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3》教学设计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4116640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3》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3》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3》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3》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3》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3》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3》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阿姨叔叔辛苦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个主题,前接我们的生活需要谁,后连说声“谢谢”。根据单元提示,对应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与家庭”第一条的学会尊重父母长辈;“我与学校”第二条“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和“我的家乡(社区)”第四条“尊重并感谢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l。学会观察、调查,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围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劳动者;2通过调查、了解并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奉献,激发产生尊重感,学会并内化形成

2、尊重他人的道德品性,实现道德品质教学对生活回归的终极教育目标。在实现本课德育目标的设计安排策略上,我们考虑到教材的编排呈现特点,既照顾到前一德目“我们的生活需要谁”,学生已有了对生活周围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初步了解与熟悉,将该课中已有的学习经验设定为本课的引人活动,又创设进一步让学生回顾了解、熟悉身边常接触的劳动者的活动情境,作为学生新课学习中的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条件,导人教学。有了第一个活动作为铺垫,我们又刻意诱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在他们为别人提供生活服务的劳动中,所付出的辛劳、艰苦以至于鲜为人知的各种压力与矛盾了解的安排。从教材例子联系到真实生活,使学生感知劳动者的苦与乐,从活动

3、体验中触动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学生从生活实践活动中实现有目的的道德认知构建,形成内化的道德实践行为。第三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实现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的两个从生活世界出发,不脱离儿童生活实践的道德教学所学的一切,向生活的第二次回归,回到生活中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意识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认识、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生活质量,使学生从课堂教学活动中取得回归现实生活的资格。这样,还为学生接下来要进行的新课说声“谢谢”的教学活动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因为我们认为,学生的道德认知应是有内在逻辑可循的。所以,我们立足于小学生的品德学习是系统的,不能无序地构思意图,要把一个德目化成有梯度、有

4、层次,具不同认知要求的三个分目标的活动。本课的教学重点:观察、访问并体验感受劳动者。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情感与产生相应的态度。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从现实出发,我们考察、了解了我们的学生,他们生活的空间,分布在县城的各个社区,劳动者结构复杂,生活对象丰富多彩,学生平时都对他们比较的熟悉,这为第二、三个层次的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极大的可能空间。再者,他们生活周围的人,包括父母叔姨,就是他们唾手可得的教学资源。据此,我们在本课的教学上,主要采用了“范例十开放”的主模式,以任务(活动)驱动的方式,遵

5、循“实践 课堂 实践”的原则,实施指导自主探究活动教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在初步观察、了解自己身边有着许多为我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的基础亡,通过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社会调查,进一步地了解劳动者的苦与乐。2 在活动的基础上了解、体验、感受劳动者的辛劳和奉献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辛勤的劳动者产生尊重和感激之情,懂得敬重他们。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访问,从中体验、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辛苦。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产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之情。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6、1 引导学生观察、调查周边劳动者的工作情况。2 鼓励学生到周边的一些行业进行体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 引发学生回顾生活中都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2 想象:假如没有了这些不同行业的人们为我们提供帮助,生活会是怎样的?3 过渡、导入主题:阿姨、叔叔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都在默默地奉献着。让我们真诚地向他们道一声:“阿姨、叔叔辛苦了!”(揭示课题)(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熟悉身边常接触的劳动者。)活动一:感知劳动者的苦与乐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 说说身边的劳动者。(结合教材)(1)教师谈话。阿姨、叔叔们是怎样为

7、我们服务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 44 页,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2)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然后自由交流,最后集中反馈。2 展示、交流社会调查。(1)教师过度、引入我们能够在社区方便、愉快地生活,离不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们。同学们课前通过各种形式去调查访问,进一步了解了身边的阿姨、叔叔们每天是怎样工作的,也看到了他们劳动中的苦与乐。(2)小组交流商讨。汇报调查情况的方法、形式。(3)汇报之前,教师提出要求。A汇报的小组要注意把调查到的情况讲清楚,让大家听得明白。B其他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待会儿请你们来谈谈感受或看法。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8、 http:/ (4)汇报反馈。A调查交通警察的小组汇报。a学生提供录像资料,并介绍交警的工作情况。b引导学生谈了解后的感受。B调查清洁工人的小组汇报。a代表展示调查报告。b小组成员补充采访所获。c学生听后谈所见所感。C调查护士的小组反馈。(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不同岗位劳动者在他们的劳动奉献中所付出的辛劳、艰苦以及鲜为人知的各种矛盾与压力。)活动二:体验劳动者的苦与乐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 教师过渡、引入。刚才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辛酸与快乐!老师觉得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得到感受。上一周

9、的中队活动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走进了社区,体验了阿姨、叔叔们的工作。现在老师建议,我们重新体验那天的活动感受,好吗?2 播放体验录像,学生认真观察,回忆体验经历。3 定格画面,学生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活动目的:通过进入生活实际的体验,感触各行业劳动者劳动的苦与乐,促进情感交融,内化道德认知品性。)活动三:感激劳动者1 教师小结、导入。通过体验,大家都感受到了无论倣什么,都得付出一定的辛劳。这只是我们一天的劳动体验,而各行各业的阿姨、叔叔为了我们的生活,长年累月的这样工作着,他们更加辛苦!面对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2 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打算。(活动目的:课外延伸,拓展升华,引导学生把内化的道德认知结构外化为行为实践,回归斗活。)总结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老师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会理解、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