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413114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精心整理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小议学校道德教育的人性化 本文作者:董丽红 工作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高等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人性标准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高等教育。因此, 高等教育的人性反思基本也就需要从这个时期开始。而从整个世界高等教育 发展来看,直到目前为止,高等教育的翘楚依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此期间 最大的变异当属法西斯式统治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但是就整个历史过程来看, 这种冲击相对而言还是较为短暂的。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随着十月革命 的成功,在俄国大地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价值 观也就成为苏联大学道德教育的主要人性要求。注重

2、集体主义、社会纪律、 劳动意识等内容的培养是苏联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虽然苏联解体 了,但是这种人性培养依然对其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对于我国而言, 高校道德教育的人性标准则更多受到了外来因素的影响。由于长时间处于落 后状态,学习和引进国外高校道德教育中人性标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欧美发达国家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人性标准演变 1087 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为教皇格列高里七世所支 持,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 那时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教会的控制,至少是精神方面的控制,都必 须开设神学方面的课程;而大学

3、的教师也大多数都是传教士或基督徒。在这 个阶段,高校的道德教育中人性思考是服侍上帝,即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上 帝为中心的,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的就是,有一年神学院的年度研究课题居 然是“一个针尖上能够站几个天使” 。这种受宗教影响极为深刻的大学道德 教育毫无疑问是把人性置于神性之下,因此,我们看到,虽然当时的大学开 设了法学、医学等课程,但是在整个社会当中,出现了教皇地位高于世俗国 家的情况,研究科学的布鲁诺被当作异类活活烧死。人们对神的敬畏可想而 知。当然,也不能就此断定中世纪的西方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人性标准完全就 是服务上帝,因为在当时的大学中,自治已经开始出现。正是这种独立、自 主的性质让学术

4、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科学研究开始崭露头角。大学不仅 对于科学知识的回收、保存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近代科学思想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随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好了基础。随着宗教改 革的进行,近代大学的第一所大学日内瓦学院于 1558 年在瑞士成立,主要 目的是宣扬加尔文新教教义、培养教士、神学家和教师。随后,在德国、英 国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一大批近代意义上的大学,至此,近代大学的基本特征 均已形成,如学术自由、注重研究的风气、自然科学纳入大学课程以及政府 对大学的资助和控制等。它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许多特征,但是随着科学和 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世俗政权逐渐取得了对神权的胜利,人

5、性精品范文,精心整理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解放、尊重人的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时期的高校道德教育中, 神学和人性解放成为并驾齐驱的内容。之后,资本主义政权相继成立,科学 技术革命相继展开,欧美国家的大学也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英国、 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培养专门人才、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正是这三大社会职能的出现,国外的高校道德教育开 始变得更加注重挖掘人性中的公民角色,热爱国家和社会成为重点强调的内 容。当然这种强调是在自由价值观和尊重个人的前提下进行的。随着科学研 究的不断发展,人们更是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涂尔

6、干对纪律精神、牺牲精神、意志自由的强调,杜威对个人主义的重新发 现提出了用“实用”标准判断人性善恶,而班杜拉、柯尔伯格则从教育方法 上对人性规律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当然,欧洲国家的大学道德教育与美国 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别,他们对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纪律等内容强调得多 一些,而美国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学生思想的大混乱之后,促进了 “品格教育”的复兴,以社会、国家的责任取代自由主义,以传统文化价值 取代个人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渐成潮流,道德教育出现向传统回归的趋势 3 。(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人性标准演变在我国,由于近代以来积贫 积弱,直到 19 世纪 60 年代,才由外国教会在中国上海

7、完全按照西方大学的 模式组建了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而第一所中国 官办的大学则是北洋大学堂(1895 年)。对于中国的官办大学而言,最高的 指导原则就是“中体西用” ,在人性的培育上依然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伦原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精神依然是那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人性要求。 我们可以从即使是走出国门接受教育的留美幼童身上看到这点印记,詹天佑、 严复这些长时间在美国生活、接受教育的人回到国内时间不长,就毅然决然 地担负起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当然,由于他们学习了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 因此,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过这与 高校德育的宗旨似乎关系不大

8、,只能算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附属产物。 直到蔡元培入主北大,民主和科学两大思想才真正发扬光大,而胡适等留学 欧美的教师的回国带回了自由主义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不断激荡 人们的心灵,大学道德教育对人性的关注日益摆脱了传统的士大夫精神,注 重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成为当时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当然,由于 时代的影响,爱国主义也是当时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后,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之后,高校道德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最为主要的目的。因此,高校德育对人性的追求和 挖掘更加倾向于对集体主义的强调,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是 对当时大学

