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3至5单元知识要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118407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3至5单元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3至5单元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3至5单元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3至5单元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3至5单元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3至5单元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3至5单元知识要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0 十六年前的回忆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 怀念。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 被捕时写了被

2、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被 害后写了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全家的无比沉痛。本文是本文是回忆录回忆录。作者采用。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回忆了父亲被 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1.1.本文是按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表达的写法。除开头外,文章是

3、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 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2.2. 体会体会对比描写对比描写的作用。的作用。“被捕前被捕前”“”“被捕时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两部分内容,均 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 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我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 3.3. 课文课文前后照应前后照应的写法。如,前面讲到的写法。如,前面讲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

4、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 去去”,后面交待,后面交待“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 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前后照应,读者读了就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这样前后照应,读者读了就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 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1 1)对句子的理解。)对句子的理解。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 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

5、的问题总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 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作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作 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 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 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

6、?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 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 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

7、决地对母亲说: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 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在严重的局势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在严重的局势 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 人,他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

8、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 自己的工作岗位。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 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没戴眼 镜镜”“”“乱蓬蓬的长头发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平静”说明

9、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 磨后依旧坚强,磨后依旧坚强,“慈祥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 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 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了 瞅瞅”,没有说一句话,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10、。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正因为李大钊同志 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 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安定”“”“沉着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1212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

11、论点鲜明,论,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的宗旨导的八路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

12、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完全完全”,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目的。“彻底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利益。(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于,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表示比较。意思:意思:人总

13、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死重于泰山的人有:岳飞、刘胡兰,轻于鸿毛的人有:秦桧、汪精卫死重于泰山的人有:岳飞、刘胡兰,轻于鸿毛的人有:秦桧、汪精卫(1)对句子的理解。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意思理解:张思德是为救战友而牺牲。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要重”。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

14、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14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一个卖火卖火 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

15、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渴望渴望温暖温暖),喷香的烤鹅(渴望渴望食物食物),美丽的圣诞树(渴望渴望快乐快乐),慈祥的奶奶(渴望亲情渴望亲情),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渴望幸福,摆脱悲惨的生活渴望幸福,摆脱悲惨的生活)。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安徒生的作品 1海的女儿海的女儿、2丑小鸭丑小鸭3皇帝的新衣皇帝的新衣对比的作用: 1 在人们欢度圣在人们欢度圣诞节的夜晚,卖火柴的小女孩因冻饿而悲惨死去。诞节的夜晚,卖火柴的小女孩因冻饿而悲惨死去。2 通过幻象和现实对比,小女孩内心渴通过幻象和现实对比,小女孩内心渴望

16、的美好和现实的严酷,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作者深深的同情望的美好和现实的严酷,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作者深深的同情。3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跟跟“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形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的踌躇和后者的毫不犹豫,表达了小女孩强烈的内心需求,她渴望幻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的踌躇和后者的毫不犹豫,表达了小女孩强烈的内心需求,她渴望幻象中的一切成为现实,永远不消失,尤其是慈爱的奶奶,所以她不惜浪费象中的一切成为现实,永远不消失,尤其是慈爱的奶奶,所以她不惜浪费“一大把一大把”火柴留火柴留住幻象中的奶奶。住幻象中的奶奶。4、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离开人、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离开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