见到了哪些人?三、达标训练4这篇课文选自 第( )回,题目为编者所加。 红楼梦的作者是( ) ,名霑,字梦阮,号( ) ,又号芹圃、芹溪。 课文以( )为中心事件,通过林黛玉 的所见所闻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 作者介绍人物有详有略,重点介绍的有( ) 、 ( ) 、( ) ;仅作外貌描写,连名字也 没有点出的是( ) 、 ( ) 和( ) ;只是介绍而并没有出场的是( ) 、 ( ) 。 给字正音 敕( )造 阜( )盛 绾( )着 内帏( ) 盥( )沐 两靥( ) 忖( )度 宫绦( ) 解释词语 小厮: 纳罕: 敛声屏气: 敕造: 懵懂: 惫懒: 潦倒: 纨绔: 四、拓展提高: 阅读欣赏(一) 1.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絮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