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领导的谈话技巧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4127863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领导的谈话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秀领导的谈话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秀领导的谈话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领导的谈话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领导的谈话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领导的谈话技巧!优秀领导的谈话技巧!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员,不仅要通晓管理科学,具有驾驭企业的雄才大略,而且还要娴 熟领导艺术,兼备与职工交往的细致匠心,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领导与部下的谈话, 便是领导艺术中的一门必修课。企业领导与部下的谈话主要有四种功能。一、监督功能藉以获取管理工作进展的详情,监督各部门执行领导决定。二、参与功能借此研究执行决定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探讨和寻求解决办法,使领导由 “视察”地位进入参与地位。三、指示功能从中传递上级指示或本人决定。四、悉人功能由此接触工作人员,了解他们本身的各种心理品质,做到谙人知心,而 一个人在谈话中所表现出的回答方式和特点,可以确定他

2、性格的基本特征。谈话,从本质上说既是一种信息交流,又是一种人际间的接触,因面它必然带有人 所特有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色彩同信息内容交互作用,使谈话变得微妙而富有艺术性那么,一个领导人员应如何同他的部下谈话呢?一、要善于激发部下讲话的愿望。 谈话是领导和部下的双边活动,部下若无讲话的愿望,谈话不免要陷入僵局。因此,领导 首先应具有细腻的情感、分寸感,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以至语音、语调,旨在激发部下 讲话的愿望,使谈话在感情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务。二、要善于启发部下讲真情实话。 谈话所要交流的是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但是,有的部下出于某种动机,谈话时弄虚作假, 见风使舵;有的则有所顾忌,言不

3、由衷。这都使谈话失去意义。为此,领导一定要克服专 制、蛮横的作风,代之以坦率、诚恳、求实的态度,并且尽可能让对方在谈话过程中了解 到:自己所感兴趣的是真实情况,并不是奉承、文饰的话,消除对方的顾虑或各种迎合心 理。三、要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谈话必须突出重点,扼要紧凑。一方面,领导本人要以身作则,在一般的礼节性问候之后, 便迅速转入正题,阐明问题实质;另一方面,也要部下养成这种谈话习惯。要知道,多言 是对信息实质不理解的表现,是谈话效率的大敌。(更多免费学习欢迎您加 QQ:863799908,QQ:11912000,亚洲访问量第一的成功学 QQ 空 间!每天为您更新“成功日志”)四、要善于表达对

4、谈话的兴趣和热情。 正因为谈话是双边活动,一方对另一方的讲述予以积极、适当的反馈,能使谈话者更津津 乐道,从而使谈话愈加融洽、深入。因此,领导者在听取部下讲述时,应注意自己的态度, 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表情、姿态、插语和感叹词等来表达出自己对部下讲话内容的 兴趣和对这次谈话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微微的一笑,赞同的一点头,充满热情 的一个“好”字,都是对部下谈话的最有力的鼓励。五、要善于掌握评论的分寸。 在听取部下讲述时,领导不应发表评论性意见。若要作评论,应放在谈话末尾,并且作为 结论性的意见,措词 要有分寸,表达要谨慎,要采取劝告和建议的形式,以易于部下采纳 接受。六、要善于克制自己,避免

5、冲动。 部下在反映情况时,常会忽然批评、抱怨起某些事情,而这在客观上又正是在指责领导自 己。这时领导要头脑冷静、清醒,不要一时激动,自己也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甚至为自己 辩解。七、要善于利用谈话中的停顿。 部下在讲述中出现停顿,有两种情况,须分别对待。第一种停顿是故意的,它是部下为检 查一下领导对他讲话的反应、印象,引起领导作出评论而做的。这时,领导有必要给予一 般性的插语,以鼓励他进一步讲述。第二种停顿是思维突然中断引起的,这时,领导最好 采用“反响提问法”来接通原来的思路。其方法就是用提问的形式重复部下刚才讲的话。 例如,部下刚讲到:“新机器停止运行了”,出现突然停顿,领导就应问:“那么,

6、这意味着新的机器停止运行了!”在这种情况下,说任何其他问题都会改变说话者原来的 思路。八、要善于克服社会知觉中的最初效应。 所谓最初效应就是日常所说的“先入为主”,有的人很注意这种效应,并且也具有“造成 某种初次印象”的能力。因此,领导在谈话中要持客观的、批判性的态度,时刻警觉,善 于把做给人看的东西,从真实情形中区分出来。九、要善于利用一切谈话机会。 谈话分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前者在工作时间内进行,后者在业余时问内进行。作为领 导,也不应放弃非正式谈话机会。在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下,哪怕是片言只语,有时也会有 意外的信息。谈话是一门艺术,寥寥几条是无法穷尽其奥妙的,唯有反复实践,细心体会,才能达到高 超的艺术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