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汇报2篇.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4133333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工作汇报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扶贫工作汇报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扶贫工作汇报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扶贫工作汇报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扶贫工作汇报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工作汇报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工作汇报2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扶贫贫工作工作汇报汇报2篇篇【扶贫工作汇报例一】X月份以来,团风县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科学部署,精心组织,创新思路办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是“八个抓好,八个把握”:一是抓好全面统筹,把握总体方向。8月底县委召开了四届九次全会,确定了“1347”扶贫攻坚战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主攻方向。出台了中共团风县委、团风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以及相关配套文件,逐步完善精准扶贫政策支撑体系。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和指挥部,7个工作专班各负其责,按照“四个一批”精准扶贫举措认真落实、深入推进。我和县长分别与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签订了军令状,随后各乡

2、镇与各村也签订了军令状,通过军令形式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精准扶贫全力进攻、决战决胜的作战态势。二是抓好精准识别,把握关键环节。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整个扶贫工作的基础,是最关键的环节。我们选派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88个“第一书记”进村入户,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摸底,按照五步工作法(即入户走访调查、审核复查、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公示公告、开展数据录入五个步骤),县乡村三级联动,严把“一算四看”标尺,对贫困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全县精准核定贫困对象25268户、70651人,其中需产业扶贫的35911人,需易地搬迁的8332人,需医疗救助的17311人,需政策兜底的17647人。同时对所有贫困人口实

3、行建档立卡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此项工作在全市领先。三是抓好因人施策,把握精准要义。我们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根据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分类施策,除易地搬迁一批、医疗救助一批、政策兜底一批外,特别注重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产业扶贫,坚持因人施策、一人一策的原则,帮助他们精准选择产业帮扶路径,筑牢增收脱贫的基础。注重发挥市场主体帮带作用,利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级公司、产业基地、农业大户等资源优势,通过吸纳就业、股份合作等有效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已落实市场主体356个,带动贫困户近3万人,其中,各类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8735人,山河集团带动2400人,东坡集团带动XX人,鸿路、辉创等钢构企业

4、带动727人,贾庙向阳红养殖基地带动200人。四是抓好机制创新,把握市场规律。我县大胆探索“五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模式,牵手农商行,创新开展了的“两免一补”(免担保、免抵押、补贴利息)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由县政府筹资1500万元,按1:5的放大比例发展贷款业务,实行多方监管,风险共担,分类授信,按“效”贴息,通过政策扶持,极大地刺激了市场主体参与扶贫的主动性。截至11月底,全县发放贷款共计万元,其中直接发放贫困户127户、万元,发展特色养殖基地176个,种植基地万亩,带动近XX人增收脱贫。这项工作被相关媒体誉为“金融扶贫的团风样板”。五是抓好督办推进,把握工作进度。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们以“三个

5、一”为载体,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一乡一幅作战图,包括时间表、任务图、责任人;一村一套展板,包括村级简介、贫困户公示栏、扶贫规划、“四个一批”帮扶一览表、干部包扶一览表等内容;一户一个档案盒,将贫困户申请书、贫困户登记表和入户调查表、贫困户帮扶脱贫计划、干部帮扶情况、贫困户脱贫评估表、脱贫认定书等资料建档立卷。挂点县领导和督查专班定期或不定期到乡镇、村检查“三个一”落实情况,督办工作进度,我也经常下村调研扶贫工作,特别注重核查“三个一”的真实性和操作性,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求真务实,取得实效。六是抓好责任主体,把握任务要求。为不折不扣地落实、完成好精准扶贫这项政治任务,我们采取“4

6、32”包保方式(即副科级以上干部包4户,一般干部包3户,教职员工、医务人员及公益性岗位人员包2户),全县共安排8116名干部职工与万贫困人口开展“四双”结对帮扶,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目前全县干部职工与包保的贫困户都开展了走访对接,明确了帮扶措施,一部分贫困户通过帮带就业和自主创业已初步实现了脱贫。七是抓好办点示范,把握典型培植。我们发挥建筑、钢构、现代农业、特色养殖、旅游等产业优势,在山河集团创立了务工扶贫样板点,在辉创重工创立了劳动力培训脱贫样板点,在黄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创立了土地流转脱贫样板点,在贾庙乡创立了“两种两养一游”样板点,在杜皮乡创立了“互联网+”脱贫样板点,在22家

7、农机合作社创立了股份脱贫样板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加大典型培植力度,先后推出了富民合作社、天意养殖公司、总路咀镇上畈村工作队长王双利、马曹庙镇贫困户刘军等典型,借典型之力加快全县产业脱贫步伐。另外还争取了亿元农发贷款、1000多万元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启动了上巴河、贾庙、杜皮等乡镇3村150户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建设,正抓紧落实扶贫搬迁规划。八是抓好农村建设,把握内外兼修。我们突出行业扶贫优势,统筹整合各方面项目资金,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按照“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要求,突出抓好“绿满团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以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等工作,着力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今

8、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余亩,完成造林绿化万亩,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92%,建设通村公路100公里,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启动了5个乡镇农村垃圾处理ppp模式试点和首批26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 【扶贫工作汇报例二】XX年,我局工会在市总工会、市局工会和桥北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局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及开展“交友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全心全意抓民生,将扶贫帮困、扶贫帮医、扶贫帮学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开创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的新局面。一、帮扶方式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2、项目帮扶

9、: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一定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二、主要帮扶措施1、制定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2、设立了桥北林业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情况、职工子女待业情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情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情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4、认真

10、分析,理清思路。通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帮扶。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情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1000元,副职现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1000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成效,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成效或彻底脱贫。6.加大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

11、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年度困难职工脱贫情况。 三、帮扶内容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2、帮创收。即帮助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3、帮信息和技术。积极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

12、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同时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多方寻找就业门路积极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以便使其病有所医。四、帮扶成效2、多方筹措资金,使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市总工会为杨志清、郭晓芹等7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为李万军,温建强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2500元,为张志才、王佐东、刘亚莉等6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5500元。从市总工会为雷百林,曹改花等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xx0元,又从市民政局为赵霞云,雷百林

13、,刘定海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8900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3、制定了“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看望生病职工20多人、解决家,庭纷争5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个,帮助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为全局914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情况电子档案。6、不断提高困难职工的劳动技能,实现分流职工的再就业。协助有关科室进行了各项劳动技能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达400多人次,使238名分流职工中有112人从事二、三产业,8人一次性安置,118人投身于养殖业、种植业中。项目帮扶分流职工37名,发放帮扶周转金累计达82500多元,帮扶脱贫率达到40%以上。虽然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取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信在我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扶贫帮困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提高与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