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4088106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银行考试公共基础题库练习题四四http:/ 2012-06-04 10:43 来源:银行从业资格考试0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银监会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监管人员通过实地查阅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账表、文件、档 案等各种资料和座谈询问等方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眭和合规性进行分析、检查、评价和 处理,这是银监会监管措施中的( )。A现场检查B监管谈话C非现场监管D信息披露监管2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属于保证方式的是( )。A质押B一般保证C抵押D担保冲刺备考:冲刺备考: 20122012 年银行考试五科包过练习全程辅导年银行考试五科包过练习全程辅导20122012 年银行从业考试

2、在线免费模拟练习年银行从业考试在线免费模拟练习20122012 年银行从业考试免费短信提醒订阅年银行从业考试免费短信提醒订阅3银监会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核准属于监管措施中的( )。A信息披露监管B非现场监管C监管谈话D市场准人4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通过买卖金融资产转移或者接受风险,利用组合投资可以分散投资于单一金 融资产所面临的非系统风险,这属于金融市场的( )功能。A货币资金融通B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C资源配置D经济调节5以下不属于礼貌服务内容的是( )。A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活动以客户为中心,专业的态度、得体的行为举止、为客户提供礼貌 周到的服务是从业人员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B

3、一般银行业从业人员所在机构对员工的着装、言行都有较为明确的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应 该熟知这些要求,自觉践行C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以大方得体的行为举止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在业务处理过程中, 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对于明显不合理的要求,也应耐心说明情况,获得客户的理解D对残障或语言存在障碍的客户,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即可能为其提供便利答案:答案:1【答案及解析】A 题千是银监会“现场检查”这一监管措施的定义。选项中四种监管措施的要点在于:“非现场监管”主要是收集数据资料基础上的分析评价;“现场检查”主要是实地查阅资料和访谈基础上的分析评价;“监管谈话”主要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高管进行谈话;“信

4、息披露监管”主要是要求机构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故选 A。2【答案及解析】B 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保证、抵押、质押都是担保的形式。 ACD 选项错误。故选 B。3【答案及解析】D 银监会对银行业的监管措施包括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监管谈话、现场检查和信息披露监管,其中银监会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核准属于市场准入。故选 D。4【答案及解析】B A 选项中的货币资金融通功能是指为资金不足方提供筹资机会,为资金富余方提供投资机会;C 选项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促使货币资金流向最有发展潜力、能为投资者带来最大利益的地区、部门和企业;D 选项中的经济调节功能是指借助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5、、货币的流动和配置影响经济等。故选 B。5【答案及解析】D D 选项属于公平对待的内容。故选 D。什么是非现场监管什么是非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又称非现场监测非现场监测、非现场监控非现场监控、非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是指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的各种经营管理和财务数据、报表和报告,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就银行的经营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和合规情况进行分析,以发现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非现场检查监管者应具有在单一和并表的基础上收集、检查、分析和评估审慎报告的手段。非现场监管在进行商业银行风险评级、风险预警以及指导现场检查中都有重要作用。通过非现场监管,能够

6、及时和连续地监测银行的经营和风险状况,实现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持续监控和动态分析。编辑非现场监管的内容非现场监管的内容非现场监管包括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两方面内容。合规性非现场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信贷规模、资产负债比例的执行情况等。风险性非现场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资产质量、盈利状况、市场风险等。监管机构实施非现场监管应当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完善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是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工具。编辑非现场监管的程序非现场监管的程序一是采集数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一规定的格式和口径报送基础报表和数据,形成银行业监

7、管的基本数据库;监管部门从数据库中采集所需要的数据,以进行非现场分析。二是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对、整理。银监会在收到被监管对象报来的资料后,对其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查,必要时还可到现场予以核实。其统计部门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报送数据口径、连续性和准确性进行初步审查、核实的基础上,按照非现场监管指标及风险分析的要求,进行分类和归并。三是形成风险监管指标值。将基础数据加以分类、归并后,按照事先已经设计出来的软件系统和一套风险监测、控制指标、自动生成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率、盈亏水平和市场风险水平等一系列指标值。根据这些指标值,进行风险监测与分析。四是风险监测分析和质询。对计算处理得出的结果

8、进行分析,对被检查单位经营管理上存在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质询,被检查单位应按规定时间和方式对质询事项作出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五是风险初步评价与早期预警。监管部门要对历史分析、水平分析的结果、差异,以及导致上述结果与差异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该金融机构风险水平及发展趋势的初步综合评价,及时向被监管对象发出早期预警信号。并按规定写出非现场监管报告,提出采取的措施、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作出处理决定,监督被监管对象执行。同时应及时将非现场监管结论、处理决定和其他有关分析报告向本级机构负责人和上级机构监管部门报告,对非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写出专题报告。六是指导现场检查。根据非现场监管发

9、现的主要风险信号和存在的疑问,制定现场检查计划,确定现场检查的对象、时间、范围和重点,并合理分配监管力量,从而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和质量。 编辑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随意性较大。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随意性较大。一是监管制度深度有待突破。监管责任制中仅对监管信息收集内容以及信息的处理和监管报告作了规定,对风险评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没有规范性的要求,致使非现场监管工作随意性较大。监管人员即使没有准确判断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在制度上也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二是监管制度广度仍需扩展。商业银行法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仅对商业银行违反资产负债

