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4023042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6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6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6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6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年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一、调查背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了解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我局在小学、初中和职校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掌握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我区现有学生名,小学 51476 名,初中 31565 名,高中 29052名,职校 10836 名,特殊教育学校 63 名,和平中学 30 名。部分学校和老师存在只教书不育

2、人,不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小、从细、从日常、从现在抓起。二、二、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本次问卷调查从我区小学、初中和职校随机抽取 6 所学校(含和平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主要涉及未成年人对人生和理想的态度、对社会公德的认可程度、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以及能够反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一些问题。三、三、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1.从年龄上看:主要是 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分布在 618 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思想活跃,辨别是非能力较强,能够很好地阅读和填写调查问卷。2.从性别上看: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男性 272 人,占 47.8%;女性297 人,占

3、52.2%。男女比例相当,可以全面地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不至于出现偏差。3.从形式上看: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进行,每所学校随机选取 12 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主抓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监督下完成问卷填写。4.从态度上看:本次调查得到了调查学校老师以及调查对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态度认真、诚恳。5.从质量上看:问卷填写的质量和回收率都很高,这为下一步统计分析创造了条件。小学生调查问卷汇总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思想积极所占比9895969499889796959396939892率思想懈怠所占比率254611234574728题号151617181920212

4、22324252627思想积极所占比率98909296949395939593969792思想懈怠率21084675757438中学生调查问卷汇总表职校调查问卷汇总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思想积极所占比率8698929397959298959896989897思想懈怠所占比率142873582524223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思想积极所占比率9895979697959485949088979389思想懈怠率253435615610123711四、调查结果四、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如今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具有很强的社会公德意识,愿

5、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虽然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对祖国的历史不热爱、成绩比品德重要、自私自利,与父母沟通交流少等等,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抽烟吸毒、喝酒闹事的现象让人揪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理想信念淡化我区个别未成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信念,不关心国家历史、时事,爱国情结淡化。2.价值观念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我区个别未成年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价值观扭曲,被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蒙蔽,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心灵,让个别学生盲目攀比吃、穿,为了寻找到自身价值扭曲、迷茫。3.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部分学生心中只有自己

6、,不愿意为他人考虑,不愿意付出,也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4.学生习惯养成差有的学生没有礼貌,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5.学校德育苍白无力有的学校德育教育吼得凶,抓得不细,也没有抓住关键,流于形式,德育工作显得苍白无力,成为软肋。4. 课程繁、重、难导致学生学习和品德一落千丈目前的课程难,课余负担重使一部分学生学不懂、厌学,对学习得过且过,甚至不完成作业,与老师“唱对台戏”让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品德都一落千丈。五、五、 调查结果的分析及建议调查结果的分析及建议当前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也有的家庭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有的学校把未成年思想道德的重任一味地推在

7、家庭教育身上;社会也袖手旁观,不关心,不过问,认为未成年思想道德与社会这所大学校没有关系.大家都是抛绣球,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殊不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大的课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让未成年的思想道德与社会的发展齐步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奠定基石。造成未成年人道德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不良环境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未成年人,具体表现在:一是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攀比心理严重,拜金主义等社会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思想具有极大的腐蚀。二是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活动阵地相对缺乏,许多学生只有到成人歌舞厅、游戏室、

8、网吧等营业性场所参加娱乐活动,因缺乏辨别力、意志力,不少学生走上歧途。(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不健全。表现在: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力量分散,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部门教育手段的欠缺,没有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网络。二是各种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出入监管不严,相关部门对这类场所的打击力度不够,无形之中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三)学校教育导向的偏差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学校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抓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使学生缺少一个富有实效的德育课堂,即便抓

9、德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敷衍现象,没有从人本化出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缺乏灵活的手段。据调查问卷显示:我区的各中小学校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手段主要有思想品德课、讲座或报告会以及班会或主题团队会等,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空洞,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1.德育工作没有抓住载体,没有好的切入点,讲得多,落实少,吼得凶,不细,显得苍白无力,效果参差不齐。2.有的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分数,轻德育。3.部分学校不重视德育课程导致德育教育枯燥无味,没有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有的甚至将这类课程视为“豆芽科”,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也是是凤毛麟角。4.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没有重视教书

