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108095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1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冯向 东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 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一个鱼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有不少同志对此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意见。一个为许多人所接受的基本看法是?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近七八年来在总体上呈下滑趋势,尽管其间时有起伏,也尽管其中仍有一 批勤奋好学的学生。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估价。与此相联系的是,近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已采取了不少措施,它对遏止学风严重滑坡有一定的效果,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落 的状况却并未 从根本上扭转。原因何在?勿庸讳言,这几年来,社会上 的不正之风,经济领

2、域中的混乱和分配不公的现象,文化领域中腐朽、不健康的东西沉 渣泛起,个人主义 价值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一阵阵地冲击着学校。这种“大环境”使学校的教育面临极大的困难。但本文的侧重 点不在于此,而试图从教育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导致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落的原因和解决问题 的办法。问厄在?里导致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落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一、现行的教学体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 调动甚至压抑学生学习积极性 的 因素。现行的教学体制依然没 有打破僵化 的模式,提供给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余地太小。学生在选择专业、选修课程和挑选 任课教师、指导教师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太 多。学

3、得好的学生不能提前毕业,学有余力的学生 即使选修了其他专业的全部或大部分课程也不能授予第二学位,一切都得按部就班。要求学生在踏进 大学校门前就选定专业,一经录取就再难更动,而这种选择无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在这样的“刚性”体制中,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难以很好地发挥。在现行体制中,考试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根重要指挥棒,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学习是被考试牵着走的。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在? ?多年前批评 当时的科学教育状况 时说?“现在一个有教养的 公 民从十岁开 始,一生的事业就取决于 自己在一连串考试中的成绩,考试就成为不得法的教育的最大 的因素。”“一切知识都要以它适应考试目的的价值标准来衡量。

4、这样便恰恰在学生学习一些还有商榷余地的 知识,最需要他们发 生兴趣时,有意地使他们意兴索 然。”? ? ?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 ?页?不幸的是,这种状 况 至今并未改观。学校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 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指标,学生对适应考试的关注就超过对知识本身的关注。有的学生 戏称,“考试前的复习期向是学风最好的时期”。几年来学校一些具体的、微观的教学改革措施,要么因为受体制制约无法实施,要么、冯向东华中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一?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年第?期因缺乏宏 观调控机制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举步维艰。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的成功需要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5、。尽管我们一再提倡“把竞争机制引人教育”,一再强 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我们的教育体制却无法为此而提供现卖的条伴?,钻二、治教不严,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降低,影响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相长,教风与学风 也是相互影 响的。认真 反思一下,当我们批评 大学生的学风滑坡时,大学校园中是否也存在着教风 滑坡的现象?在一系列教学环节上,包括作业、实验、实习、设 计、考试等,学校一些教师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教学要求的降低,使不少学生 感受到“大学难进好混”。当学生觉得不需要花太大 的气力就能应付学业时,积极性就可 以在其他方面去发挥了。大学的课堂教学能否生动活 泼、引人入胜,是对大学教师教学水 平的严

6、格评判。不少学生不去听课或在课堂上漫不经心,与 一些课堂的教学内容干巴、形式刻板不 无关系。有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未过关,或者备课不充分,更是严重地影 响了教学效果。当学生觉得老师在课堂上没有给他多少启迪时,听课就成为多余的负担。毋庸讳言,由于种 种原因,不少教研室的工作和研究 重点不在教学上而在其他方面,一些教师离“一心扑在教学上”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对教学工作检查的措施在“软化”。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某个学科“学术水平在提高,教学水平在徘徊或者下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本不应 当出现。如果教师不 从 严治教,学生就不可能从严治学。三、若于政策调整引起学生的思 想波动,影响了学习积极性。近年来若干政策调

7、整,例 如,研究生录取方式的改变、毕业生 分 配计划方式的改变、关于出国留学的新规定等,涉及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对这些政策调整的意义认识不清,思 想准备不足,政策出台后引起很大 的波动。一些打算毕业时报考研究生 的大学生一看不让报考了,学习的积极性骤然下降,以供需见面等形式落实毕业生 分配计划的改革试点刚 刚起步,恰逢国家经济调整,“毕业生分配难”的信息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来回振荡 放大?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学校在贯彻“优生优分?配?”的原则上确实存在很大 的难度。这不仅对毕业班学生,而且对其他年级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都产生 了不 可忽视的影响。对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后果,我们需作全面的分析

8、。本文并不认为上述政策调整都是适宜的。由于对政策调 整可 能导 致的后果论证不足,或者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有的政策执行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去较远。从实 际效果看,一些政策还需作进一步的调整。四、几年来学校放松了对学生的 思想教育,学生身上一些 深层次的弱点长期没有得到纠正,致使学习缺乏根本的动力。有些学生信奉“实惠”的观念,老是盘算“我付出了多少,能够得到多少”,变得目光短浅。一旦遇到环境变化、政策调整,感 到“无利可图”时,积极性就一落千丈。有些学生觉得“人要活得自在、潇洒,而不能活得太累”,老想走一条捷径,逐渐 形成一种肤浅浮躁的作风,缺乏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还有的学生以“实现个人价值”作为

