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中华文化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038607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述中华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略述中华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略述中华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略述中华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略述中华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述中华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述中华文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述中华文化的传承及其效应略述中华文化的传承及其效应 关于文化的概念关于文化的概念“文”字是上部一个人,下部为一个阳爻和一个阴爻相交。“化”字左边为人,右边为匕“匕”字的是雌性的符号,也叫做母性生殖器左边加右边的合意就是:妇女怀孕文化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人在特定的空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曾仕强教授定义的概念:人类在特定空间里若干时间内为了脱离禽兽性而努力思考和辛勤实践总结出来的为求取精神物质财富而选择的最喜悦的行为方式,和通透宇宙人生的认知。熊和平定义的概念:文化就是特定空间的人群,通过漫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社会基因中需要补充的人性。公认的概念:文化就

2、是人在特定空间中的社会历史实践总结出来的各种优秀的方式方法,经过在社会历史实践的若干次沉淀再升华后,选择的非物质的而又影响物质的生活与生存智慧。 怎样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怎样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一、关于文化概念的忧与喜1、文化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财富是有多有少,有增加也有减少,怎么办呢?2、文化离不开两个基本案件:一是时空观,即:特定空间和漫长的历史,文化穿越时间,文化是历史创造的;二是人与社会3、文化是社会基因1)基因是可转化的2)基因是有预测性功能的4、文化就是为了脱离禽兽性的。一方面人喜欢飞的高跑得快,二方面人好斗,常常杀生,好难脱离5、文化是人群参与社会生活孕育出来的,共有思维和行为方

3、式。1)可能变种,为怪胎2)特定时期可能更坏,具有扭曲性6、文化是人类总结的非物质生活与生存的智慧,能更优秀。1)发展到现在:生活的智慧文明而不文化,当代人越来越不理智2)发展到现在:生存的智慧轻道而重术,当代人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二、怎样品读中华传统文化四大名著让人感悟很深水浒传国家动乱时期江湖好汉的把戏演绎着“义”为主导的因、缘、果;三国演义国家创业时期英雄的把戏演绎着“忠”为主导的因、缘、果;红楼梦国家政治清明时期大家族的把戏演绎着“情”为主导的因、缘、果;西游记民族傲立于世界之林时期精神领袖的戏演绎着“真”为主导的因、缘、果;三、传统文化的根儒、释、道是传统文化的根,儒和道应该归

4、结于易经,释是外来文化被包容吸收进入到中华文化的文化因素,是指大乘佛学。东汉起,佛学就在我国谈恋爱,谈了几百年,直到唐朝贞观以后才结婚孕育了新的文化婴儿。1、儒的略述1)儒学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丘,称孔子,后人称孔圣人;亚圣是孟子,儒学也叫孔孟之学问。儒家学说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具体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爱。2)先秦儒学A、孔子的仁爱思想B、子思的“中庸思想,道德五行”C、孟子的性善论“仁政,王道”思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义利观D、荀子的性恶论, “天人分职”的天道自然论, “明使分群”的社会历史观E、董仲舒的性三品论, “天人感应” 、 “

5、人副天数”的天道观, “天不变道不变”的政治历史观, “正其谊不谋其利”的道德伦理观,天人合一思想得到发展F、王充的“疾虚妄”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3)儒学的重要著作四书:孟子 、 论语 、 中庸 、 大学五经:诗经 、 礼记 、 易经 、 春秋左传 、 尚书4)儒家的个人使命:格物、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儒家学派的特点:是指导人一生的学说,倡导以家为单位的社会管理模式,社会服务意识很强烈,人文哲学政治色彩鲜明,南怀瑾先生说,他是中国人民的粮食店。6)目标:对于国家和地区,世界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对于人,小问题家里祠堂处理,大问题申请政府处理。7)基础教材:弟子规2、道的略述道家,

