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细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4038535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管理细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细则(1)编号: 智 能 建 筑 电 气 工 程 质 量 实 施 细 则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细则(2)目 录1 总 则 (3) 2 专业特点 (4) 3 基本规定 (5) 4 通信网络系统 (12) 4.1 一般规定 (12) 4.2 系统检测 (13) 4.3 竣工验收 (14)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5) 5.1 一般规定 (15) 5.2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15) 5.3 系统检测 (16) 5.4 竣工验收 (16) 6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17) 6.1 般规定 (17) 6.2 系统检测 (17) 6.3 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 (18)

2、7 安全防范系统 (18) 7.1 一般规定 是 (18) 7.2 工程实施 (19) 7.3 系统调试 (19)7.4 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 (20) 8 综合布线系统 (21) 8.1 一般规定 (22) 8.2 系统安装质量检测 (22) 8.3 系统性能检测 (25) 8.4 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 (27) 9 信息管理应用环境 (29) 9.1 一般规定 (29) 9.2 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29) 9.3 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 (30) 9.4 计算机系统设备安装和测试 (30) 9.5 计算机外部设备安装和测试 (31) 9.6 应用软件安装验证和测试 (31) 9.7 网络安全测试

3、 (32)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细则(3)9.8 系统验收和质量控制 (32) 10 电源、环境与接地 (33) 10.1 一般规定 (33) 10.2 电源系统 (34) 10.3 防雷及接地系统 (34) 10.4 机房环境工程 (35) 10.5 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 (36) 11 住宅(小区)智能化 (36) 11.1 一般规定 (36) 11.2 系统检测 (37) 11.3 家庭网络环境检测 (39) 11.4 家庭控制器检测 (40) 11.5 室外管网、设备检测 (41) 11.6 工程验收和质量控制 (41)附录:国家相关标准、规范1 1、 总总 则则1.0.11.0.1为

4、了加强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 收程序,保证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建设质量。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 量验收规范GB 50339 和智能建筑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1.0.21.0.2深圳中建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建筑电气根据国家相关设计标准、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验收规范,在总结同行工程实践经验,参照国 内外相关产品设备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 量验收按“先设计、后施工;先文档、后现场;先材料、后系统; 先子系统、后系统集成”的原则,编制本质量实施细则。 1.0.31.0.3 本细则是智能建筑工程实施、质量控制和验收的依据,在国家标准、 规范的基础上,严

5、格贯彻本细则,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系统运行达到智能建筑设计 标准的规定。 1.0.41.0.4 本细则在引用有关的国家标准时,一律引用国标的最新版本,这些标 准重编或修改后,应自动改用相应的新版标准。如无特别注明,引用时一概省略了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细则(4)标准发布的年份号,如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被引用 为 GB50348。引用其中的章、节,则直接注明章、节。 1.0.51.0.5 本细则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其他工程项目涉及智能建筑的可参照执行。1.0.61.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

6、方现 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专业特点专业特点2.12.1 智能建筑(IB)是采用系统集成方法,使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 术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 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 个投资合理,安全、舒适、快捷、高效、便利的建筑环境。本专业包含建筑设备自 动化、通信网络、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火灾报警、安全 防范、住宅小区智能化、家庭控制器、控制网络等内容。2.22.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对建筑物(群)内的电力电气和给排水、防灾、环境、电梯等设备或系统提供集 中监控和管理的综合系统,以确保设备和系统运行的安全、高效、节能。2.32.3

7、 通信网络系统(CNS) 是建筑物(群)内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信号传输的基础设施,通过与外部信息 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 的)相联,确保信息畅通和共享。2.4 信息管理应用环境(IMAE) 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 先进技术构成的智能建筑信息处理平台,能为各种应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 享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信息管理应用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处理平 台、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系统及各类设备和应用软件等。2.52.5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

8、进技 术,将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的的人机信息系统。2.62.6 综合布线系统(GCS)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群)内部的信息传输平台,使音视频和数据等通信设备、 信息交换设备、物业管理系统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彼此相联的网络, 并实现与外部信息网络环境的互联。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细则(5)2.72.7 集成系统(IS) 将智能建筑内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或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 信息综合、资源共享的系统。2.82.8 火灾报警系统(FAS) 由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及自动灭火等功能部件组成的系统,以 满足建筑环境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的需要。2.

9、92.9 安全防范系统(SAS) 根据建筑环境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视频安防监控技术和各种现代安全防范技术构成的,用于维护公共安全和预防 犯罪为目的,具有监控、报警、出入口控制、安全检查和停车管理等功能的安 全技术防范体系。2.102.10 住宅(小区)智能化(CI) 以住宅(小区)为平台,向住户提供信息网络、安全防范、火灾报警、公共设施 管理和物业管理等系统服务,实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向用 户提供高效、舒适、便利、节能、安全的人居环境。2.112.11 家庭控制器(HC) 实现对家庭内各种电气设备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和处理的装置,一

10、般应具备 家庭信息服务、安全防范及家用电器监控等功能。2.122.12 控制网络系统(CNS) 用控制总线及其通信协议将控制设备、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等装置联结在一 起进行实时信息交互,并完成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13.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1.13.1.1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包括图纸设计会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系统检测 和竣工验收。3.1.23.1.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按“先设计、后施工;先文档、后现场;先材料、 后系统;先分系统、后系统集成”的原则进行。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实施细则(6)3.1.33.1.3 智能建筑工程的现场质量管理应符合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

11、收规范 GB50339 附录 A 表 A.0.1 的要求。3.1.43.1.4 智能建筑工程相关系统和设备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应由省市级以上的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实施。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软件产 品(系统)及其主要设备构件的检测验收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法律、法规执行。非住宅采用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产品和系统的,其相关工程项目的实施及 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等,按照本细则第 11 章( 11 住宅小区智能化, 表示第 11 章,下同)的有关规定执行。3.23.2 工程衔接的基本要求工程衔接的基本要求3.2.13.2.1 智能建筑工程和其它同场在建工程应区分工序,分清责任,以保证各自工 程的顺利实施。3.2.23.2.2 工程实施前,应进行工序交接,做好与建筑结构、建筑装修、建筑电气、 消防、给排水与暖通、通风与空调、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分部工程的设备与系统接口 的确认。3.2.33.2.3 工程实施完成后,只有在建筑装修以及含有建筑设备自动化功能的建筑电 气、给排水与暖通、通风与空调、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分部工程交接验收合格,并经 检查确认,方可对智能建筑工程进行检测验收。3.2.43.2.4 当前期工程未能通过验收时,经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