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课程自评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117995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课程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课程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课程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课程自评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评报告1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精品课程建设自评报告管理学原理课程于 1996 年首先在管理、经济、法学等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2000 年被确定为天津商学院管理学科基础课,面向全院管理、经济类各专业和管理信息专业开设。 2000 年, 管理学原理课程被列入天津商学院院级重点建设课程计划,定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并开始建设。2003 年管理学原理课程被评为天津商学院优秀课程。三年来,依据天津市教委有关要求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院系领导的支持,经过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对管理学原理课程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效果。1 1 建立了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建立了高素质的教学

2、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管理学原理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课程建设的重点。经过几年的优化组合,已经建立了一支由 12 人组成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的教学队伍,为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1.11.1 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可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衡量。学历结构:博士 3 人,占课程组人数的 25%;硕士学位 8 人,占课程组人数的 66.7%;大学本科 1 人,占 8.3%。职称结构:教授 2 人,占课程组人数的 16.7% ;副教授 6 人,占课程组人数的 50%;讲师 4 人,占课程组人数的 33.3

3、%。副教授以上教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为 100%。形成较为合理的职称梯队。年龄结构:课程组教师平均年龄 40.67 岁,年龄最大的 58 岁、最小的 30 岁,其中 50 岁以上 1 人,占 8.3%;46-50 岁 1 人,占 8.3%;41-45 岁 6 人,占50%;31-35 岁 4 人,占 33.3%。中青年教师占多数,年富力强。1.21.2 教学队伍整体素质高教学队伍整体素质高管理学原理课程负责人李垣明,经济学博士,教授。曾受联合国人口自评报告2基金资助到联合国人口研究中心(埃及开罗)做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查尔斯德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美国最大的培训公司阿拉莫公司(ALAMO)中国培

4、训师以及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IPMA)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长期为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方面的各种培训,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和培训经验。曾兼任天津振业化工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负责课程建设的总体设计和协调。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严格遵守教务处和管理学院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形成良好的师德和风范,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20012005 年,课程组教师共主持国家级、市级和院级科研、教学课题19 项,发表科研、教学论文 60 篇,出版论著、教材 9 部。先后 18 人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和院级科研、教学奖励。1.31.3 重视教师培

5、养重视教师培养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十分注重持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目前有 3 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先后 5 人次在企业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培训。课程组对新进组的青年教师,按照有关要求统一参加天津市高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按照天津商学院的统一要求通过教学合格验收;还采用指导教师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给予精心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实现业务能力的快速提高。扩大与外界的学术交流。课程组教师先后有 4 人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进行国际交流;参加全国

6、部分财经类院校协作会的年会;等等。加强内部交流。课程组根据教学需要组织教研活动,研究与探讨管理学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课程组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不断提升任课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提高课程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2 2 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学水平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持续提升教学水平2.12.1 教学内容的设计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设计科学、合理按照课程建设 “注重能力培养,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的总体自评报告3建设目标,依据学科基础课的课程定位,在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上,我们遵循“博采众长,先后衔接,自我完善”的原则,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充分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仔细

7、遴选,确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结构体系。将课程教学内容确立为管理学概述,环境和管理职能三部分,具体分为八章内容。在构建课程内容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为保证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充实,课程组着力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2.1.1 以科研促进教学课程组倡导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以不断地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我们还充分地整合、利用院内资源,将王文莲教授开发的软件“企业创办学习系统”引入课程教学,进行仿真训练,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拓展了教学的手段和方法。2.1.2 兼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动态性在保持管理学的框架结构体系基础上,加入了管理理论前沿问题的介绍。具体做法是:

8、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前沿性的内容,开设专题,滚动发展,即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将较为成熟的部分归入基本内容结构体系的相关章节,再开设其他专题,依此循环。管理学原理管理学概述环境管理职能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理论发展第三章 环境分析第四章 计划第五章 组织第六章 人员配备第七章 领导第八章 控制自评报告42.1.3 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实现了与相关课程的有效衔接。比如,环境分析与后续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分工:管理学原理课程涉及诸如环境分析的内容,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等一般性内容,而将环境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划归战略管理课程。涉及人员管理的内容,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以人员配备的标题出现,讲

