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117242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网络环境下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模式 张万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试点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深入开展,按重庆电大“网络环境下的 1333”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实施策略,努力探索和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一、本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一、本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

2、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说,教学模式构建需要有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本课程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和认知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的是“学“,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二、本课程教学模式建构的基础和条件本课程教学模式建构的基础和条件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

3、包括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根据这一观念,先就教学模式构建的几个要素进行分析。1学习者学习者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对学习者的了解和分析,无疑是教学模式建构的起点。为此,我们对重庆市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做了调查和分析。在被调查的 178 名有效样本中,男生 75 人,占 42%,女生 103 人,占 58%;已婚 155 人,占 87%,未婚 23 人,占 13%;除少部分来自主城区外,大部分学生来自近郊区和远郊区。在 178 名样本中,其年龄和工作状况如下:表表 1 1 重庆

4、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年龄统计表重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年龄统计表年龄段202526303135364040数量(人)295952308第 2 页 共 9 页百分比16%33%29%17%4%从表 1 可见,参加重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习的学生是一支以成人为主体的队伍。据英国开放大学出版的远距离高等教育披露,世界远距离学习者的年龄范围一般在 2040 岁之间,这与我们的调查统计是基本吻合的。调查结果还显示,专业学生年龄集中在 2635 岁之间,占62%;由于专业特点,男女生比例为 42:58,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且学生大多已婚。从学习者来源看,本专业的学

5、生主要来自中小学和幼儿园,占 79.2%(详见表 2) ,他们主要是一群具有教育工作经验的学习者。从表 3 可以看出,一半的学生具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但他们工作、家庭和学习的矛盾较为突出。表表 2 2 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工作岗位分类统计表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工作岗位分类统计表类 别国家机关中学小学岗位分类幼儿园事业单位企业人 数107269207比 例6%40%39%11%4%表表 3 3 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工作年限统计表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工作年限统计表工作年限12 年35 年610 年10 年以上人 数5295589比 例3%16%31%50%

6、通过对学生接受专科教育的调查,电大、自考、函授及普通高校成教院毕业的学生占 74%(见表 4) ,达 2/3 以上。他们虽然具有专科教育的知识基础,但在专科教育阶段,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明显不足。表表 4 4 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接受大专教育状况调查统计表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接受大专教育状况调查统计表类 别普通高校电大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普通高校成教院人 数4648362820比 例26%27%20%16%11%表表 5 5 学生本科段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职业的关系统计表学生本科段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职业的关系统计表类 型完全一致基本一致比较接近完全不同人 数48773122比 例27%

7、43%18%12%从表 5 可见,学习者学习的专业与他们从事的职业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占 60%,他们大多具有学习本专业的实践经验准备,所学和所用结合紧密,将有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另外 12%的学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职业完全不同,所学非所用,他们不具备学习本专业的实践基础,需要补修相关的课程。2 2本课程的性质特点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了不重复专科教育的内容,本课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专科教育进行深化,带有专题研究性质。本课程内容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和本科阶段的中国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相衔接,需要学生具备专

8、科层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和对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的阅读第 3 页 共 9 页基础,并利用和巩固学生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专题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3 3网络环境和教学资源配置网络环境和教学资源配置教学硬件设施是远程开放学习环境的基础。重庆电大初步构建了远程教育平台:即建成与卫星教育电视网对接的,出口带宽为 20 兆,由市电大网络中心通过 2 兆数字专线分别连接 30 个试点分校的城域网,以学校直播课堂为中心,1 点对 30 个分校的终端

9、教室的双向视频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重庆电大城域网和电信网,实现与中央电大和重庆电大的互联,具有查询、浏览、下载和储存网上教育资源、及时接收网上教学辅导、学习指导、进行交互式学习服务的功能。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学校还建成了“电大在线”网络学习软件平台,能适时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供学习者和教师使用。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者的特征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指导下,本课程将配备如下媒体教学资源(见表 6) 。表表 6 6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配置表多种媒体配置多种媒体配置讲讲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文字教材文字教材IPIP 电视电视网上辅导网上辅导双向视频双向视频直播课堂

