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宋词与元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5761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宋词与元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2课宋词与元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2课宋词与元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2课宋词与元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2课宋词与元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2课宋词与元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宋词与元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第第 2222 课课 宋词与元曲宋词与元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词的发展及其基本艺术特点;知道婉约派词风及其代表作家柳永、李清照等;知道豪放派词风及其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等;知道元曲是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关汉卿是最伟大的元杂剧作家。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文学创作在不同朝代的特点的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各课知识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并学会各学科知识的整合。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从图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用口头语言对历史事件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词、元曲名作的学习和分析,感受古代文人爱国、爱民的高尚

2、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并认识到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重点:宋词、元曲难点:理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说明:1宋词是宋代文学创作上的闪光点,是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座高峰。元曲是产生于元代的综合性戏剧,也是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故为本课重点。2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方式之一,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到历史的踪迹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导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了解宋词的格式。向同学展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学们这是

3、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著名词作。那么通过苏轼的著名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对宋词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引起他们对- -2什么是词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 22课的学习了解一下。后面课程的兴趣。婉约词与豪放词1词的兴盛词、词牌。教材P132。联系语文学科知识,知道什么是词和有关词的知识。学生互相补充,进行解答:1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2它兴于晚唐、盛于两宋,因此有宋词之说。老师向同学提问:在阅读过课本以后,回答:什么是词?联系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各课知识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词的特点李白静夜思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像教材P133。吟诗诵词,各抒己见:比较唐诗与宋词的差别

4、,分析词的特点:1词有词牌。2词有格律,形式为长短句。3能“依律填词” 。用多媒体展示王昌龄出塞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指导学生比较唐诗与宋词的差别,分析词的特点。通过比较,认识词本属诗之一体,经宋代无数词人精心琢磨,使之又产生出不同于传统诗歌的风貌。3柳1、通过老师的讲1、指出宋词主通过对两组作- -3永雨霖铃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材P132133。述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有所了解:、婉约派词作侧重于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豪放派词作具有气度超拔,不受羁束的特点。2、阅读柳永和苏轼的两首词作,回答老师问题。3、最后观看、吟诵两首词,交

5、流感受,归纳两首词的不同之处,从中加深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了解要有婉约词和豪放词两种,并分析两种词的不同风格。2、展示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并提问:柳永和苏轼分别属于哪一个派别? 品的比较,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获得信息的能力。婉约词与豪放词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看、读、品文学作品,分别指出两首词所属派别,并联系有关史实,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表达的真实情感,随作者的感情对当朝统治者或愤慨或批判,从而产生对作者敬佩之情。1、展示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名作,让学生品味后指出李清照和辛弃疾分属词中的哪一派别?2、讲述这两个词人的生平,并指导学生分析词的内容以

6、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让他们认识到不论是婉约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归类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分清两种词的不同风格。通过对宋词的学习和分析,认识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 -4教材P133。派还是豪放派,其作品都是当时特定生活的反映。元曲1元曲简介元曲、 元代戏曲壁画 、元杂剧陶俑图 。教材P134。仔细阅读课文和插图,讲述:1曲所包括的散曲和杂剧内容。2述元曲曲调演唱,表述剧情,角色行当和四折“楔子”的内容。3看元代戏曲壁画 ,描绘图示的内容:壁画描绘的是一个散乐班登台献艺的情景;舞台上横幅表示, “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台上共

7、有 7 男 4 女 11名演员,后排 5 人是乐师;幕后有一名演员在看戏。1指导学生回忆宋代“勾栏”中文艺节目的表演形式。2简单介绍戏曲的产生过程。3元代是戏曲发展的成熟时期。提示学生从课本中寻找成熟的标志。4师生描绘元代戏曲壁画图示的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从图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元曲代表人物元曲四大作家。明确元曲四大作家,根据课外接触到的知识,说出他们的代表作。介绍:1元代杂剧代表人物层出不穷,有姓名可考的有 500人,无名氏的约 200余人,共约 737 人。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历史信息的方法。知道课外阅读对课堂学习具有很大帮助。- -52元曲的四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8、3关汉卿与窦娥冤关汉卿像 、窦娥冤插图。教材P135。看图,生动讲述窦娥冤故事,并通过对故事的了解,从而产生对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对权贵们的恣意妄为表示愤恨的情感。各抒己见:为什么这一出悲剧能经历 700年久演不衰?1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各种邪恶势力的真实面目,抨击了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反映了人民的新生;2最终窦娥冤情大白,正义得到伸张,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用投影仪或多媒体展示关汉卿像 、 窦娥冤插图,讲述关汉卿的生平、代表作。1观看关汉卿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2观看窦娥冤插图,了解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提升对他的认识。3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介绍窦娥冤的主要内容。4、讨论窦娥冤为何能够经历700 年久演不衰?寓教育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理解艺术作品只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会有其生命力。培养学生从理解戏曲内容到欣赏戏曲的能力,感受到以元曲为代表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为祖国戏曲的杰出成就而自豪。布置作业练习册第 22 课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6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宋元文学元曲 关汉卿窦娥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