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117872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鸟鸣涧、暮江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引出学习内容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吧?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课件演示:春晓咏鹅登鹳雀楼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想挑战吗?接着演示:古朗月行)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了。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

2、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板书题目:鸟鸣涧 暮江吟)设计意图: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这样的活动,激发学2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读得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 6 个生字。3.齐读两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4.交流读后收获:(1)作者都是唐代诗人。(可让学生再说说自己对唐代诗人和唐诗的了解。)(2)两首古诗都是写景的。(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4)鸟鸣涧写的是春天的景物,暮江吟写的是秋天的景物。设

3、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观照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门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三、分步解读,体察诗韵(一)学习鸟鸣涧1.过渡语: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歌很多,尤其3对明月情有独钟,他写的鸟鸣涧就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图,想去看看吗?2.品读鸟鸣涧,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1)寂静山村,人已入睡,在这样的夜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板书:夜静)后来诗人听到了鸟鸣(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使鸟儿受惊了呢?(月亮出来,照亮了大地)诗人没有

4、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出来后使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书:月明)你认为这声音破坏了原先那种宁静安逸的意境了吗?(没有,有静有动,反而是更加使诗人陶醉于其中)你认为这样的环境怎么样呢?这时候,如果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板书:境美)(2)观看课件,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3)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4.参读鹿柴,拓展理解。(1)课件出示鹿柴,对比“空山不见人”与“夜静春山空”,“但闻人语响”与

5、“时鸣春涧中”,你发现有什么异同之处呢?(体会王维诗作的意境美)4(2)诗人笔下的景物都是那么美丽,来说说你对王维的评价吧。(3)王维的诗作人们非常推崇,后人对其诗作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如何呢?(4)请闭上眼睛,听课件吟诵这两首诗,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描写的情景。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描写的情景,通过比较参读和课件演示的形式再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二)学习古诗暮江吟1.过渡: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让王维陶醉其中,而白居易也在江边流连忘返,他在欣赏什么美景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2.学生读诗。读后质疑、讨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6、白居易在江边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样景物呢?和同学讨论交流。3.师生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引导理解:(1)为何不说“残阳照水中”而用“铺水中”呢?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看图理解这个词: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看上去就像铺在水面上一样。板书:残阳铺)(2)“瑟瑟”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5的呢?(看插图结合注释理解: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绿色(江水的原色)。受光多的地方呈现出红色(阳光的颜色)。(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板书:江水瑟瑟)(3)“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可爱)

7、那诗人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4)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板书:露水珍珠月亮弓)这样的景色是多么美丽。(板书:景美)4.这样迷人的景色确实容易使人陶醉其中,难怪诗人白居易流连而忘归呀!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首诗美美地多读几遍,然后闭上你的眼睛用心感悟,再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结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畅所欲言。)设计意图:反复吟读,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的景物,感悟景物之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四、整体回顾,感悟诗情同样是借景抒情,两位诗人却分别用“境美”和“景美”来表达,当两处美景分别展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何感想呢?你想说

8、什么呢?(自由畅谈,体会两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在索解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上再次整合,体会诗人借景抒情之妙,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五、积累诗句,迁移诗境61.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以月为友留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的海上月)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我这里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关山月(李白)、 中秋月(苏轼)、霜月(李商隐)、 江楼月(白居易)等,大家可以去读读背背。2.布置自选作业。(1)自由选择文中的一首古诗,将其改写成一篇文章。(2)自由选择文中的一首古诗,将描写的景色画出来。(3)祖国山河无限美,你的身边(生活中、家乡、家里、学校等)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将你所看到的美景结合你的想象将其创作成古体诗或现代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