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复习范围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4043321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复习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艺术概论复习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艺术概论复习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艺术概论复习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概论复习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复习范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2010 春季学期艺术概论复习范围春季学期艺术概论复习范围名词解释:(要点)名词解释:(要点)1.模仿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俄国 19 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 活的“再现” ,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2.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是经过人的加工并赋予特定意义或意味的物品;艺术作品是人造物,包括纯粹的 审美对象,也包括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的物品;艺术作品是特定时期和文化中作为社会制 度的艺术界所授予的特定事物的一种资格和属性;艺术作品的概念是历史的、发展的、不 断变化的,并不存

2、在适用于一切时代与一切文化的普遍的艺术作品的概念。3.审美期待欣赏者的审美期待可呈现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文体期待是指艺术欣赏者由 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某 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是指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 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指向。4.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形式、风格、艺术语言和艺术技 巧的认识和理解。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 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 性的主动选

3、择、吸纳和扬弃。5.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 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 艺术风格的特征:继承与独创;稳定与渐变;多样与统一6.游戏说 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 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 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7.雕塑 雕塑是借助视觉与触觉器官,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三维

4、空间中创造出的真实可感的形 象的造型艺术。其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塑。 从制作形式来分,雕塑又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 8.艺术家2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 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 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简答题:(要点简答题:(要点)1. 简述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要点)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主体和艺术客体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运动形式,决定 着艺术创造的总体趋势;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中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与审美对象 相对应的具有一定

5、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者,艺术客体是与艺术主体相对立的诸客观审美 事物,是艺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艺术主体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艺术主体需要具有一 定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创造主体与艺术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 活动的核心,二者的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同时主体应处于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 2. 简述艺术的基本特征 形象性:形象性:形象性是艺术存在的独特形式,也是界定艺术特征时一个最被普遍认同的看法。 艺术的“形象性” :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 ;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个性与共性的高 度统一 主体性:主体性:如果说从外部展现艺术鲜明特征的是形象性,那么,主体性就是体现了艺术内在 规定的

6、基本特征。主体性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首先,从艺术的创作活动来看,艺术创作 的主体是人,是艺术家,人成为艺术家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从事了一种充分展示人类自由自 觉的创造性生产劳动,其显著特征在于其区别于动物的“主体性” ;其次,从艺术作品中看, 强调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其物化结果自然也就打上了艺术创造主体的鲜明烙印;最后,从 艺术欣赏活动看,艺术欣赏的主体性在欣赏活动中尤其表现为欣赏者的个人性、艺术欣赏 的差异性和欣赏活动的多样性。 审美性:审美性:审美作为艺术的根本特征,表现为艺术美,其主要体现为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 美与形式美不能混同于艺术美的内在属性与外在表现。3. 什么叫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怎

7、样构成的?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 的艺术派别。 构成艺术流派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思想倾向基本一致。这些艺术家对社会现实、对人生、尤其是在政治观点、阶级立 场、哲学思想及世界观等重大原则方面比较接近。 (2)艺术观点接近。它包括艺术家的创作主张、艺术趣味、审美见解、表现方法等几个 方面,这是形成艺术流派的最重要的条件。 (3)艺术风格的相似以及艺术上的一定成就。艺术流派虽然属于艺术家的结集,但是必 须以作品作为实力的后盾。这些作品应该风格近似,质量上乘,并得到社会的公认, 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流派风格。4.什么是艺术家 艺术

8、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 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 力。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35. 简述艺术创造中雅与俗的关系 雅与俗,是指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雅包括高雅、典雅、雅致等,俗是指通俗, 并非低俗。一般来讲,雅的作品,具有较复杂和完善的艺术形式,以及较深刻较高远的意 蕴,通俗的作品,一般具有通达、晓畅的艺术追求,更注重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高雅艺 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特定时代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通俗艺术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但应警惕低俗化倾向的蔓延。艺术

9、创作应倡导雅俗共赏。6. 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哪些?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审美认识功能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可以从不同 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的时代、国家、不同民族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认识现实, 认识历史。艺术的认识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作用;一是 对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具体物质的自然世界的认识作用。 审美教育功能 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基础的: 第一,以情感人;第二,潜移默化;第三,寓教于乐。 审美愉悦功能 审美愉悦是一种复杂的审美现象与体验,因此他常常会以一种复杂

10、的形式出现,无论是生 理的、社会的还是审美的愉悦,通常不会以一种单一的形态出现,而是复合了多种要素。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愉悦三种功能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在理论分析 的时候才可以暂时把它们分开加以说明,而实际上在每一件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它们都是统 一的、密不可分的。 正是通过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愉悦功能,艺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也正是在 这种作用下,艺术的形态才得以保存,艺术的传统才得以承续,艺术的特质才得以发扬光 大,人类的文明才会薪火永续。 论述题(要点)论述题(要点)1.论述艺术品美感形式组合的基本原则。 (1)对称均衡。对称是生物体自身结构的一种合规律性的存在方式,均衡是

11、对称的延伸, 又多了一些变化。对称均衡比整齐纯一更富有变化,在艺术中体现的是对立的统一。(2)节奏韵律。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呈现,具有很强的秩序感,注重在时间及空间 的变化组合。不同的节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而在节奏的变化中溶入特有的情韵和 情调,使之通过声韵和节律的变化,具有了某种声音的色彩感,就是韵律。 (3)调和对比。是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种状态,或在矛盾中趋向统一,或在统一中呈现对 立。调和是把相近的不同事物相并列,将差异引向一致,对比是把差异更大的事物 相并列,使其在统一体中呈现强烈的对比和差异。 (4)统一单纯。这一法则体现为最基本、最简要的形式组合,意在造成明朗、井然的状 态或严整、

12、划一的气氛。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原则,是对形式美其他一切规律的集中概括,也是艺术创造辩 证法思想的体现。多样即指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统一则是指个别事物间所蕴含的整 体性和共性。多样统一,一方面展示出形象的诸种形式因素的多样性和变化,同时又在多 样性和变化中取得与外在事物联系的和谐与统一。统一中有变化的组织才有“意味” ,才是4艺术。2.试论述艺术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 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继承和接受,还表现在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借鉴;艺术历史的

13、集成性在艺术的形式 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首先,体现在艺术的形式方 面,许多艺术种类基本形式特点的形成,都经历了若干年代和无数艺术家的努力而逐渐成 熟和完善起来的;其次,表现在内容方面,艺术的继承性也是很明显的;再次,表现在民 族的审美观念及其创作方法上,这种历史的继承性更是潜在的、在整个艺术传统中起着主 导作用的。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继承与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 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这对范畴中,继承是 手段,创新是目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和 其他民族的优秀

14、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 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在艺术活动中,又要坚持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 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3.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 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 泉和基础。古代的、外国的作品,只能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所以是“流”而不是“源”。(2)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 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

15、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 判断和评价,从主 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的人物殉和诗情画意,都 是艺术家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4.请结合某一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 创作过程的理解。 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 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审视、体味和理解。 (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 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

16、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 创造和成熟。通过 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 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 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 术意象。 (3)“手中之竹”艺术表现。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 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情境或形象体系。 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 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锻炼,提升艺术意蕴, 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 成于文本。5关于复习题的说明:关于复习题的说明: 以上习题的答案仅是要点,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平时所学知识做大量补充,特以上习题的答案仅是要点,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平时所学知识做大量补充,特 此说明,祝大家考试顺利。此说明,祝大家考试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