6、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黄帝、老子、庄子为代表,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东汉末年湖北的张道陵创立了宗教,即道教。道教由按品德修养层次,用人间优秀人物的事迹塑造了很多神仙。1)道家的重要著作:老子 、 庄子 、 黄帝内经 、 道德经 、 周易参同契 。2)道家的重要思想:A、天、地、人合一,无为而无所不为B、清静,寡欲C、顺其自然3)有关名词解释:“神”:是上天垂示,天、地、人和谐感应,顺其自然,实现事理通畅,而获得快乐的意思;“仙”:是思想境界、道德品行十分高尚的人;“道”:是自然规律的意思。4)追求的目标:使人逍遥、自在、健康长寿、快乐。5)特点

7、:A、以人为本,重视人性的自由和解放;B、不否定儒家学说,但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则侧面切入,展开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C、讲究“天人合一” 、 “天人相应” 、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虚心实腹” 、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 ;D、南怀瑾先生说,道教是中华民族的药店。小可医病,中可医人,大可医国。6)基础教材:太上感应篇 如“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3、大乘佛学的基本情况:学说创始人:释迦牟尼,号称佛祖、本师、世尊,祖籍印度。1)佛的物质世界观A、三千大千世界即娑婆世界 教主:佛祖,本师

8、释迦牟尼B、最快乐最洁净最美好最圆满的世界即西方极乐世界 教主:阿弥陀佛C、万佛世界即 210 亿万方佛土世界 教主:十方诸佛,即万佛。各佛有各自的密码名称,也有不需要名字的。腊八节拜万佛。2)三千大千世界即娑婆世界的基本状况A、有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人、畜生、地狱、饿鬼) ;B、有三毒(贪吝、嗔喹、痴迷) ;C、有无浊恶世(众生浊、时劫浊、寿命浊、见解浊、烦恼浊) ;D、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苦即色、受、想、行、识的执着) 。3)追求的目标: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启发真智慧。4)修学的科目和方法:主要是修福报,福有洪福和清福之分。A、人天福:孝养父母,奉侍

9、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B、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C、大乘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5)基本名词解释:A、佛: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也叫大觉悟;B、菩萨:具有通透宇宙人生的智慧的人格,也有觉悟的意思;C、佛法: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万事万法;D、和尚:直接指导我的老师:E、法师:非直接的教师,但是是学习的榜样;F、三宝:佛、法、僧;G、三学:戒学、定学、慧学;H、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I、十愿:礼敬诸佛、赞叹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J、六和敬:见和同解

10、、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K、大乘四大菩萨:地藏、观音、文殊、大至势普贤。5)学位层次:阿罗汉、菩萨、佛6)最基础的教科书和目标:十善业经 ,目标是六道众生皆成佛7)南怀瑾先生比喻佛教如同百货商场,有钱有时间的时候应该去逛一逛。4、学习传统文化的法宝:教之道,贵以专。一门精进,后博览群书。 关于对中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传承关于对中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传承1、七千年以前是无记载的人文社会2、五千年以前是无文字的人文社会3、唐朝以前是易经文化为主导的人文社会4、唐朝以后是以儒、释、道为主导的人文社会5、清朝以后西方文化一直在我国,谈恋爱、西药、基督教、天主教等都出来了,但没

11、有融入,没有生出文化婴儿。鸦片战争之前文化叫做传统文化6、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文化开始被西方文化强奸,传统文化历尽悲沧的反抗,最后还是“怀孕”了,可谓历尽胎狱7、1912 年民国政府的成立,产生了一个被西方化强奸后剩下的婴儿,包容了洋为中用的思想,这个婴儿后来叫北洋政府8、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列主义与中国先进阶层私恋,打到了孔家店,北洋政府进化成中华民国9、1949 年开始产生了新的时代到来,开天辟地的事业造就了“古为今用” 、 “洋为中用”的文化婴儿10、四九年以后婴儿开始成长,以党派思想统御各阶层思想,特殊的时代,经历了幼儿的培育艰辛,历经风雨,通过幼儿学步的坎坷磨练,还有少儿时代

