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学概要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4030526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心理学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心理学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心理学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心理学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心理学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心理学概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生心理学概要高中生心理学概要一、高中生心理概述一、高中生心理概述青春期:生理上以性发育为主要标志,心理上以意识自己不再是个孩子,年龄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青春期:生理上以性发育为主要标志,心理上以意识自己不再是个孩子,年龄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 岁。青年期不仅是一个人生理发育的成熟过程,而且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形岁。青年期不仅是一个人生理发育的成熟过程,而且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形 成并树立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同时还是一个人完成社会化作为劳动主体达到成熟的时期。青年成并树立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同时还是一个人完成社会化作为劳动主体达到成熟的时期

2、。青年 初期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青年中期是指十八九岁至二十二三岁,青年后期是指二十三至二十八岁。初期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青年中期是指十八九岁至二十二三岁,青年后期是指二十三至二十八岁。研究意义:有助于中学教师对高中生进行教育;有助于帮助高中生进行自我修养;有助于促进高中研究意义:有助于中学教师对高中生进行教育;有助于帮助高中生进行自我修养;有助于促进高中 生身心健康。生身心健康。高中生心理发展:系统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高中生心理发展:系统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 统。个体心理发展是由于心理统。个体心

3、理发展是由于心理生理(起因)生理(起因) 、心理、心理环境(受制)环境(受制) 、心理、心理心理(依赖)心理(依赖) 、心、心 理理活动(借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活动(借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环境使心理的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即为心理的发展提供条件,也为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环境使心理的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即为心理的发展提供条件,也为 心理的发展作出制约;环境决定着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环境能加速或抑制心理的发展;环境对人发展心理的发展作出制约;环境决定着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环境能加速或抑制心理的发展;环境对人发展 的影响的大小与主体发展水平变化、独立性和自主

4、性成反比。的影响的大小与主体发展水平变化、独立性和自主性成反比。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乳儿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乳儿期(01 岁)岁) ,婴儿期(,婴儿期(13 岁)岁) ,幼儿(,幼儿(36 岁)岁) ,童年期(,童年期(612 岁)岁) ,少年期(,少年期(1214、15 岁)岁) ,青年初期(,青年初期(14、15 岁岁17、18 岁)岁) 。高中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高中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不平衡性: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不平衡性: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 时期,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他们在认识和理智、情感和社

5、交、道德和社交时期,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他们在认识和理智、情感和社交、道德和社交 等方面都未能达到成熟的指标,其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等方面都未能达到成熟的指标,其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2)动荡性:生理)动荡性:生理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 展以及道德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困惑、苦闷与展以及道德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

6、也造成了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困惑、苦闷与 焦虑。焦虑。 (3)自主性: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常有自己的见解)自主性: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常有自己的见解 和主张。和主张。 (4)前瞻性:青年是连结过去和将来的中间环节,他们对发展和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富)前瞻性:青年是连结过去和将来的中间环节,他们对发展和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富 有理想,追求自我实现。有理想,追求自我实现。 (5)进取心:由于生理的迅速发育成熟,心理上也迅速得到发展,其精力充沛,)进取心:由于生理的迅速发育成熟,心理上也迅速得到发展,其精

7、力充沛, 思维敏捷,不安现状,勇于进取。思维敏捷,不安现状,勇于进取。 (6)闭锁性:他们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不轻易地表露出来,容)闭锁性:他们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不轻易地表露出来,容 易产生孤独,渴望被人理解,常寻找知心朋友,倾诉内心秘密。易产生孤独,渴望被人理解,常寻找知心朋友,倾诉内心秘密。 (7)社会性:中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社会性:中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 响,对现实生活时尚问题颇感兴趣,喜欢参与活动和敢于进行评价。响,对现实生活时尚问题颇感兴趣,喜欢参与活动和敢于进行评价。高中生心理特点:正处于豆蔻年华是人生的黄金时代,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青春期高中生心理特点:

8、正处于豆蔻年华是人生的黄金时代,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青春期 的男孩女孩更加珍惜青春,重视情感的快乐体验和人格的自我完善,强烈的友谊需要使他们好交往而重的男孩女孩更加珍惜青春,重视情感的快乐体验和人格的自我完善,强烈的友谊需要使他们好交往而重 友情,喜欢与异性朋友的交往,随着青春发育期高峰的出现,孕育于疏远期的与异性接近的愿望会逐渐友情,喜欢与异性朋友的交往,随着青春发育期高峰的出现,孕育于疏远期的与异性接近的愿望会逐渐 明朗化,并且以情感吸引和接触需求表现出来,特点是(明朗化,并且以情感吸引和接触需求表现出来,特点是(1)相互显示,)相互显示, (2)感情隐蔽。)感情隐蔽。男生向往