10、直播课堂光盘视频光盘视频点播点播其他手段其他手段1鲁迅研究四题& &*2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3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4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5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6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7张爱玲的传奇“张爱玲热”& &*8穆旦与九叶诗派& &*9现代散文五家& &*符号说明:&表示需要系统自学;表示有 IP 课件,重点讲授;表示有定期网上辅导与练习;表示直播课堂实时交互,直播课堂实时交互,表示光盘和视频辅导,实现非实时的教学*表示应随时通信和电话与教师联系。文字教材:本课程以温儒敏、赵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为基本教材,同时配备全国电大“中

11、国现当代文学”中心教研组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作品讲评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学习指导书为辅助教材。选用辅助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自学,拓展学术视野,提供基本的研究资料,指点治学门径,并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掌握知识。在使用文字教材基础上,还安排了 IP 课件、网上辅导、双向视频直播等实时和非实时辅导、VCD 光第 4 页 共 9 页盘等,以对文字教材的重点、难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 通过硬件设施、网络学习软件平台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研讨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三、研讨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

12、定的教学思想指导和在一定的教学环境支持下,教学诸要素合理匹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组合方式及活动程式,它是教学结构的具体体现和教学过程的抽象。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理论抽象性和实践指导性等特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学习者特点、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网络学习环境,本课程将初步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研讨式”学习模式。 (见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在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教师导学助学、小组协作学习、实践技能训练的统一。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学习者首先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自学,然后接受实时的和非实时的教学辅导,按计划采

13、用在线方式(利用 BBS 和 E-mail)或非在线方式围绕主题讨论、交流,完成作业或实训环节,最后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第一,确定学习目标。学生首先要确立学习目标,根据自己工作、家庭的实际情况拟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参加适应性的培训。第二,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纸介教材除了主教材和辅助教材外,涉及本课程 9 个专题的作品及作家作品研究都属于这一范畴;音像资源,除了教学光盘外,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音像制品形象、直观、具体、生动,是对文字教材的一个补充;关于网络资源,“电大在线”平台里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有教学辅导,重点难点分析,自学方法和作业讲评,除此以外

14、电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拟定学习计划拟定学习计划 学习方案学习方案学生利用多种媒体学生利用多种媒体 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纸介音像网络其他学生接受多种学生接受多种 形式的教学辅导形式的教学辅导面授网络直播课堂作业讨论作品赏析作家访谈专题研讨教师指导在线或非在线方在线或非在线方 式的小组学习式的小组学习 参加小组学习完成课程实训完成课程实训 报告报告 和形成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考核和考核和 评价评价图图 1 1 研讨式学习模式框图研讨式学习模式框图第 5 页 共 9 页子图书馆、电子期刊及互联网都可供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

15、自主学习。第三,教师导学助学。由于在远程开放教学条件下,学生与教师处于分离状态,角色较为复杂,个体差异、地区差异显著,这种差异性在具有大城市和大农村特征的重庆市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缩小这一差异,在导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辅导,可采用面授,也可运用网络和直播课堂,还可运用 E-mail、BBS,进行实时和非实时交流,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换,精讲辅导,把握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要坚持阅读和鉴赏分析相结合的学风,既要结合作家和作品进行教学,也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16、,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作家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第四,小组协作学习。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组成,并开展鉴赏和讨论、问题探究,用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是将学习者置于相互交流环境下,就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教材涉及的 9 个专题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在线或非在线的方式,开展阅读鉴赏活动和专题讨论。可以是作品赏析,也可以是作家访谈,还可以是专题研讨、作业讨论。如曹禺专题,可欣赏他的话剧作品(VCD)或排演其中的一段,可讨论雷雨的主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鉴赏的能力。如学习“穆旦和九叶诗派” ,可在小组活动中朗诵穆旦和九叶诗派的诗歌,从中体验其诗歌的特点,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学生在这种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小组学习活动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