12、的顽皮,青年时代的奋发和叛逆,于是乎,我们生活在文化的叛逆与交融时代。11、新的文化生活似乎被政治强迫,形式上传统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不被新政治所采纳。新的党派实践的是羽化的道家思想,在术业上的成果,革命党的名字享誉全球。12、江泽民时代,是革命党完成使命向执政党的羽化,文化出现包容多元特质的现象,各阶层的思想得到真解放,与中共增强了抵抗力不无关系,社会实现有史以来的言论自由。13、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理论推广与孔子像耸立在天安门广场,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前奏,国学越来越兴起,预示着治国理念随着经济发展将进入到羽化的儒家和大乘佛学思想即将来临,中国共产党引领的先进文化来治国的思路越来越成熟。 中华文化

13、传承效应中华文化传承效应一、文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类的智慧、觉悟和能力,通透时空障碍,享尽福报。使身、心、灵(精、气、神)不再迷惑,获得大自在、大解放、大喜悦、大觉悟。破迷惑的层次:1、破烦恼障、所知障、报障;2、有情有欲的精神世界里,破财富、寿命、智慧障碍;3、有情无欲的精神世界中,破善、慈悲、仁爱、欢喜障碍;4、破时空假象的障碍,我们的宇宙是被物质的特性(如磁性、地心引力、意愿力)扭曲了时空而得种种障碍的。二、传统文化破曲解后,传承到现在的不良效应。我们传统文化一直在被作秀的文人曲解,传承到当代,出现了许多不良的效应,具体如下:1、政治主导的是正统道家思想在“术”方面的思想(涵盖了法家、墨

14、家、阴阳家等诸此百家在术业方面的成就) ,逐步在向正宗的儒和释两种思想融合。可惜的是丢掉了信仰,最可怕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信仰也走向神化。2、各阶层信仰趋于自由化,没有信仰的生活,再先进的科技文明,也不敢恭维是文化生活;没有文化的生活,人就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没有高尚灵魂的人群,在法律的框架内,什么事都可能出现,在法律的框架外,一起皆有可能。丢了“道” ,违背了自然规律,导致信仰迷失了方向。3、不知曾几何时,进入了一个“事理不通”的生存时代。4、曲解古圣先贤的宝贵思想,社会人心变得空前浮躁。5、物欲洪流的现实社会中,天灾人祸,咎由自取。6、重术而轻道,重视物欲轻思想品德教育,社会矛盾越来越难

15、以化解。三、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必须承传中华文化1、正确了解中华文化,可真正的明了中国民主的实质。东方文化大师以师道推广宝贵思想,重视以身作则,西方文化大师以自我神化自我牺牲精神来推广宝贵思想(钉死在“十字架”后又复活了) 。中国文化大师一直把精神的“主”交给了“道” 、 “神仙” 、 “天”和类比政府首脑(连佛都只以本师释迦牟尼相称) ,他们相信当官的带头学文化、用文化,全民就都文化了。这一满足领导人人性的思想让现实走向了阴暗面,出现了谁是领导谁就是主的思潮。主是变化的,信仰也是变化的,好的来说, “当官就得为民做主” 。西方文化大师把主说成就是自己,如他自己就代表上帝,是西方社会人们精

16、神方面的“主” ,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留给了政府。主永远只有一个,不会变,执政的不管怎样变他们都是公务员。2、正确的心态品读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根本不愁中华民族将立于世界最优秀民族之首,根本不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读历史要回到历史空间中去,要抛开凡人的点评,自己开悟历史故事后面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华文化的大包容性,包容的都是精髓,其他文化没有包容性,中华文化的特质注定要实现世界大同。因为“我能知人,人不知我” ,故能立于不败之地。3、读懂了中华文化,公认的宗教党派信仰都能促进社会和谐。在中国不管信仰什么党派、宗教,只要经过历史的交融后,即不管什么文化知识、信仰、宗教,一经中华文化的交配后,都中国化了,如:基督教在中国举行葬礼,也能用民乐民曲吹打弹唱。外国的上帝可能听不懂,但中国的上帝都听得懂。多元的信仰都是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智,能促进社会和谐。公认的宗教和党派思想,是相通的,没有排它性。“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 ,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