9、与异性交往的原因依次为:漂亮可爱、相互理解、温柔体贴、力量帮助。女生向往与异性男生向往与异性交往的原因依次为:漂亮可爱、相互理解、温柔体贴、力量帮助。女生向往与异性 交往的原因依次为:相互理解、力量帮助、社交技巧、安全稳定。交往的原因依次为:相互理解、力量帮助、社交技巧、安全稳定。性意识的发展特点:身心发展不平衡;对身体发育的关心与烦恼;对同龄异性的爱慕(高二、男性意识的发展特点:身心发展不平衡;对身体发育的关心与烦恼;对同龄异性的爱慕(高二、男 61.5%,女,女 81.5%)高中生的异性交往:友谊与初恋:初中、小学时友谊以共同活动和相同兴趣为基础,高中时则更加高中生的异性交往:友谊与初恋:

10、初中、小学时友谊以共同活动和相同兴趣为基础,高中时则更加 深刻、稳定,以兴趣、爱好、性格、理想、信念等心理特征相同为基础,且对异性的选择得到增加。他深刻、稳定,以兴趣、爱好、性格、理想、信念等心理特征相同为基础,且对异性的选择得到增加。他 们向往纯洁的友谊,寻求同伴的理解,是这一时期心理需求的反映。爱情是异性间友谊的发展与升华,们向往纯洁的友谊,寻求同伴的理解,是这一时期心理需求的反映。爱情是异性间友谊的发展与升华, 表现出本质上的排他性和形式上的隐秘性。表现出本质上的排他性和形式上的隐秘性。早恋的探讨: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生理、心理学角度分析,并非什么大逆不道,家庭、学校、早恋的探讨:它作

11、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生理、心理学角度分析,并非什么大逆不道,家庭、学校、 社会要有正确的态度,理解他们的纯洁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帮助他们分析早恋原因,教育他们社会要有正确的态度,理解他们的纯洁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帮助他们分析早恋原因,教育他们 认识对学习与发展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回到同学和集体中来。认识对学习与发展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回到同学和集体中来。早恋特点:对爱情理解的朦胧性,重主观愿望而轻客观可能,重浪漫色彩而轻现实责任。对爱情认早恋特点:对爱情理解的朦胧性,重主观愿望而轻客观可能,重浪漫色彩而轻现实责任。对爱情认 识的闭锁性,内心世界的日

12、趋复杂、内心秘密不愿表达,禁令使他们噤若寒蝉。一般原因是:(识的闭锁性,内心世界的日趋复杂、内心秘密不愿表达,禁令使他们噤若寒蝉。一般原因是:(1)生)生2理成熟的诱发性,对性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讳莫如深,严厉的压抑产生的逆反行为。理成熟的诱发性,对性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讳莫如深,严厉的压抑产生的逆反行为。 (2)道德观念相对薄弱和自制力不强,社会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的过多渲染。青春期教育坚持以疏导)道德观念相对薄弱和自制力不强,社会对中学生的早恋现象的过多渲染。青春期教育坚持以疏导 为主的原则,内容以性生理教育为出发点,性心理和性卫生为突破口,性道德、法纪教育为

13、核心。为主的原则,内容以性生理教育为出发点,性心理和性卫生为突破口,性道德、法纪教育为核心。二、高中生认知发展二、高中生认知发展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功能,是对主体自身的强化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认知的发展:认知系统是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功能,是对主体自身的强化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认知的发展:认知系统是 一个开放的系统。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促进认知结一个开放的系统。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促进认知结 构向前发展。外界作用即外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内化为主体的新需要与原有认知结构的矛盾,是认知发构向前发展。外界作用即外因

14、,客观环境的变化内化为主体的新需要与原有认知结构的矛盾,是认知发 展的根本动力。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稳定性和可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展的根本动力。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稳定性和可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认知发展的特点: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认知发展的特点: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 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这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这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5、 它们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与原认知的矛盾,成为高中生认知发展的动力。其基本特点是:认知它们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与原认知的矛盾,成为高中生认知发展的动力。其基本特点是:认知 结构完整体系的形成;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增强;认知与情感、个性协调发展。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结构完整体系的形成;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增强;认知与情感、个性协调发展。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 计划、进行感知的能力,观察力特点: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更强;精确性更高;概括性提高。记忆是对计划、进行感知的能力,观察力特点: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更强;精确性更高;概括性提高。记忆是对 过去感知、思考、体验所做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记忆的积

16、累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记忆特点;有意记忆过去感知、思考、体验所做在大脑中留下的痕迹,记忆的积累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记忆特点;有意记忆 占主导;理解识记为主体;抽象识记成优势。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它所反映是对占主导;理解识记为主体;抽象识记成优势。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它所反映是对 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它通过语言经验或其他事物作为中介去认识事物。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它通过语言经验或其他事物作为中介去认识事物。高中生学习心理高中生学习心理学习过程:面对升学或就业的选择,学习是高中生的主要任务和主导活动,它是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学习过程:面对升学或就业的选择,学习是高中生的主要任务和主导活动,它是全面提高身心素质 更好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学习是后天获得的经验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的持久变化过程,它具有鲜明的更好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学习是后天获得的经验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的持久变化过程,它具有鲜明的 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