10、比例管理规定做出明确的处理规定,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仅是监管指标的一部分,对其他监管指标尚未从法规上进行约束。2监管指标体系设计欠合理,风险反映不够充分。监管指标体系设计欠合理,风险反映不够充分。一是注重对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弱化对表外业务和新业务的监管。如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担保等表外业务,监管体系虽有所涉猎,但仅限于表面分析。对于见证、代客理财、外汇交易等新业务,监管体系尚未涉及;二是注重对信贷资产的监管,忽视对非信贷资产的监管。监管部门每月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监测分析,但是对债券投资、抵债资产和递延资产等非信贷资产分析较少;三是注重对即时风险的监管,弱化对潜在风险的监管。对资产负债

11、结构不匹配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资金运用效率较低潜在的收益风险缺乏深入分析的工具和能力;四是注重对单个指标的考核,忽视对指标间联系的分析。对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指标间,缺乏互动性的分析指标,如流动性比例和存贷比例的关系、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利润率的关系等;五是重点考虑对商业银行总行的监管,忽视各级监管机构监管指标的设计。对法人机构和非法人使用相同的监管指标,体现不出不同层级的监管机构不同的监管重点。3监管技术较为落后,信息共享率低。监管技术较为落后,信息共享率低。目前,监管部门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水平远落后于商业银行,由于应用水平较低,降低了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是风险反映滞后。非现场监管资料主要依靠

12、手工报表和磁盘传递,尚没有建立监管数据的网络传输以及自动核对、汇总、分析和报送监管资料,使监管部门无法实时掌握被监管机构的经营状况,特别是大额交易及风险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监管措施;二是信息共享率低。人民银行监管、统计、货币信贷、会计等部门均要求商业银行报送报表资料,由于监管部门电子技术应用率较低,信息共享率不高,导致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相关部门重复劳动,增加了工作量。三是数据吻合性差。监管部门从商业银行获取的数据往往与人民银行统计部门获取的数据差距较大,特别是不良贷款数据。四是工作效率较低。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报表资料主要靠手工报送,工作量大、速度慢,监管部门没有充足的时间分析监管信息并完成风险评

13、价工作,使非现场监管工作难以做深,影响了监管的质量。4监管资料报送内容多,商业银行负担较重。监管资料报送内容多,商业银行负担较重。一是监管报表涵盖量过大。商业银行和各级监管机构普遍反映报表数量多、数据涵盖量大,使基层行忙于采集数据,无暇深入分析原因、对策。二是报表报送时间紧。商业银行报送资料的时间很紧,统计、信贷、会计部门的综合统计岗位,每月上旬要完成上级行和监管部门数十份报表,对于分析资料,由于时间过紧,只能作简要分析,深度不够,质量欠佳,导致监管部门经常简单地把商业银行报送的资料略微补充修改即上报。三是不良贷款清单设计欠合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清单要求不论金额大小逐户逐笔填报,而且要对每个客

14、户的不同贷款笔数和利息进行拆分,各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工作量大,特别是贷款笔数利息进行拆分操作难度大且不准确。编辑改进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建议改进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建议1银监会全面负责银行监管后,要改变监管工作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和低水平电子化应用的现状,尽快建立在电子化、网络化基础上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监管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持续、动态的分析比较,及时发现银行存在的潜在问题,发挥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作用。1完善非现场监管工作管理办法,规范非现场监管工作。完善非现场监管工作管理办法,规范非现场监管工作。一是建立监管人员定期走访制度。监管人员通过定期走访,对商业银行提供的非现场监管数据进行定量和

15、定性分析,完成月度分析报告(而不仅仅是半年一次的监管报告),同时,对潜在的风险提出进一步采取的监管措施和建议;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要从制度上规定非现场监管信息必须实施统一采集、集中处理和信息共享,规定信息采集的内容、形式和要求,规定监管部门必须及时将监管信息资料和日常监管情况放人非现场监管信息平台。同时,通过监管平台与被监管机构的联网,实现实时监管,扩大监管的覆盖面,以便在更宽的层面上让监管部门共享监管信息。三是建立非现场监管工作失职追究责任制度。要完善监管人员非现场监管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制(包括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以及采取的监管措施),对是否及时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要有硬性的责任约束机制,对

16、未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风险等监管不力的行为要建立监管失职追究责任制度,提高非现场监管工作的效率。2建立科学监管体系,提高监管制度的稳定性。建立科学监管体系,提高监管制度的稳定性。一是建立分层次、分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不同层次的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监管重点应该不同,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不同层级的监管指标体系。同时,要结合不同类型银行机构的经营特点,将或有资产负债风险、非信贷资产风险等纳入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二是建立以风险分析模型为主要内容的风险评价体系。我国尚没有建立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系统,使银行间缺乏比较和评价标准。笔者建议借鉴新加坡的评级系统,该系统在美国骆驼评级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监管理念,较为适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评级。我国监管部门在借鉴国外风险评级体系的基础上定期对单个银行机构和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评级,根据商业银行不同的评级结果实施分类监管,以节约监管资源,提高效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