10、育人,学生吃不得苦,受不起挫折,迷恋网络,早恋的现象并不少见,学校对学生违纪方面的教育也没有好办法,非常尴尬,苦不堪言。(四)家庭教育缺失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个性,强行孩子按照家长自己的愿望发展;有的家长则忙于生活奔劳,将教育责任全推给学校。单亲家庭、暴力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管教、疼爱或叛逆或沉迷网络。这些家庭教育作用的阻隔,家庭核心作用的冲淡,严重地伤害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他们因得不到父母关爱或因父母的溺爱心理发展畸形,内心空寂,对现实极度不满,以伤害自己或故意犯错、犯罪的方法来引起父母的关注。针对以上的分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与措对策与

11、措施:施:(一) 切实加强领导我局各学校协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上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真正把此项工作摆到全局的突出位置,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扎实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的建设;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动态性,思想上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工作上常抓不懈,及时跟踪,不断研究分析新情况,探索工作规则,把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推向一个崭新阶段。(二)净化社会环境当前,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确实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不是主流,要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不要被这些社会不良现象所蒙蔽。一是积极引导未成

12、年人正确看待社会现象。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大力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强对网吧、娱乐、图书等场所的管理和整顿,净化娱乐、文化市场,在全社会形成一切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三) 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利用好课堂、宣传栏、道德讲堂、国旗下讲话等有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应以学校为龙头、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将学校教育资源深入到社区、延伸到家庭,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格局。在整体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13、体系中,既要认真总结取得的经验,更要仔细查找存在的问题;既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不断创造新经验。(四)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我区各学校要“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德育”,教书和育人两不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上,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一是积极建立健全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思想道德建设评价体系,把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开展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活动结合起来。二是采取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履行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本领,使其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况,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三是要跳出传统的、滞后的教科书,从报

14、纸、电视、网络、儿童读物和社会事件中寻找有关的素材,帮助学生懂得如何评价各种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升道德健康水平。四是让孩子都有精彩的故事,在故事中洗涤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是善良的,我们要把他们的错误行为和不健康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触动心灵,改变才能在灵魂深处。在学校调研时有这样一个案例:“我好想你当我的爸爸”,一个学生在一次活动时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事情是这样的,说这话的孩子生活的家庭很特殊,妈妈不知去向,爸爸智障,不知道关心孩子,这个孩子“生来没人管”,孩子一年四季没有家的幸福,四处流浪,有时睡在猪圈上,饔飧不继,受尽了折磨。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来到了一所

15、学校,与同龄的孩子一起学习。学校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一个孩子见着他的脚趾甲长了,就主动帮他剪指甲,感动了这个孩子,就有了“我好想你当我的爸爸”的心底的呼唤。这位“爸爸”也受到感动,还在全校搞了一个募捐。两个孩子不但建立了“父子”关系,他们的思想都受到了一次较好的洗礼,他们因剪指甲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收获了友谊,找到了生活的幸福源泉,从而成长成才。五是适当的惩罚能让孩子有挫折感。现在有的孩子认为做错了事,家长和学校只是说教,没有动真。他们就肆意妄为,变本加厉,胆子越来越大,最终酿成悲剧。其实孩子犯了错之后,说服教育有必要,但适当的惩罚也是无法替代的。对孩子进行惩罚就是让他们知道做

16、错事后自己要为其负责,要有规矩和纪律。六是随意贴标签会害了孩子一生。社会也好,学校也好,有时给孩子随意贴标签会害了孩子一生,让本来一朵即将绽放的花朵凋谢。“单亲孩子”“问题少年”等等标签都为孩子的成长蒙上了一层阴影。同学、老师、亲人和社会大众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这部分“特殊少年”,让他们自然融入各种环境,别在伤口处撒盐。我们多一点包容,多一些善意,不去敌视,不妄加言论,让善良的内心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未成年走上犯罪道路,就是一直被别人歧视,嘲笑,为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刺激,将违法犯罪视为儿戏,盲目仿效,江湖义气,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社会对“留守儿童”事件的认识和反思有失偏颇。(五)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父母面对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采取积极的行动。一是父母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上网,帮助他们选择健康有益的图书,并对看电视、上网时间给予合理的限制;和孩子共同评论某些有影响的社会事件、影视节目、网络内容或青春小说,给他们创造一个从环境中寻求道德认知和判断的机会。二是引导未成年人选择健康有益的朋友,批判地吸收外部信息,更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