9、自己奋斗 的动力,脱离社会的要求和现实条件为自己设 计成才之路。一当这种“自我设计”在现实面前碰壁时,就对个人的前途从根本上产生迷惘和 失望。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时,我们这 几年已经很少提“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如何?愚劝大学生的学习粉极性?一? ?,?了,觉得这是“空洞的口号”,不如 用“考大学”、“考研究生”等这样一些 目标来激励更实在一些。可以说,我们在抛弃一些“左”的东西和过去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僵化的教育方式时,把本该坚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也一起丢失了。放松理想教育的后果之一,是使学生变得急功近利,学习积极性缺乏坚实的精神基础。后果之二,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信观在大

10、学中逐渐扩展了市场。正是在被扭曲的价值观念影响下,面对着纷沓而至的各种社会思潮,大学生的恩想情绪起伏不定,“读书无用论”一次又一次在校园中蔓延。本来就日渐削弱的学校思想教 育工作,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要使学风滑坡的局面从根本上扭转,必须致力于消除上述四个方面的影 响因素。否则,我们就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我们能做些什么分析导致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落和长期未能扭转这种低落状况 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和可 以采取的措施。这里的关键是调动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机制。人的活动积极性来自哪里?唯物主义观点是?人 的需要是 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人正是为 了满足需要才去从事与 之相关的活动的。某一

11、活动及其成果满足需要的程度愈高,或满足需要的可能性愈大,从事这一活动的 积极性也 就愈高。马克思说?“任何人 如果 不同时为 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 不能做?”? ? ? 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 ?页?。人的需要是极其复杂和多样化的。当这些需要被清楚地意识到时,就形成了满足这些需要的动机。各种各样的动机成为人的行为 的直接推动力,成为人的实 践活动的指导者和调节者。一项复杂的活动,通常不是在一种动机而是在几 种 同时起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动机推动下进行的。这些动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情境性动机,它们与特定 的现实环境相联系,指向某些具体的需要对象?

12、一类称为远景性动机,它们表现出人对整个生 活目的的理解和追求,指向长远的根本的需要。前一类动机会随着环境的变迁而 改变,后一类动机则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 观等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对 人 的实践活动产生根本影响的正是后 一类动机。人的需要在其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这种发展,第一,与现实环境有关,环境提供某种条件,就能激发 和满足某种需要,反之不提供某种条件,就抑制了相应 的需要?第二,与人的价值观念有关, 在不同价值取向的 影 响下,人的需要会向不同的方 向发展。如果说环境是从外部影响人的需要发展,那么价值观念就作为主体意识从内部影响着需要的发展。当然,价值观念 也是

13、 人在一定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因此 归根结底,人的需要及其发展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综上所述,我们对调动人 的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机制 可作如下归纳?。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满足 这些需要的现实可能 之间的矛盾,是调动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内在动因。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环境中提供充分的条件来满足人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对人 的需要发 展加以调节和引导,使其不脱离社会的现实 基?一?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年第?期础,并且符合社会的发展方 向。这 可以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和对人的教育两条途径来实 现。沿着这个基本的思路,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应该抓好下列治本措施?

14、第一,致力于建设学校环境,当前要花大气力抓的是 从严治教。多年 的实践证明,一个学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如何,教风 如何,对学风 影响甚大。如果校、系、教研室各级领导象抓科研、抓博士 点的建设一样下大 气力来抓教学,如果学揍的政策导向能够使广大教师把教学放在心目中十分 重要的位置上,我们的教学面貌就会大为改观,我们的教学改革就能深化一步。学生在学棱里参与最多的活动就是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 吸引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动活泼地学习的需要,是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严治教,意味着学校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对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 的严格要求,也意味着教师

15、对学生 的严格要求。能够做到这一条,从严治校、从严治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教育体制 的改革涉及社会的 诸多方面,学校所掌握的主动权不是太多的话,那么 从?严治教 的主动权是基本上掌握在学校手中的。建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要抓许多措施的落实,本文不在此赘述。只 想再次强调?调动广大教师教的积极性,是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的前提。第二,大力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解决学生的政治观、人 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难度很大,也不是一日能见其功?不少 同志还担心这种教育流于空泛,解决不了现实间题。这固然是必须注意的。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时,现实目标、切身利益 也并非不能作为调动

16、积极性的手段。但从治本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 设者,要让学生获得能使自己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长久动力,非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的教育不可。否则,就如 古人所云,“志不 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 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人的需要,决不只限于满足个人的现实利益。教育功能,也正在于培 养人 树立超越个人 利 益之上的高尚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 想。当前学生思想 上 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是国家走什么道路、个人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即政?治观、人 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学生对国家的前途、个 人的前途有了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调动学习的 积极性就如 同高屋建瓶。思想教育多年来的失误,只能靠更加艰苦而 深人 的思想 教育来弥补,舍此别无他法。第三,依然必须着眼于改革教育体制。这也是 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洽本的措施。回顾这几年来 出台的改革措施,诸 如实行奖学金和贷款制度、毕业生分配方式的 改革等,给人的感觉是?从教育内部看是有利?的和可行的,但在教育与外部的“接口处”却常常发生梗阻。总结经验,我们必须审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