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4128730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n 时空坐标n 知识主线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线索1 古代农业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线索2 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状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3 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

2、,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线索4 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影响因素。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考纲要求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第18讲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课时作业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出现 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

3、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铁农具和 出现并推广。两汉:西汉赵过发明 ,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江东出现 ,安装了犁评,犁耕技术日渐完善。青铜耒耜牛耕耦犁曲辕犁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 。(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 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3.耕作制度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 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稻麦轮作4.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 ,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 ,宋朝出现水

4、力高转筒车,明清时期出现 。5.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 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 确立。特点:以 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都江堰筒车风力水车国家封建土地私有制一家一户图示总结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2.夏商西周: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 ,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1)确立:春秋时期的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的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问题:土地兼并和高度集中

5、无法从根本上解决。(3)抑制兼并: 北魏到唐前期, 政府实行 ; 明朝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4)后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氏族公社国家初税亩均田制图示解史 古代土地兼并的影响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演变1.官营手工业(1)历程: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全部由 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时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由 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官府政府时期冶铸业制瓷业纺织业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商朝时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秦汉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东汉烧出

6、成熟的青瓷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发明 法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3)表现商灌钢隋唐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吸收 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元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 青花瓷、彩瓷、_争奇斗艳在苏杭等地设 ;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波斯珐琅彩织造局2.民间手工业(1)生产特点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 ,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家庭消费(2)发展历程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隋唐时期: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7、宋元时期:民间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 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明清时期: 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 性质的生产关系。黄道婆民营手工业资本主义3.手工业的影响(1)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 ”誉称。(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丝国易错提醒 官营手工业制度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室成员、贵族以及封建政府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如铸钱、织造、陶瓷、营缮、造船、军器、火药等;另一

8、部分是重要的国计民生物资,由于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官府为取得这部分利益而实行官营,这既包括盐、酒、茶等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铁、金、银、铜、铅、锡等生产原料。教材断点补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城市交通贸易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人口分布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人才教育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突破核心考

9、点考点一 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1)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

10、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n 史由证来要求:分析下面的材料,论证“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显著特点”这一结论。材料 古代中国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答案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筒车、曲辕犁 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 明清农政全书 论证:_答案 (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1、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4)总结农业生产经验,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生产经验。n 命题材料源1.小农经济的经营形态(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元氏县志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特点。命题角度 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在近代社会

12、的历史地位。2.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 美洲农作

13、物传入中国受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命题角度 美洲农作物传入对明清经济的影响;清代的人口、环境问题与外来农作物的内在联系。考点二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封建土地制度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1)原因: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统治者为发展自身实力,重视发展经济;南方优越的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2)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1)封建地主占有

14、全国大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行。(2)广大农民只有少量土地甚至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3)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周期性发展的根源。(4)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n 获取材料信息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材料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主要信息:_答案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n 命题材料源1.汉唐的灌溉水利

15、事业 汉代灌溉区分布示意图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地区时间工程类别长江以北长江以南中唐以前中唐以后中唐以前中唐以后灌溉982923938发现问题 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的发展,反映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命题角度 汉唐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方的社会环境与汉唐的农业经济。2.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与租佃关系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