9、生的主要要求。但是随着对领导人崇拜的日益严重,尤其是“文 化大革命”的爆发,我国高校的正常道德教育工作基本陷入停滞,在这种情 况下,高校德育对人性的强调陷入了极端,对领导人的单一崇拜使得道德教 育更像是个人崇拜思想的灌输,个体的自由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改革开精品范文,精心整理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放之后,随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日渐加深,素质教 育、以人为本逐渐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已经成 为普遍的共识。但是不可否认,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过程中,由于考 查方式仍然侧重考试的方式,以及教材、课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忽视学生 个性的情况仍然普遍存

10、在。注重人文关怀: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对人性的重视(一)改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虽然自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整个社会当中掀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高潮。高校 道德教育工作者也对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行重点研究,我们看 到多种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学习个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得到了重 视。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工作做得还很不到位,究其原因,这与我们的教学 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关系。通常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关于人性的教 育已经进行众多教育,从家庭、友情、师生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进行了指导。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成为这

11、一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但是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对人性的关注依然 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内容。团中央权益部统计显示,我国的平均年自杀率为 23/10 万,是国际平均自杀率(10/10 万)的 23 倍。而且其中不乏接受过高 等教育的知识型人才。而在导致自杀的原因中,位列第一位的就是高考、复 杂的人际关系、就业导致的压力4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教学目 标依然应该放在针对普通人的教学上来,教学内容也应该改变那种树立高大 全典型形象的做法,而是应该更加注重人性的启发。反观美国,开展了“以 培养公民为核心的法制教育、以个人前途为动力的价值观教育、以健全人格 为中心的心理教育、以诚信为中心的伦理道德

12、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 史学教育等多种人性教育” 5 。当听到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在演讲时讲出 如下话语的时候,我们或许应该感受改革教学内容的压力。她说:“贝拉克 不在乎你们来自哪里,或者你们的文化背景是什么,或者属于哪个政党。这 不是他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他知道联系我们的纽带是什么,那是我们对美 国的信任,是我们对孩子未来的承诺,这些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作 为一个完整的国家我在想有一天,我的两个女儿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们 会和你们的儿女一样,告诉自己的孩子们,我们在 2008 年的大选中一起做 了件多么伟大的事情,我们听到了希望的声音,我们不再有恐惧。 ” 6(二)改 进教学方法提高高

13、校道德教育对人性的关注度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 设备、课堂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依然是大规模的教师讲授 模式,而且即使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我国的高校德育教育 依然没有摆脱灌输的模式。相反,一些年轻的教师在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之后,教学方法显得更加单调,上课时教师坐在多媒体设备后面,点击鼠标精品范文,精心整理祝你阅读快乐!欢迎您阅读下载!开展教学,严重时几乎一堂课下来学生都看不见教师的脸。在这种情况,冰 冷的机器、缺乏感情地念着教材一切都导致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显得缺乏 人性关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通过多媒体设备而拉近,而是因为多 媒体设备的出现变得更加疏远,一

14、节课结束之后,很多学生直接将教师的多 媒体课件拷走,简单的交流活动都少了不少,更不要说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影 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教育是一项践行的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实践 锻炼,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才能真正融入自己的内心当中。但是在当前社 会当中,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因此,要让学生 真正将高校道德教育中人性内容融入自己的行为当中,就必须让教师在自己 的课堂实践中践行基本的高校道德教育中好的人性原则。并且在教学活动中, 通过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需求有所认知,跟学 生交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教给学生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其未来的 发展进行积极的引

15、导。(三)完善考核方法,督促学生自觉提高人性修养在西 方发达国家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学生升学过 程中,是否参与了德育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能否得到名校青睐的重要因素。在 每个假期,甚至是上学过程中,学生都要按照规定从事很多的社区活动,甚 至有些学生会到国外参加慈善等公益活动。而在国外,人性教育也通过内容 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动着学生的心灵。而之所以能够走到这点,与欧美发达国 家拥有一套健全的考核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我国而言,要立刻实现欧美 发达国家那样的考核体系肯定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试 教育依然是影响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再加上社会腐败也 在不断地侵蚀着学校这块土地,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式的德育教学方法,直 接植入我国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在这种情况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完全通 过建立学生平时活动档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进而提高学 生对正确人性理念的理解和认知。而条件不完全具备的高校则应该在保留考 试考核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为学 生践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在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避 免有些学生会以“即使做了也会被各种腐败做法抹掉成绩”的想法而拒绝参 加公益活动,建设完全开放的学生档案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公开是消除不公 平的有效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