9、授人员配备的一般性内容,如选聘、考评和培训,而把更为专业性的内容归入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既保证了内容体系的完整,又与其他课程很好地衔接。2.22.2 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我们一直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不断地探索、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利用,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2.2.1 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作为面向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一直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课堂教学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多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论年龄、职称、学历,均要讲好每一

10、堂课,特别是对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更是倾注精力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2.2.2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力,课程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革: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二是采取“自学+指导”的方式,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讲授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和了解,同时借助管理学原理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电子书籍、影象资料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是通过让学生参加仿真训练、吸收学生参与任课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独立地承担科研课题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2.32.3 强调教学手段的综合运

11、用强调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自评报告5对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研究,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多种并存,互补互融” 。力求做到两个“最大” 。第一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比如我们一直在沿用的“粉笔+黑板” ,在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师生之间即兴的讨论等方面有着现代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事实上,在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近 50%的学生喜欢老师用板书授课。第二个是尽最大可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建成管理学原理网络课堂,内容包括:教学团队;教学大纲;课件点播;案例分析;课后习题;推荐数目;经典导读;书籍下载;经理讲坛;影像资料;仿真训练;相关站点;交流邮箱。其优势是传输的信息量大,效率高,并且方便学生

12、学习。访问人次近 8 万。教学手段没有落后与先进之分,关键是要把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优势互补,更好地辅助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42.4 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从 2001 年开始,每年抽取 6 个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学生反馈的信息可以使我们的改革设想避免主观臆断,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学生的反馈信息很多成为改革创意的来源,比如,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建立网络课堂等。3 3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课程组充分利用学院的条件,并结合课程教学的需

13、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 环境。3.13.1 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及相关资料3.1.1 教材选用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天津商学院成立了学术(教材)委员会对教材选择进行定期的评审。天津商学院学术(教材)委员会行使教材编写、选用、审批权力,从制度上阻止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管理学原理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严格遵守天津商学院教材选用的制度和程序,本着选取优秀教材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状况、课程定位的基础上,2003 年底选择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21 世纪管理学教材管理学教程。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3.1.2 相关资料2002 年,课程组编辑了“管理学原理教学案例” ,供课程教学使用(2003自

14、评报告6年修订) 。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一是选用教材中提供的案例,二是管理学原理网络课堂所提供的案例。其他资料的提供与保证。一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料和管理学院资料室的资料;二是针对课程教学,购买各种版本的教材供教师作为参考资料;三是利用管理学原理网络课程提供参考资料。3.23.2 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天津商学院网站,拥有丰富的校内资源与网上资源。其校内资源中的“图书馆” ,有大量的中英文数据库,供师生网上查阅资料。课程组教师均配有个人电脑,所有的办公室都设有网络接口,为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本着方便学生学习的宗旨,课程组充分利用学院的网络条件和网络资源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学

15、原理网络课堂,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了八万多人次访问,对改善教学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学组织中,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完善的网络设施,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4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从教师获奖情况、同行的评价、学生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评价。4.14.1 教师获奖教师获奖五年来,课程组教师先后有 14 人次获得各种教学奖励。其中,有 2 人次获得天津市及天津商学院师德先进个人,有 6 人次获得天津商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有 6 人次获得天津商学院及天津商学院管理学院优秀教师。4.24.2 同行评价同行评价课程建设得到了院内外

16、专家的肯定。2003 年 12 月, 管理学原理课程申报院优秀课程,专家组对课程建设的评审意见:“该课程自 2000 年以来作为重点建设课程得到了院系领导和课程组老师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在教学内容规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先进性,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均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专家组认为,该课程建设评估资料齐全、规范,课程建设效果显著,该课程达到了院级自评报告7优秀课程标准。 ”4.34.3 学生评教学生评教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采用两组指标进行评价。一组是授课班级学生的评价,具体情况反映在“管理学原理课程组近三年学生打分情况一览表” (此表由每年教务处组织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统计资料整理得出) 。课程组教师三年平均得分为 81.1(管理学院教师平均得分为 73.81分) 。其中 0203 学年度翟学智、林枚老师在管理学院排名第四、第五;0304 学年度林青、林枚、翟学智、李垣明、王玉姣,排名管理学院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04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